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又把几个重臣的女儿充盈了后宫,纳了几个妃子,封了几个贵人。这样,就有了更多的大臣支持他,他做起事情来也更得心应手了。
过了几个月,经过一系列的推行新政笼络大臣等措施,政局终于基本稳定了,政务也渐渐步入正轨,他才派了贴身侍卫去接柳子君入宫。
可是就在他满怀渴望地焦急等待子君美丽的身影的时候,派去的侍卫回报说,他们并没能接到柳子君。
那个小村子已经被一把火给烧光了,找遍全村也没有找到活着的人。甚至连尸体都烧成了灰烬,而那些前期派去保护他们的侍卫,则一个都没能活着回来。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他悲痛欲绝,想必是那些刺杀他的人见他活着回来了,就查到是谁救了他,于是泄愤杀人,并放了火毁尸灭迹。
他后悔自己被朝政给忙晕了头脑,没有及时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更因为自己虽然做了皇上,可是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而愤恨痛苦不已。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让自己变得狠毒,冷酷,残暴。只有这样他才能迅速巩固自己的统治和地位,才能放开手脚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让别人不敢有微词,才能不再因为受别人的牵制而畏缩不前。
经过他九年的治理,大商王朝已经政局稳定,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而他也已经把军政大权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再不惧怕任何人的威胁,他也再不会因为什么而妥协。
那天恰巧他的贴身侍卫出宫办事,在皇宫门口看到侍卫正在驱赶一个小商贩模样的憨厚男子,那男子手里拿着一块玉佩说要找皇上。那贴身侍卫认得这玉佩是皇上的贴身之物,就赶紧带着他来见皇上。
他马上跟着阿牛带着侍卫来到子君的家,才发现他们还有一个儿子,这就是现在的太子云思君。
原来子君病重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才托这个平时多有照顾的邻居阿牛拿着玉佩来找他。于是把他们病重的柳子君和骨瘦如柴的云思君接入宫,把子君封了君妃,云思君就立为太子,因为现在云思君是他唯一的皇子。
其实这几年后宫的其他妃子也生过好几个皇子,但是都夭折了,这样朝中大臣也没理由阻止,况且现在的他也没有人敢阻止。
后来他才知道,他登基之后,柳子君从当时侍卫的闲谈中得知云翼没办法让她入宫,又发现自己怀了身孕,贤惠的她不想让云翼为难,就隐瞒了这个消息,准备把孩子生下来自己来抚养。
可是有一天他们村子被一群黑衣人包围,那群黑衣人逢人就杀,最后还把尸体和房屋都倒上火油给烧了个干干净净,她的父兄也都命丧黄泉,她被那些侍卫给藏在地窖里才幸免于难。
然后她就找了个京城周围的小村子定居下来,天天故意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掩了光华,一个人带着孩子靠种田度日。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其辛酸艰苦自不必说。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来挽救子君的性命,却仍然无力回天。在入宫三个月后,她还是扔下他,扔下儿子,走了。
太子自从子君走了之后就不言不语,不吃不喝,天天守在子君的寝宫,后来就得了风寒病倒了。这一病就再也没醒过来。
云翼自然不会把全部过程都说给如月听,他把登基之前的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精简成两个字“巡查”,然后在巡查途中偶遇柳子君,然后两情相悦肌肤之亲,然后食言未能接她入宫……完全真实的那部分则是子君母子在民间的生活和入宫经过,以及入宫以后发生的一切。
云翼说完了,清朗的声音有些沙哑,平静无波的脸上有一闪而过的落寞。
我则完全放下心来:这也没什么太大的秘密,被我知道了也无伤大雅,云翼应该不会因为这个而要了我的命。而且,他讲得已经很详细了,不需要再提问题了。
这虽然是一个很老套很俗的故事,云翼娓娓动听的讲述还是打动了我。
我的眼前渐渐浮现出一个坚强憔悴的可怜女人,和那个孤苦无依的可怜孩童,还有一个挣扎无奈的可怜男人,不由得心生怜悯,下意识地安慰他:
“不管身处什么样的位置,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再说权利的顶峰就是寂寞,高处不胜寒嘛。君妃娘娘一定明白的,所以她从来没有怪过皇上是吧?”
说完这话我就后悔得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嘴这么快干嘛啊,还以为在现代和朋友聊天?现在既不是现代他也不是朋友,默不做声地听着才是最好的表现。
人家皇上才不用你同情和理解呢,只不过是偶尔脆弱一下而已,俗话说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宫里面发生这样的事也很正常。
何况他的身不由己只是个君妃,我的身不由己可是自己的下半辈子,再说想要得到什么好处都得付出代价,何况还是这么大的一个江山?
最冤的就是我了,我没有任何好处,反而随时会有生命之忧。要经常惦记着会不会被砍头,还不是要给他的宝贝儿子冲喜,我都还没抱怨呢――当然,其实是不敢抱怨。
云翼心里一动,这小丫头也不过十几岁的样子,她又怎么会说出这么感同身受的话?要知道,全天下的人可都以为他这皇上当的风光无限,有谁会理解他的无奈、孤独和落寞?如月却能理解他,这让他的心里仿佛有一股暖流缓缓淌过,熨贴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