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农村,一个村子里,每家每户的其实认真说起来,都是能扯上关系的。
就像周雨的奶奶的亲哥哥曾家,就离周家不远的地方。山下的王家奶奶,又是周雨奶奶的妹妹。先不说那些远了一层的亲戚。就说周雨爷爷家,也是很多的孩子。之前有说过周奶奶有六个儿子四个女儿,只是长女何四子早夭,也就还有五儿三女。
周雨的大伯周渊,大周雨爸爸4岁,家里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周雨记得大伯家的大堂哥是在差不多在周雨几岁的时候没有了的。年纪大的时候没有了的。周雨的大堂哥还大周雨大哥周楚5、6岁,周雨的大堂哥小学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在外面结识了一堆狐朋狗友。
用现在的话说,可能就是加入了某个帮派组织,出去几年,中途也没回过家。而大堂哥周海去世的原因就是做火车的时候遇到仇家,那个年代的火车车窗时可以打开的。当时他开着窗就想跳火车,同行的几个拉着他不让他跳。他就回一个又不是第一次跳火车,没什么大事。
结果调下火车的时候脚没用上力,没有弹开,掉下去之后就被火车带起的风给卷到铁轨下,就这么没了。
周雨大伯家的大堂姐嫁的比较远,夫家姓王。嫁过去就给杨家生了两儿一女。但是由于性子比较软,人有点笨。据周雨的三姑说,可能是近亲结婚的原因,反应比较迟钝。后来杨家儿子在市里做生意做的有声有色的,把周丽梅,也就是周雨的大堂姐留在家照顾老人。不料后来在市里和另外一个女的勾搭上了,就和周雨的大堂姐离婚了。后面周丽梅由三姑牵线,也是嫁进了市里的一个丧偶的男的,虽说年纪大了些,家里也有两个孩子。但一家人对周丽梅还是比较好的。
至于二堂姐,就大周雨两岁多一些,由于成绩不好,后面也早早的嫁了,丈夫对她一直不错。吃的了苦。但是周丽菊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了赌瘾,三天两头的去赌博,后来也闹得家不是家的。
周雨的大伯娘嗓门儿很大,吵架很厉害。又是周奶奶的妹妹的女儿,带着一层亲戚关系,以前周奶奶看周妈妈不顺眼的时候,她也整天拐弯抹角的骂人,后面又有周奶奶撑腰。按照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那时候的日子过的真憋屈。
周雨的二伯周樟,就大周雨爸爸3岁,性格比较倔,而二伯娘虽然也是周奶奶的外甥女,不过周雨二伯娘性格比较好,也不爱说人是非。所以在妯娌几个当中,周妈妈就和她相处的还不错。
周雨二伯家也是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周雨二伯家的大堂哥还要大周雨大哥三岁,而且早早的结了婚。家里经营着一个小卖部,后面有了资金之后买了货车开。只不过在12年的时候碰到有个喝了酒骑着摩托撞过来人,从车后面撞过来。直接把自己撞死了,也因为这个打了一年多的官司了,都还没有一个定论。周雨记得二伯家大堂哥家的三个孩子成绩一直都挺不错的,周雨大四那会儿大侄子都已经考上大学了。
至于两个堂姐,大堂姐嫁了人之后一直过得不错,堂姐夫后来更是当上了乡里的乡长。家庭条件一直都不错。当时还是周雨的三姑给做的媒。
有了成功做媒的经验,周三姑也比较热衷于给自己的侄女儿什么的介绍。二伯家的二堂姐也是三姑给介绍的,中学里的老师,但是周二姐当时有一个喜欢的人的,但是父母死活不同意。周雨二伯性子又倔,说要是周雨二堂姐不同意的话,就不认这个女儿。也就这种种原因,导致了周二姐的最后还是嫁了。
周雨二伯家当时供着周雨两个堂哥在上高中,马上就要上大学了。周雨的前二姐夫其实也挺奇葩的。应该说他们那一家都挺奇葩。怕周雨二堂姐把他们家的钱给娘家兄弟用,就把钱卡得死死的,连给买菜的钱都要算个账。周雨的二堂姐之前是在镇上开了一家蛋糕店。后来结婚之后就关了店,所以也就没有了收入来源,在家当着家庭主妇。结果这种防贼模式一开启,即使生了孩子也没有改善。到后面直接受不了了,就离了。自己和大姐合伙开了一个砖厂,自己挣钱。
两个堂哥一个后来在县城里当了医生,一个当了老师,离家不远。
周雨的爸爸排行老三,而爸爸下面还有周雨的五叔和小叔。
周雨的五叔周军小周爸爸四岁,家里就两男一女。周雨的大堂哥周彬,当初高考的时候可是考了六百多分的,当时在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都是很轰动的,后来更是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当时他家里没钱,就给好像给周雨家借了些钱上学,只是后来虽然工作了,但是也没有还。周雨的这个堂哥长得挺帅的,据周妈妈八卦说其实周彬上研究生的时候,和班上一个女同学谈恋爱,人家女孩儿怀了他的孩子,但是他不敢要。家里也没钱结婚,就自己悄悄的走了。后来那个女的把孩子生下来了,还嫁给了另外一个班上的同学。只是周彬没敢去认那个孩子。周雨觉得,大堂哥还是比较自私的。
周雨的二堂哥成绩不好,后来就出门打工了。后来自己带回来了一个堂嫂,周雨车祸的时候他们家女儿都半岁了。
周雨五叔家的堂姐,大周雨两个月。上学的时候成绩还是挺好的。在周雨之后一年也考上了大学。
周五婶,据周妈妈说当时和周大妈相比不遑多让。只是后来自己的孩子大了,也收敛了。所以周雨看到的就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五婶。
话说周雨小叔周来福,娶得是一个村的曾家的姑娘,虽说长得很漂亮,常年脸上都抹着一层白粉,和脖子差别很大,但是爱斤斤计较,眼皮子浅。几个哥哥家的便宜都占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周小叔性子也差不多。所以周爸爸的几个兄弟,对他们家还是挺有意见的。
小时候周雨记得自己和五叔家的堂姐关系比较好,所以中午午休的时候就跟着堂姐去吃午饭。周雨家里学校比较远,周雨他们几乎不回家吃午饭,来不及。所以周雨就经常和堂姐去吃午饭,周爷爷和周奶奶看到周雨过去,都会招呼周雨过去和他们一起吃饭。周雨的小婶看到了几次,就抱怨说他们几家每个月给给周爷爷和周奶奶的米,是不是周妈妈故意叫周雨去吃的。
周妈妈听说之后,气的不行。大声的说让周雨不许去爷爷家吃饭了。而周雨的爸爸也很气愤。一个孩子八九岁的孩子能吃下多少饭,周小叔家经常一家就赖在周爷爷周奶奶那儿吃饭,从来都没有人说过他怎么样,毕竟给了老人的就由老人自己分配,他们愿意给谁就给谁,你也不能阻止是不。
虽然周雨的几个叔叔伯伯都知道他们家爱去蹭饭吃,但是想到周爷爷和周奶奶,也都睁只眼闭只眼,没有太计较,只是心里不是很舒服就是了。周雨在爷爷家就吃了三天的中午饭,周小婶就到处抱怨。在周小叔和周小婶眼里,周爷爷奶奶的东西,多半也是他们的,他们家的人吃着没人去计较,但是别人就不行了。
和周妈妈不一样,周妈妈是觉得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你还赖皮赖脸的去吃,不是讨人厌嘛。周爸爸觉得,就该去吃,孙子孙女去爷爷奶奶家吃饭,老人都没说什么,相反还很开心,你一个小婶,关你什么事。再说了,又不是不给粮食。就让周雨继续去吃,大不了下个月开始多给点米和钱。
只是在周雨家,一项是周妈妈做主。迫于周妈妈的威武之下,周雨也就没再去了,后来听说周爷爷还特意的跑到周雨家问,为什么周雨不去吃饭了。是不是大人不让,还说一个小孩子能吃多少。周妈妈委婉的说了别人会不乐意。周爷爷虽然也是和周爸爸一个意思,不过这件事再也没有后续。
周雨后来觉得,就该去吃,每个月再多给点米多给点钱就好了,干嘛要在意别人说什么。爱面子是自己受罪。这一点周雨就有很大的体会。
因为周雨从小身体就不怎么好,三天两头的生病。平时在家也吃不了多少饭。去上学的时候早上就吃小碗的三分之一的饭量就走了,七点过从家里出发,要下午四点左右才能放学回家再吃饭。也就使得小小年纪熬成了一个胃病。后来只要是饿肚子了,周雨的胃就会痛。
周小叔家有两个儿子,周伟和周洋。都比周雨小。当时周雨家的堂弟取名周洋,和周雨的二哥周阳虽然子不一样,但是叫起来都差不多,周妈妈还是很有意见的,让周小叔家给改改名字,但是周小叔那种觉得所有人都应让着他的性子,怎么可能会改呢,后来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周雨的二姑周兰桂就嫁在村子里,比周雨二姑夫年龄大三岁。家里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周兰桂在周雨十多岁的时候面部神经瘫痪,没正事的找人医治,找的是一个游郎中治疗的,没治好不说,连耳朵都不是听得很清楚了。嘴巴一说话就是歪的。
周雨是二姑夫一家都是天主教徒,而二姑夫在后来更是混到了教堂里的一个主管的位置。所以家里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当时他嫌弃周雨的二姑嘴巴歪了,耳朵也听不太清楚。就在外面一个寡妇不清不楚的。周雨的大伯二伯们听说后,一家子,除了小叔家(周雨小婶是周雨二姑夫的表妹)兄弟四个就约着去了二姑家,把二姑夫教训了一顿,又去了那个寡妇家恐吓了一番,算是为周雨的二姑出口气。二周雨的二姑夫家和周雨的大伯家离得很近,一抬头就能看着。周家人人多势众,而二姑父家在这边算是数量比较比较少的,蒋姓的就两三家人。和周家满村都是人的情况相距甚远。也就不敢再打这种花花肠子的主意。
不过周雨二姑的性子比较软,让周雨二姑父三两下的就哄的不在意之前的事了。好歹二姑家的几个表姐,一个表哥,都是帮着母亲的。二姑父也不敢做的太过。
两个大的个表姐是在周雨上初中的时候嫁了的。最小的那个表姐大周雨四个月,和周雨一个年级。初中毕业了之后就嫁了。长得很漂亮,周雨的所有姑姑家的女孩儿当中,就这个表姐长得最漂亮。所以另外一个镇上的人在周雨表姐表示不读书之后就上门提亲。据说来提亲的人家在镇上就有几个门面,家里又只有一个儿子,很是有钱。当时周雨的小婶,一副有幸荣焉的说她侄女儿嫁的多好......
现在想想,那时候周雨的表姐也才15岁,后面16岁了之后就有了一个孩子。后面有生了两个。
至于周雨的三姑,性格就是一个泼辣的,有了儿子之后,自认为在杨家也是站稳了脚跟的。大事小事都是她拿主意,日子过得从来都是有滋有味的。
周雨的小姑周丽梅,嫁给了镇上的文家,周雨的小姑父文华,也是家里的小儿子。据说这还是周雨的三姑给做的媒。周丽梅嫁过去之后生了一儿一女。周雨的小姑夫文华是开货车的,那时候一个镇上都看不到几辆货车,小姑夫开的还是大货车。可见周雨小姑家的生活还是不错的。
当时周雨生病在三姑家待着的时候,周雨的小姑还特意给她买了吃的东西去看过她的。
总的来说,周雨的亲人是很多的,虽然有一部分比较极品。但总体质量还是好的。
------题外话------
因为是拼音打字,发现有出现一些错别字。希望各位看官多多包含。以后我一定会多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