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们不恨你!”一个柔弱的声音突然在响起,不知何时,锦娘站在了书房门前。
“锦娘?!你怎么起来了?为什么不好好躺着?”骆少卿忙上前将她抱在了怀里。
“驸马爷,都是奴婢不好,没有把公主劝住,请驸马爷责罚!”一旁的小宫女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
“你起来,是我自己要过来的,与你无关!”
小宫女却看着赵佶这边,不敢起身。公主已经说了不怪你,你就起来吧!
赵佶站在书房中间,看着锦娘,心中有着千言万语,却不知该如何开口。锦娘对骆少卿说你扶我过去。
骆少卿将锦娘打横抱起,向赵佶走来,李明赶紧摸了摸脸上的泪水,忙不迭地搬来两把椅子,还在一张椅子上铺上好几块暖暖的软垫。
骆少卿将锦娘轻轻地放在椅子上,自己立在她的身后。李明也扶着赵佶坐了下来,父女二人面对着面坐着。
小宫女识趣地走开了,李明将窗户与门都关好,书房内焚着暖香,正是松木香的味道。
赵佶看着锦娘的眼睛,问道:“你,真的不恨我吗?”
锦娘没有回答赵佶的问题,却提了个要求,“我想给您画副画!”
李明赶紧在案上铺开画纸,准备好画具,骆少卿将锦娘抱到案前,却迟疑着不肯放下她。
“少卿,别担心,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我现在没事的。”
骆少卿轻轻地放下她,锦娘取出笔架上的一支画笔,蘸了蘸颜料,开始在纸上挥毫。半柱香后,锦娘落下了最后一笔。接着锦娘从袖管中取出了玉笛,蘸了蘸红泥,在完成的画稿右下方拓上可‘无殇’的印记。
待画纸干了,锦娘双手捧起画纸,将画递到赵佶的面前。赵佶接过画,拓印之上,赫然写着‘寒梅图’三个瘦长的字体,正是赵佶所创的瘦金体。
“这、这……”
“官家,这不是梅娘娘的寒梅图么?”
“爹爹临终前曾交代过我,见到执有另半支玉笛的人后,我才能画这幅寒梅图。以前,我不明白爹爹为何要我这样做,现在我想我是懂了。他不是要我学会恨,而是学会宽容!”
赵佶看着锦娘的似水凝,心中感概万千。忽然,他低声轻笑了几声,“李明,你带公主下去歇息歇息,我想和少卿说些事情。”
锦娘不解地看了看赵佶,又转过头看了看骆少卿,骆少卿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锦娘了然与胸,她向赵佶福了福身子,随着李明走出了书房。
此时已经过了丑时,一夜的疲惫让锦娘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她睡得很沉很香,连骆少卿进来都不知道。
骆少卿看着锦娘沉静地睡颜,心中还在思量着适才与赵佶的一番对话。
“少卿,你觉得我该不该让她进入宗谱,给她一个帝姬的称号?”
“锦娘是您的女儿,少卿认为这点对她而言已经足亦!”
赵佶笑了,“你很聪明,很清楚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
“圣上,锦娘自幼长于民间,性子淡然从容,皇宫大内不适合她,这里只会让她觉得不自在。”
“是啊,这皇宫就像一个牢笼,金色的牢笼这牢笼已经把梅清关死了,我不想锦娘也被关死在这里。”
“多谢圣上!”
“谢我?不,该谢你才是。我就把她交给你了。”
“圣上,少卿与锦娘早已盟誓,生同寝,死同穴。”
“好,很好!赵佶走到骆少卿的面前,亲手将他搀起,他从自己的腰带上取下一块龙形玉佩,递到骆少卿的手中。这玉佩自幼我便带在身上,可做为出入宫廷的凭证,现在我将它交给你,见此佩者如朕亲临。”
“谢圣上!”
“那虏去锦娘的王氏父子,朕自会处置。”
“圣上,可否请圣上解少卿心中疑惑?”
“你可是想要知道是何人毒害的梅妃?”
“是……”
“是高俅。”
“谢圣上,相信不久圣上就该另外再人顶替高太尉之职了。”
天已经渐渐地有了一丝朦胧的亮光,骆少卿就这样一直坐在锦娘的床头,守着她……而这一夜,偏殿的灯一直亮着,一直亮到天明……
次日一早,赵佶命人悄悄地叫来了宋提刑宋大人,宋大人依旧用一乘软轿,将锦娘和骆少卿带出了皇宫,直接送到了自己的提刑府。
很快,外面便传出圣上爱才,轻恕了骆少卿夫妇的欺君之罪,每人各处以杖则五十之刑的说法。
而被“杖则”了的骆少卿夫妇,留在提刑衙门养“伤”期间,一直悄悄地暗中保护他们的蒋汨云,也从骆少卿的口中得知了一起的经过,而后不久,赵佶便接到上报,高太尉被人刺死在了自己的府内。
锦娘在提刑府待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一乘小轿,常常在深夜时分出现在提刑府的后门,而每当它来到的时候,提刑府的后院厢房内,灯光就会亮上整整一夜,偶尔,守候在四周或明或暗的衙差们会听见一些轻微的笑声,只是,他们要当作什么都没看见,也什么都没有听见!
其实,这样也好,有的时候,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