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花非尘参加了宫里的选秀,进了宫,大半月都没见到皇上,却阴差阳错的见了太后。

一般人见了太后,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但是花非尘则不一样,以前也没有过面圣的经历,顶多也就是在电视上看过而已,不过那些颤颤微微都是那些演员们演出来的。

她正想着,太后长得会不会像个老妖婆,就像电视里那样,指甲长的吓人?瓦靠!要是那样的话,得有多恐怖啊?

“大胆美人!见了太后还不下跪?”走神之际,忽听一老妈子一声厉喝。

花非尘赶紧跪下来,一个不小心,竟五体投地。摔了个狗吃屎,驾前失仪,按宫里规矩,是要杖打三十的。

哎哟一声,花非尘爬起来一屁股坐在地上,抱头叫痛。周围的丫鬟奴才都面面相觑,有的脸色惊恐,有的则是强忍着没笑出来。

太后见状,顿时觉得无语了,自她在位以来,还没人在自己面前这样失态过。太后微微蹙眉,面色怪异的看着这个鲁莽的丫头。

她一手捂额,一手却抚着太后的白玉杖,两眼放光道:我的个神呢!正儿八经的白玉啊!再低头瞧瞧,老太后的鞋前镶嵌着两个颜色通透的红宝石,尼玛的,得多值钱啊!

古代人也有炫富的心理吗?那些宝石神马的,不好好珍藏着,非要戴在鞋上,也太过炫耀了吧?

随即,便是一阵叹息声响起。

太后的额头布满黑线,眉头也是一皱,真是个没见过市面的小土包子。太后沉声喝到:“大胆!你是哪个宫的野丫头?太没规矩了。对哀家大不敬,理应处斩。”

花非尘那丫的被这一声喝醒了,她刚才还在做她的发财梦来着,她这才想起,自己是来面见太后的。

听到处斩两个字,不由得浑身一个激灵。赶紧收回手,退后几步,高声呼到:

“小女子花非尘叩见太后,愿太后洪福齐天,万寿无疆!小女见到太后风韵犹存,慈眉善目,仪态不凡,乍见如此圣母,心中惶恐激动难以言表,这才失态,望太后海涵,恕罪!”

太后心中微滞,从来没有人这么大胆并发自肺腑的和她说话,一愣之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在她看来,眼前跪着了不过是一个黄毛小丫头,从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口里,听到这样的赞语,太后心里大喜。道:“你见到哀家失态情有可原,可是你胆敢摸哀家的白玉杖和凤屐,这,你又作何解释?”

“回太后,小女对太后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时而绵绵不绝,时而波涛汹涌,早就听闻太后为我朝建下不少丰功伟绩,实乃百姓之福,万名之典范!刚才一见太后,敬仰之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心想,圣母之物,必定不同凡响,这才伸手冒犯了太后。由于心情太过激动,行为上才有失常态。太后宽宏大量宅心仁厚,不会和小女计较的,对不对?”花非尘为自己开脱狡辩着。

本来以为她是一个没教养没见识的野丫头,没想到小小年纪,见识过人。有胆略有口才,看来以后生活不会这么闷了,

太后心里一激动,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放眼朝中群臣和丫鬟奴才们,每一个人在自己面前都是毕恭毕敬死气沉沉的,生活一点乐趣也没有!

只见太后转过身来,亲自上前扶起地上的人儿,点头不已的笑道:“妙哉,妙哉!不想你小小年纪,而且是女流之辈,竟有这般气度和见解,还是你懂哀家的心思!好啊,哀家从此不孤矣!。”

“太后言重了,日后小女必当为太后排忧解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花非尘像背书似的说出来,此时,连自己都觉得恶心。也太特玛虚伪了。

知音啊!想想太后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遇到过像她这样一个人可以酣畅淋漓的说话。过瘾啊!

“尘美人是吧?知音难求啊,想要什么赏赐,尽管给哀家开口,哀家决不吝啬。”看的出来,太后今日必定心情大好。

上天真是带她不薄啊,要是她向太后求个黄金万两什么的,那多多少少也是个小富婆了,以后这一辈子就有花不完的钱了,既有吃有喝有房住,还不用去外面找工作了,那生活得有多舒坦啊!

不过,她花非尘岂是这般目光短浅之辈,她还没完成她的宏图大业呢!吼吼……更何况,她还没抱得美男归,所以,要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

“谢太后恩典,小女虽是女流之辈,却也懂得无功不受禄这个道理。小女子一无劳苦,而无高功,故不敢邀赏!”

“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勉强了,凭我的眼光,丫头这么温婉淑良,必是有才学之人,那哀家就考考你,若是过关了,哀家重重有赏,你就可以明证言顺的领赏了。不过,那时候,你可别再推迟,浪费哀家的一片苦心啊。”

“太后费心了,那小女子就尽力一试。”

“你如何看待当今皇上的政绩?”太后坐了下来淡声说道,精深的眸子深不可测。

靠!那老太婆够刁的啊?要一个小丫头来评价当今皇帝的功过是非,搞不好,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这不是在变着法子的整她吗?

“这……。”花非尘心中一滞。正思忖着回不回答这个问题,若是不答,她一定会被认为没有才识和见地!丢脸不说,还另太后这靠山冷眼相看。若是回答,又怎么回答?

“但说无妨。”太后摆摆手,与其略显生冷。

“一片芳心万千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不正是他宝贝儿子的写照吗?好在自己在二十一世纪时了解过那时候的历史。

首先,他在不可回避的机遇下,带着不情愿的心态,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登基加冕,政绩黯淡。国库空虚,铁钱替代铜钱,造成物价飞涨。最终沦为臣虏的南唐末代君王。亡国之君,必然只有死路一条,历史也早就证实了这一点。

不过,这些都是大不敬的话,她怎能直言相告?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