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空气中飘来淡淡的檀香味,这是我的建议,因为檀香有催情作用,能驱散焦虑的情绪,有助于增加浪漫情调,带来放松和幸福的感觉。众所周知,檀香的气息宁静、圣洁而内敛,给人以心悦诚服的王者之感,所以自古以来就广泛用于庙宇、佛堂,怎么会能催情?这不是我脑袋秀逗了,而是03年非典的时候家家户户发了檀香用来杀菌,当时儿子才四岁,我怕对身体有影响,特意上网查了檀香的功效,这才知道檀香居然还有催情作用。这种事情要是让那些高僧知道了会不会气得吐血?

表演还没开始,客人们大都在聊天,认识的人互相打招呼问好,整个一闹哄哄的场面,真烦,要不是我的目的还没达到,才不想呆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

我抬头向舞台望去,整个舞台原来奢华的装饰已经在我的建议下全部拆除,只留下原来作为背景的巨幅画作(山高水长),此画笔触豪迈,气势磅礴。说实在的,我觉得这幅画真的不适合青楼这种地方,可是怡情小筑是一个强调诗、酒、艺,以高格调闻名的,而不是只以性的交易为主打的青楼,有这样的画也就不难理解了。于是我配合这样的格调,设计了一个具有现代化简约风格的舞台。就是只在舞台的侧幕和顶幕用暖色系浅色的纱幕、网幕和绳幕不对称地稍作装饰,强调通透感,摒弃不必要的浮华,力求概括简炼,以少胜多;在空间处理上去掉多余的空间隔断,力求减小体积,赋予空间更大的灵感和更深刻的主题,将演区最大限度地留给演员,这样原来的舞台尺寸不作变动也能容纳数量众多的歌舞表演。在舞台的最前沿摆了一排绿色植物,和最前排的顶幕是一个作用:掩盖用来反射灯光的铜镜。

前世虽然看过不少歌舞晚会之类的节目,对舞台装饰还真没怎么注意,只能凭印象了。我想老鸨同意采用我的改造建议应该也是看在花钱不多的份上吧。

突然,一楼的灯熄掉了一半,而舞台上的灯全部燃起,嘈杂的声音一下子小了很多,表演终于要正式开始了,我的心也一下子紧张起来,开始用一个观众的心去感受。

舞台上的灯都集中在舞台的前沿,并且全部用镜子将亮光反射回舞台上,将舞台照得特别亮堂,比起以前整个舞台各个方位全都有灯的照明效果好太多了。再加上特意降低了舞台前面大堂的亮度,舞台独特的韵味最大限度地清晰地呈现在客人们面前,将所有的眼睛牢牢地吸引到舞台上。

音乐渐响,一架秋千伴着歌声从空中徐徐降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秋千在半空中轻荡,歌者在半空中浅唱清吟,伴舞们长袖善舞……

这首苏轼的代表作,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其立意、构思奇逸,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苏轼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ZI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这首词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照亮了这首豪放俊逸的千古绝唱,从而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这也是我将这首词素作为第一首歌的原因。大家带着期待而来,一定要有高水准、高意境的词曲将人的心一把抓住。

果然,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大堂里,从一楼到三楼全都鸦雀无声,大家反应各不相同,有震撼,有欣赏,有激动,有羡慕,有嫉妒,有痴狂……加上别具一格的舞台、标新立异的灯光、耳目一新的表演方式、格调高雅的歌舞,无一不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令人宠辱皆忘,龌龊尽消,心驰神往。

没等大家消化完刚才的情绪,第二首歌(橄榄树)隆重登场。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甚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

三毛,曾经是我的最爱,她的作品我每本都曾经反复品味,直到她一条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无情地粉碎了我心中完美的形象。从此,觉得被三毛背叛的我再也不曾接触三毛和她的文字,除了(橄榄树)。听着听着,眼睛逐渐湿润,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曾经狂热地痴迷过智慧、坚韧、敏感、视爱情和生命为唯美的、对人生无比热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激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能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的三毛的我。

(橄榄树)是东方古典遗韵和现代人漂泊情绪的结合,是西风瘦马,秋夕流云里天涯浪子踯躅独行的歌。是淡淡的人生态度,是物我两忘的空灵,是心灵的故乡,是精神的理想化的流浪。但人终究不是了无俗世羁绊的神仙,功名利禄、爱恨情仇,无不困扰着芸芸众生。唯有灯火稀落,晓月宿云的深夜,聆听远方隐约的乐声,如诉如泣,如梦如幻,才会黯然忆起,原来,我们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心愿!

全然不同的意境,直白的歌词,如梦似幻的配乐,将所有人还徘徊在仙境的思绪拉回到人间,那样一个梦幻般的意象,隐约浮现于遥远的地平线上,永远令人神往,又永远遥不可及,那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人生理想,那是一个缥缈不可寻觅却又不可或缺的人生憧憬。

在大家的无穷回味中,第三首歌历史剧(沧海百年)的主题曲(就这么一辈子)闪亮登场。

花刚刚开过,玫瑰有成为玫瑰的理由,人就只有这么一辈子,怎能不到秋天就凋落,云刚刚飘过,阴天怎能是退却的借口,人就只有这么这一辈子,只要过了河,不能回头,我知道人间路曲折不好走,也知道人间事沧桑不好受,但是花开一季,人生一世,累又算什么,苦又算什么,人就只有这么这一辈子,总要风经过雨来过痛过也哭过,才能在岁月的门后,把那些心酸当作笑谈说。

再一次,大家的思绪从无限悠远的向往中被拉到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在哀叹时光之须臾,感慨万物之行休中,把周遭的俗事抛开,将眼前的争逐看淡。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怨磨难,就算是不能化解、不能消受的,不也最多背过这短短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是解不开的呢?努力抓住眼前的每一瞬,以我渺小的生命、有限的时间,多看看这美好的世界,多留些生命的足迹。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如此,便可以理解为什么花开得那样灿烂,水流的那么畅快,鸟儿在天空中翱翔,鱼儿在水中畅游,种子为什么要破土,悬崖上怎么会立着苍松。答案就在这里:要义无返顾的活着,要快乐幸福的活着。

首推的幻想世界、人生理想、现实生活三部曲结束了,我的心也仿佛经受了一次音乐的洗礼,随着不同的歌而跌宕起伏。舞台上开始了别的节目,我则把注意力转到了客人当中,聆听他们的话语,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或如痴如醉,或闭目回味,或恍然大悟,或怡然自得,或不形于色,或寂寞难耐……毫无疑问,这三首歌牢牢地抓住了他们的心,勾住了他们的魂,牵动了他们的情,一时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然而不论青楼被诗化得有多么神,不论青楼的风光有多么奇,再怎么掩饰诗化,也掩盖不了对男女情谊的向往,对男欢女爱的追求。所以,在提升了怡情小筑的格调、引起轰动之后,后两首歌,我选了(红尘女子)和(我愿意)。

公子随便出手三千金,他不知道我心碎,关上房门别问我在思念谁,公子羡慕你天生富贵,不用管名利是非,谁来擦去红尘女子的眼泪,此时此刻此景有你别无所求,无忧无愁无金无银有你有我,愿两手清风,贵者不懂爱你如磐石不动,爱如磐石已碎,才知今世缘灭,爱里千醉与你最后一夜,推开名利之门,见你荣华富贵,刻下伤痕来世与你相见,谁将今生缘定红线卷入红尘,惹来流言蜚语飘去若隐若懂,心碎几许痛,醉者不懂,只怪今生红线已段,公子随便出手三千金,从来不问我心碎,关上房门悄然流下一滴泪,公子醉酒不归为忘谁,从来不问我心碎,谁懂红尘女子心里的滋味。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行,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转眼吞没我在寂寞里,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en想你到无法呼吸,恨不能立即朝你狂奔,大声的告诉你,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忘记我姓名,就算多一秒停留在你怀里,失去世界也不可惜,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只要你真心拿爱与我回应,我什么都愿意,我什么都愿意为你。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有商人韵士乃至英雄圣贤,光明正大地去,青楼难道有什么“挡不住的诱惑”?其实无外乎性的需求、色的需求。古代的性的需求不是现代的狭义的纯粹的生理需求,而是一种更广义的性的需要:新鲜感、自由感、罪恶感、刺激感、过瘾感等等,在在引人入胜;色的需求比性的需求高一个层次,用佛家的观点去理解便是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正所谓“无声不寂,有色皆空”,虚幻所以不必较真,如孔圣人教导的:“君子好色而不淫。”所以大可声色犬马、纵情声色。

最后一首歌由怡情小筑的花魁亲自演绎,媚眼如花,情意浓浓,惹来阵阵叫好声,现场气氛更是达到了最高点。

演唱一结束,老鸨便直接找到女孩(我的娘亲)谈合作事宜,女孩便按我先前所说至少要达到前五首歌六百两,以后新写的歌每旬两首作价一百五十两的水平与老鸨谈判。听到要在自己提出的价码上再翻一倍,老鸨原本兴奋得直冒红光的脸上一下子变白了,正要反驳,只听女孩说道:“我要的这个价钱,看似不便宜,可是,我给了你三年只替你家写歌的承诺,此后这等奇歌妙曲独你一家,这是多少银子也换不来的。而我没有要求分红,已经表现了我最大的诚意了。你用这歌曲赚多少钱就看你的本事了,我绝不眼红。只有一条,不得告知他人歌是我写的,不然,协议自动失效。”女孩说得条条在理,比起这些曲子能赚的银子,这支付的歌曲写作费确实是九牛一毛,老鸨权衡利弊,笑意重又堆起:“好,就依你!只是这歌曲的水平要首首如今夜唱的这般……”不等老鸨说完,女孩立即作出保证:“你放心,每次我多带一两首歌来,不能入你眼的我便自行处理。若是哪首入了你眼却还是反响不好的,银子我双倍退回。”

女孩回来一五一十地细说与我听,将签订的契约书和六百两银票握在手里,我得意万分:“娘,明天我们就去买房,再也不住这青楼。”女孩连连点头,再也没想到这事真的能成功,能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