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转念,起身点起桌上的灯,把玉佩凑到灯前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字,玉佩一面刻着一只她不认识的四脚兽,另一面刻着一个袁字,这是什么东西?杜亭心中不解,随手就把玉佩扔进包袱里。
现在的杜亭心中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快点赶到边关,向那个所谓的夫君公孙凛讨要一纸休书,然后她就真正自由了,虽说被休了的女人在古代是最没有地位的,也不太容于娘家,就算以前她那个丞相爹爹怎么宠她,她还是会免不了会被说闲话,不过,她早已跟丞相爹爹说好了,只要她拿到休书,她就是另一个身份的人了,至于那个在凛王府不受精耕细作的正妃,已经“消失”了。
叹了一口气,杜亭收拾好行装,看了一眼住了两天的房间,又要启程了。
前世开始的时候,她是没钱出去旅游,后来遇见师傅以后,她又忙得没时间出去,就算有时出去出差,也是匆匆去,匆匆回的,真是应了那句话,“有闲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了闲!”
所以,这世里老天大概也是给她一个机会,让她有钱又有闲地可以边走边玩,反正古代的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她就当这是游山玩水了,这要搁在现代啊,坐上飞机要不了几小时就能到边关。
越往前走,杜亭看到越来越多面带菜色,衣衫不整的百姓往京城方向走,上去五打听才知道,前面就要到洛河地界了,可是那里足足下了一个月的大雨,很多民房都被子大水冲走,难民们向当地官府求助不成,只得拖家带口地往京城方向逃难。
“唉!但凡有一点办法,我们谁也不愿离开家乡啊,老话说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啊’!”当杜亭问及一位老者为什么不在原地等等,也许官府的救灾物资就会到了的时候,得到的是这么一句无可奈何的话。
杜亭想也不想,拿出身边所有的干粮,分给了难民,虽然只是杯水车薪,可是还是让难民们把她叫成了恩人。
看着这些难民中,好几个都病倒了,杜亭想了一下,毅然掉头,随着这些难民一起回了晋城。
仓促之间也没地方安顿那么多人,晋城县令又完全不管事,甚至派兵驱逐难民,没办法之下,杜亭只好带着难民们暂时在城外土地庙安身。
又发动了难民中那些青壮年,随她一起进城里购买食物药材,同时也把这一消息送信给京城里的杜相,让他想办法安置这些难民。因为她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皇宫里
杜子衡在御书房将刚刚收到的消息向公孙宇作了汇报。
公孙宇有些纳闷地看着这个看着自己长大的老人,有点不相信地道:“老师这是听谁说的,朕并没有听到相关地方上的报告,洛河大雨,朕倒是听说了,可是并没有造成水患,又哪里来的难民呢?”
对于这个一直相信自己的皇帝学生现在的质疑杜子衡并没有生气,洛河水灾的吉要是早报上来的话,亭儿也不会遇到那么多的灾民了,可是他现在总不能说是自己的女儿在外面发现的吧,好来亭儿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也早有对应之策,因躬身道:“回皇上,老臣起先也不知道,是家里的一个下人有位远房亲戚就住在洛河边上,昨天到臣的府上投靠才知道的。”
“老师不是说这次的难民连晋城都没有过吗?”公孙宇也知道这老师的脾气,就算不是跟他家有关,他知道了也会管上一管,何况这人还投奔到他的府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