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蜿蜒的古道也不知为何年月所建,古道依山势盘旋而上,竟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融为一体,未雕龙刻凤,但磅礴之势却摄人心魄。

楚九歌站在丹熏山古老的石道上,惊叹着丹熏山的雄奇景色,更为这古道所震慑,人之智慧与力量究竟到何种程度才是极限。

楚九歌不免的问道:“萧遥,这真的是人所建造的么?”

萧遥却轻笑一声,喝着酒笑道:“我也不知,但除了人,谁还会做这种事情!”

楚九歌更是疑问。:“这难道不是九霞派所建造的?”

萧遥点点头,道:“九霞创派之初,这古道便在丹熏山上了!”

“瞧”楚九歌顺萧遥所指望去,萧遥继续道:“那真阳镇正是由于真阳祖师而成名,因丹熏而繁华”

虽说这时已看不清真阳镇具体模样,但他的高楼轮廓还是能看出真阳镇的繁华,真是一个富饶之地。

萧遥接着给楚九歌讲道:“真阳祖师传说便是生在这真阳镇,当然那个时候它不叫真阳镇,真阳祖师当年走遍天下,也算是道法初成,但游历天下天下之后,不知为何却他还是决定回到这生他的地方。或许他发现世间之地无有比得上这丹熏之山,或者更是因为他还年幼的时候听到的关于丹熏山的传说,说是”世间唯有徒登丹熏,才得能求的真道“,就是现在山下还流传的这样的传说,正如同我们所知的大多数传说一样,但是真是假却是难以考证,或许只给人生存的慰藉罢了。”

萧遥喝了口酒,继续道:“世间却也总有锲而不舍的去追寻真相的人,真阳祖师便是这其中之一,他真的就徒步登起这丹熏山,三天三夜之后祖师才登到我们脚下之地,前人做过的事总是会让你无法想象,当年这个丹熏山绝对是无人之地,一人徒步到此,毅力之强人之少有。”

萧遥这时指了指脚下了路,道:“我想我们现在脚下的着古道,似是建造以来就是为了迎接真阳祖师一般,如是这古道还存在其他的意义,我还是真想不到。真阳祖师当年想必也会如同我们今日这般踏在这古道之上,为它称奇,正当祖师走完古道,待到最后一个台阶之时,骤起的光芒四起照满大地,竟是太阳初升,见到初阳如同真真切切的摆在他面前一般,想必祖师他心中是别有一番领悟,自此祖师以真阳为号,开山立派创下如今这赫赫有名的九霞派,给后人留下了又一个传说,那这条古道便叫登天之路,意味登天问道之意。”

楚九歌点点头,对于真阳道人的传说他在山下也是有些耳闻,虽说萧遥给他讲的他基本上就听不懂,但也算是认证了却是是有真阳道人这个人。

但这时楚九歌其实就有一个问题,为何九霞派会收自己为徒,并且还说什么破例收徒,楚九歌心里这么想,嘴上也就问出来了。

萧遥听后,笑答道:“九霞派收徒都是由乾坤指引所指定的,只要这人人品不差,乾坤指引对其又有足够的灵气反应,那便是可以了!”,其实听萧遥说的简单但让乾坤指引有所反应,那此人必是人中龙凤,所以才有那无数人等上了丹熏上而未被收做门徒的。

楚九歌不由得问道:“那我呢?”

萧遥迟疑一下,道:“好像是有点反应,但似乎是没有达到足够的要求!”

“即是这样那又为何收我为徒?”

“那说来也算是你幸运,我带你来到九霞之时正直掌门运道真人出关,虽说乾坤指引反应不大,但掌门还是决定收你入门,但既不是乾坤指引就将你入门,那便只能按祖例让你寻真阳真人的脚步,上登天之路入门!”

“那总共又有多少人按此例入门?”

“这我也不太清楚了,听我师父说应该算上你是三个:真阳道人、你、另一个我也不知道。”萧遥说这话的若有所思的望了望楚九歌。

楚九歌则点点头,眉头紧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登天之路要一人行方可,我也不陪你了,待会山上见!”这时只见萧遥御起身背之剑,蓝色剑光一闪,萧遥跳上蓝剑,竟躺在了上面,跟楚九歌说完这一句便冲上云霄,消失在了天际。

楚九歌见萧遥御剑飞行,却有些觉得这并不适合萧遥的性格,若是让在躺在酒葫芦上飞,可能看上去会更融洽一点,楚九歌想此,不由得笑了笑继续赶路。

长路漫漫不知不觉,已是到了晌午时分,但这登天路却仍是不见尽头,楚九歌这时也已经是大汗淋漓,现在不仅是看不到顶,就连脚下行过的路也是被薄雾所遮盖,看上去也是如梦如幻的。

楚九歌这时稍一歇脚,望向脚下的山峰,此时却早已行过了丹熏主体七峰的其他六峰,这六峰的高度却是与六合峰的高度相距甚远。

这时楚九歌遥望那若隐若现的六峰,过了丹熏前山正对的是万天峰,然后顺势而转依次是:万雷锋、万星峰、万类峰、万灵峰、万地峰,六峰合围主峰六合峰。这六座山峰的各峰之间分别由巨大的石桥所连,看着这些石桥,工程之浩大令人难以想象,但六峰却是都没有建一座石桥通向六合峰,若是想上六合峰不是要像楚九歌这般攀登而上,就得想萧遥那样御剑飞行。而丹熏的后山则正在万类峰的后方,看上去好像也没有石桥与其相连。楚九歌不由的多看了这后山几眼,但这时丹熏后山被浓密的云雾遮盖,看不出其样貌。

楚九歌虽是看不清后山之貌,但似乎它却有一种奇妙的吸引力,让楚九歌不自觉的望出了神,但却在这时楚九歌脚下一个不小心滑到在地,膝盖更是撞在了台阶上,这下可磕痛了楚九歌。楚九歌皱着眉头坐了下来,手不住的揉着受伤的膝盖,却在这时他无意间看到,在他眼前的台阶上竟刻了几行小字,楚九歌定睛一瞧,上面写的是:“吾,自一生便不畏于天;吾,此一世未拘于道;天之将亡,那吾来渡天;吾乃……天幕”,其中有几个字迹被岁月,研磨的既然看不清了。

这一行字迹尽显出,笔者威武之姿,楚九歌仔细看来,却又发现在其下面的台阶又有着一行娟秀的字迹,“女人之求,不在佛道;此一生一世琉璃伴天幕。”

“这天幕是谁?”楚九歌只看到这短短的几行字便不知为何对此人产生的浓厚的兴许,当下便心想如果他日一定要问问萧遥关于此人的事。这时楚九歌又重新站起来继续攀登,脚下也随之加快了脚步,不再观看周遭的风景,一心只想加紧登顶。

一路攀爬,天色由明转暗,现在却又是到了天空初现蒙亮之色,竟是过了一昼夜。

脚下的路终于已经快到尽头了,眼前的古道台阶已能数的清,但路是道了尽头,可六合峰在楚九歌面前却更是现出了其高耸之势,竟离山顶还有一段不短的路程,六合峰三清殿竟没有坐落在峰之顶端,这是让楚九歌万没想到的,这样做的目的似乎要告诉世人,“道之不尽”。

楚九歌踏过最后一道台阶,同时随之天边的太阳也缓缓升了起来,正是一步一升,一升一明亮,他竟然与真阳道人遇到了同样的景象。太阳的光芒散开,照在山下的山下云雾,散射出微醺之光,这时三清殿赫然呈现在楚九歌面前,气势巍峨,大气磅礴,红砖青瓦又不失道之清秀,汉白玉铺地更显名门之显赫,三清殿上仙鹤盘旋,一派仙景,不由得让楚九歌心旷神怡,但却没有真阳道人那样大彻大悟。

三清殿前不远处建有一处广场,地砖也全是却白玉砌成,广场四角立有四根几人高的青铜圆柱。

却在这时楚九歌突闻一阵编钟磬音,声音传来不久,在三清殿前的广场之上出现百余名白衣剑者,只见他们人人都是气宇轩昂,神采奕奕,待这百人排列整齐,准备就绪之际,从广场四角各走出一人,这四人眉藏锋,眼如剑,一看便知是绝顶高手,更是不同凡响。

这时只见四人脚下踏出七星步伐,飞身而起各自立于一根铜柱之顶,四人屏气凝神同望一眼,奇喝一声祭出身背长剑,同时铜柱之下百人也随之御剑在手。大家同时饱提内元,气汇入剑,顿时广场之上剑气应然而起,众人身形转移,阵型变化莫测,却是配合无间,剑气纵横其中,编制出一道无缝无隙的剑网,望之令人心惊。随着众人身影的不断变换,剑气也越来越来密集,已至将要连为一体的境界,互为进退。却在这时铜柱上四人突然收剑,将剑握在手中,只听四人大喝一声,剑锋同时直指向天,顿时四道青玄剑气冲上云霄,柱下弟子分成四拨,俱都单膝跪地,各自将自身剑气凝入那四道青玄剑气之中,顿时青光大盛拨开云雾,却在云雾散开之际,又见一红、一白两道惊世剑气携带雄霸之威,从云端直冲而下,双剑主人为一男一女。男者手握赤红剑气,须眉似火;女者手握冷白剑光,白衣胜雪,二者在半空中挥剑交汇处极端一招,顿时犹如山崩地摧之势,散出的宏大气流如同毁天灭地。

磅礴气流四散,疾风横扫全场,楚九歌虽是站在远处,也被这剑气带动的飓风吹得站立不稳,眼见不过多久就要被这狂风带飞而走。

赤红,冷白两道剑气,在空中不断的划出了一道又一道的剑痕,竟连天为之骇然。

就在楚九歌已然坚持不住之时。只听天际传来双剑入鞘之声,那两道惊天光芒不在,一切竟又突然的归于了平静,剑气一瞬之间全部收回,四道青光剑气下落,赤红、白光也随之消散,只听那二人御立在半空之中,同声喝道:“九霞六合!”

其余众人则随之喊道:“以道护法,以剑诛邪!”,其声如山,其势如海。

楚九歌正在惊愕之际却听一人笑道:“这是九霞的六合玄天剑阵,那两把剑则是九霞护法双剑,赤炎,白霜。”,却是萧遥也在一旁观望。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