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建文四年元月,朱棣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冲击。盛庸、平安、铁铉等人已经得到了消息,修好城墙等待着朱棣来攻,然后出乎他们意料的却是——朱棣没有进攻,而是取道馆陶渡河,连克东阿、东平、单县,兵锋直指徐州!

这让铁铉几人慌乱了,因为他们立即明白了朱棣的企图,他的目标不再是济南,而是最终的目的地——京城!若让朱棣达到目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不能再死守了,必须进攻了,于是他们不再防守,开始了对朱棣的追击。

他们的速度也不亚于朱棣,可就在他们赶到徐州时,又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

朱棣没有攻击徐州!他出了一个更绝的狠招,绕开了徐州,转而攻击宿州。朱棣就如同一头横冲直撞的疯牛,什么都不管了,什么也不顾了,只向着自己的目标挺进!

朱棣势不可挡,不久后屯兵灵璧,决定与平安一行军来一场生死决战。灵璧之战令朝廷损失惨重,北军不但全歼灭了南军,还俘获了平安等三十七员大将,朱棣的坚持终于换来了胜利,他踢开了前进路上的最后一颗绊脚石,开始向最后的目标挺进。

灵璧之战彻底击溃了南军的主力,至此之后,南军再也没有能够组织起像样的反攻,在历经千辛万苦、战胜无数敌人后,朱棣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没有人再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如今形势终究是明了了。朱棣被所有人描绘成三头六臂不可战胜的怪物,根本就是闻风丧胆。扬州不战而败,开门投降。败了、败了……明眼人早都能看出朱允炆已经失败了。

扬州与南京有多近,有点地理常识的人都清楚,那只是朱棣一步的距离。

此时的朱允炆慌乱了,而齐泰和黄子澄此时并不在京城之中,能够为他出谋划策的只有书生方孝孺了。

乾清宫。

“叛贼朱棣已经兵临城下,事到如今,方爱卿可还有什么办法?”

方孝孺一脸平静,似乎胸有成竹,他上前一步,说道,“首先派出大臣外出募兵,然后号召天下亲王。”他一顿,慢慢补充,“为争取时间,皇上应派人去找朱棣谈判,表示愿意割让土地,以此麻痹朱棣。”此计听似不错,朱允炆也看他如此有把握,便按照了他的计划行事。

可事实证明,读书人能想到的方法在朱棣面前根本就是小孩玩家家酒。若到了现代朱允炆方孝孺一行人就是公务员,而朱棣就是一个混社会的,他那一套只讲实惠,利益。就算不要脸,六亲不认也阻止不了他胜利的脚步。

朱棣已经打到了家门口,这时你才找人家谈判?你干朱棣会干吗?还用割让土地这个方法换取时间就更不靠谱了。玩弄诡计争取时间原本就是朱棣的强项,哪里会上方孝孺的当?他辛辛苦苦地造了四年反,并不是为了拿一块土地当地主,他要的是天下所有的一切,他看的是朱允炆身下的龙椅。他的宏图大业还要实现,怎么可能与你划地为王?!

已经慌乱的朱允炆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他还用心良苦的派去了朱棣的堂姐——庆成郡主。

庆成郡主亲自过江去和朱棣谈判。朱棣热情地接待了她,对她也谦卑有礼,态度非常好。这也使这位郡主认为朱棣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了一大堆兄弟骨肉不要相残之类的话。

朱棣听得非常认真,并不断点头称是。

“王爷小时候可调皮了……”慢慢缓和的气氛让庆成郡主还拉起了家常,“哦,对了。王爷应该知道徐妃娘娘诞下了小皇子吧。”她是做足了功课来的,听说徐妙锦被朱棣抚养了十年,且深得朱棣宠爱,“徐妃娘娘真是有福之人,皇上疼爱她已经是全天下皆知的事。如今还诞下一个乖巧的皇子。”

“哦?”朱棣眉毛一挑,他当然知道此事,只是从外人口中听来觉得别扭。

“徐妃娘娘谦逊有礼,喜欢舞文弄墨,满腹诗书。而且沉鱼落雁之姿真是宛若天仙。”她一脸赞赏,“这一切还不是王爷教导有方吗?”

“哈哈~”朱棣仰头大笑,“既然皇上这么喜欢妙锦,本王可真的好奇了。”他站起身,“本王可以答应皇上的要求……但,”他故意拉长话音,“需要再另加一个美人,这可如何啊?”

“呵呵~”庆成郡主笑笑,“王爷是看上了哪家的千金了?”

“我家的千金,”他收回笑容,“徐妙锦。”

“……”庆成郡主愣住了。她似乎看到了朱棣原本的面貌,半响后尴尬地笑了笑,“哈哈……王爷尽会说笑。”

“对,对。本王是说笑的。”朱棣也附和着笑了笑,很牵强,他接下来的话却让庆成郡主吓到了。

朱棣一脸平静地说道:

“本王这次起兵,只是要为父皇报仇,诛灭奸臣,仿效当年的周公辅政足矣,希望皇上答应我的要求。”还没等庆成郡主想明白,这报仇是为何?哪来的仇?还有他的要求又是什么?

然后朱棣又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接着说道:

“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本王破城池之日,希望诸位兄弟姐妹马上搬家,去父皇的陵墓暂住,我怕到时候惊吓了各位。”

说完后,朱棣沉吟不语。

这是恐吓,赤裸裸的恐吓!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他造反的借口罢了。庆成郡主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自己的这个弟弟,原来自己刚才所说的全都是废话,她这才明白,在朱棣的眼中根本就没有兄弟,在他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是支持他的,就是反对他的。

他们都不了解朱棣。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朱棣是经历了多少痛苦,多少艰难的抉择才熬到了今天。或许这一切的一切,曾经那个落魄的朱棣,那个踌躇满志,胸怀天下却无用武之地的朱棣只有妙锦看到了。

他好不容易坚挺到了现在,经历了无数的腥风血雨,无数的阴谋,如今胜利就在眼前,朝廷竟然妄想用几句话就让他走人,简直是痴人说梦!

朱棣把他与庆成郡主的谈话写成了一封信,并让她带回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一国之君在一个统一的时代只能有一个。这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法则。

在朱棣起兵造反的那一刻其实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造反的朱棣没有回头路,其实朱允炆也没有。自古以来权利的斗争只能有一个获胜者,非此即彼。

朱棣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朱允炆诉说了这个规则。

成王,败寇!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