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她孤单一人,年节时就常往娘家姐姐处走动,姐姐家见她亲人俱无,便也拿她当自家人相待。如此,这李嬷嬷就把姐姐的两个儿子视为己出了,并思虑着日后能得这两子的孝顺。姐姐膝下还有一个女孩,因乖巧伶俐,生的又俊,故被全家视为珍宝一般,这李嬷嬷也是十分喜欢。这女孩子如今已到待嫁之年,一些个小康之家上门提亲的到也不少,然这女孩子眼光却高了,只一味的瞧不上,非要嫁个苏州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不可,然大家人又瞧不上她的才貌出身了,故婚事一直搁浅。
前些时日,李嬷嬷在她家一处过年时,其姐忽的就生了让闺女入嫁林府的念头,那女孩素闻林如海乃一届皇上钦点巡盐御史,家道殷实且不说,况又是难寻的一等一的人品和才貌,故巴不得早早地嫁过来。这李嬷嬷因虑道贾敏一直不曾生养,林母早有纳妾之念,又加之自己在她面前说话有些分量,便大包大揽的将此事应了下来,她还算计着如果姨奶奶之位为自己的甥女所占,日后自有数不尽的好处,便从元宵节后,就一直在林母耳边扇那风,唬得林母竟一皆答应下来。然偏在林如海处碰了钉子,没成想这御史大人竟是个世间少有的痴情种子,心只一味地放在贾敏身上,不肯动纳妾的念头。那边大话既已吹出,这边却不得成事,真真可急坏了她,本想动用一番唇舌之功再一番好好劝解,无奈天不助她,偏生这回贾敏拜佛求子竟一并遂了心愿,因而怎不令她声恨?见众人皆都喜气洋洋,只得暗吞恶气,谄媚着朝林母说些奉承的话。众仆人着实恭维了一番,一时得了林母并如海的赏赐,方才散去。林母又嘱咐贾敏的丫头并婆子好生照料一回,也才回屋去了。
这时房内一时清静了,林如海要紧坐在爱妻的床边高兴的抱着贾敏轻声唤道:“娘子,娘子,快醒醒吧,今日你我终究遂了心愿了!”
在夫君的亲切召唤中,贾敏终缓缓醒来,见夫君脸上虽有未尽的泪痕,却是一副喜气的面目,遂柔声问道:“相公,我这是怎么了?”
林如海喜滋滋道:“娘子你有喜啦!我们终于诚心感动上天,从此,随他是谁,再难拆散你我,也断不会有勉我纳妾之事啦!”
贾敏闻此言虽心里也喜乐,但却也不无顾虑,遂言道:“如这一胎是个男丁才是真正的好呢,如若不然,恐母亲——”。林如海深知爱妻顾虑所在,忙好言宽慰道:“娘子,也不必多虑,先开花才能结好果,即便头胎是个女娃,我也喜欢的紧呢!母亲那里自然由我周旋!”
听此言,贾敏到也放宽了心,一时觉得饿了忙喊小菊。
谁知小菊早将莲子汤备好晾的不凉不热的端过来了。
林如海因前有母亲怒打小菊一节,故这会深有愧疚之意,遂说道:“小菊,方才母亲一时糊涂,才有冒犯姑娘之举,你就看在我的薄面上不要理会了吧!”
此刻,小菊也一心为小姐有喜一事高兴,又见林如海刚才之为贾敏驳其母亲一举,着实也是出了一口恶气,遂展颜笑道:“罢了,罢了,谁又是个窄肚小肠之人,只要你日后真处处维护我家小姐,不让她再受半点委屈,我就是再挨十个,百个巴掌也毫无怨言了!”
林如海不由赞道:“好个衷心为主的丫头,我必将好好谢你!”
小菊笑道:“那到不必了,我这番如此皆因与我家小姐情深义厚,你这么一来,倒像是我贪图那些赏赐似的呢!”说罢,便转身步出房间,自去为贾敏备那安胎补气之物了。
林如海望其背影依旧称赞道:“真是个有义气,有主意的好丫头呢,娘子,也真不枉你对她这番情谊呢!”贾敏也点头言道:“相公此言甚是呢,她原比我小四岁,如今都过了待嫁的好年龄了,相公需留意给她找个好人家才是呢!”林如海赶忙应道:“娘子放心,我定会留意的!”
一时闲话少叙,只表李嬷嬷如何设计害贾敏,她这一日寻了个机会出得府来,在街上购了些堕胎的药,因恐一次投药出了事,把自己败露,又细细问过如何投药才能不动声色地让贾敏慢慢堕胎,才慢慢踱步回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