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人静。皓月当空。
白云疏淡流于夜空,繁星点点坠入天际。夜色下的东暖阁似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光华般,琉璃瓦在月光下反射着光卓,带有一丝隐约的神秘。花草树桠投下浓浓的影子,随风轻轻地摆动着。
斑驳光景中弥漫着春色凉意,穿过幽静的庭院,窗格内的烛火正炯炯燃烧着,时而的跳动一下,晃了那印在窗棱的窈窕身影。万籁俱静,只听得翻书的声音。
侗皖清此时慵懒般斜靠在榻上,即便如此从她身上仍流露出清冷孤傲的气息。她手中拿着的正是那孤本的绝世易容书——“焕颜术”,书已有些破旧泛黄,在书的扉页上写着:万千声色,百般变化。相由心生,无欲则达。芸芸众生,善善恶恶一杯土;茫茫大地,真真假假总成空。
但见她正在字字句句的将那书中的讲解和使用之法一一记在脑中。在翻阅的过程中,她发觉这书中所讲的易容之法,与前世她所知的易容过程存有太大的差异。
前世里因有着先进的科学设备和器具,很多易容道具都是比较容易制作的,讲究的多是使用技巧和方法;而这“焕颜术”似是从久远的年代流传下来的,需秉承纯熟的古老手法,融会贯通才能得以精勘。
如若一味的参照书中所写,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也仅仅只能是表面肤浅的变相,遇见行家一眼便会识破,不能做到栩栩如生,以假乱真。
令得侗皖清注意的是这“焕颜术”中所写,最为困难的乃是那割肉去皮,磨骨缝合之术,这实为是将人再换一张脸,类似前世的整容整形。另,书中精细处提到面具贴上取下的方法和制作步骤,涉及了药物的种类搭配和计量。
书中讲解到,方法不对面具将戴不上取不下,如步骤颠倒或是错一步,药物种类没有分辨清楚,又或是计量没有均衡,不但制不出面具,有可能毁容,严重的甚至于会丧命。
在侗皖清身体恢复之后,那承留下来的记忆随之渐渐的清晰起来,她记得在闺房外间的书架后是有一间暗室的,暗室的另一边被一道铁门阻挡,钥匙只有一把,打开便是一条暗道,直通向后山的一间竹屋。
而这“焕颜术”之书,正是她进入暗室见其被放置在一旁,顺手拿来翻阅的,记忆里前主人对这“焕颜术”也只是略懂皮毛。那暗室里的陈设及其的简单,仅一张床褥、一张桌子和几本古书,在桌子上放有一盏油灯,里面的灯油还未燃尽。
伴随那沙沙的翻书声,直到尾页的上合,抬起头的侗皖清看看天色,才知已是深夜了。她透过窗棂的缝隙向外看去,已是落月屋梁,星落云散。想着明日一早还要去那“古清寺”一趟,逐吹灭了烛灯向床榻走去。
黑幕之下,清冷的月光倾洒斜射着照进阁屋之中,侗皖清像是沐浴在光韵之下,浑身透着清淡的烟色,将她那身影拉的很长,黑暗中唯有她那双明亮的眼眸透着灵动,似是一泓深湖。
簌簌的脱衣声落下,但见侗皖清躺在床上困顿着,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看见一个男子站在远处向她遥望,一袭白衣清雅出尘,她看不清男子的面容,只听得他唤她清儿——,语气淡然轻飘却透着不可忽略的浓浓爱意。
她有种直觉这个男子是自己认识的,并且对她很重要,但她想不起他是谁了。侗皖清觉得她似是将什么最为重要的东西遗忘了,听着男子唤她的声音,她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悬浮在空中无法着陆般,没有了安定感,情绪变得急迫起来。
她向着男子的方向匆匆奔去,却发觉自己总是与他保持着那不变的距离,她着急般问着男子:“你是谁……”?男子朝她伸出手去,指尖苍白,身影却是越来越淡,渐渐的消失在她的眼前。看着男子的消失,她顿觉心脏似被小刀钻出了一个血洞,她扶上心口的位置觉得那里满是疼痛。
痛苦迷失般的表情,和那紧锁的眉头,以及没有得到回答的疑问,让侗皖清在梦中挣扎着,薄汗侵透了襦衣,她猛然间醒来,坐起撩起纱帐。屋内夜凉如水,屋外霁月光风,只有那孤月悬于空中,寂静的夜幕下朦胧一片,让她一时恍然,回忆着梦中所见。
那从醒来也依然没有消散的眉头仍然紧皱着,不过侗皖清实是想不起零星半点。她确定自己与这个男子没有任何的交集,只是梦中见闻如梦似真,可为何承留的记忆中没有任何的片段?她串联着前因后果,认为这一切应该是那前主人的潜意识所产生的梦境。
侗皖清扶上眉头,最终放弃了搜索大脑中的有关之前的所有信息,因为于事无补。
这一夜,她在半梦半醒间度过了。
次日。天刚破晓,晨雾弥漫,晨鸟歌唱。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渐渐吐出灿烂的朝霞。随着时光的流走,天色迅速变化着,鱼肚白变为淡青,再由淡青变为暗蓝,随之暗蓝变为明朗透蓝。
最终,太阳冲破云层,辐照大地。
而花圃的簇簇花朵,在晨光下蓓蕾初绽,一片生机勃勃,那经过一夜的雾色渲染的花瓣,透着水色般蕴涵光泽,绿色的枝叶淌着露珠和薄薄的霜,还未被蒸发消失。
侗皖清被惜烟伺候着洗漱穿衣落毕,她推开窗扇仰着脸感受着晨光,顿觉空气清新怡人,令人心情愉悦,她如玉的面容粉嫩无暇,脸色也变的柔和起来,亦将昨夜的困扰一扫而光。
待其吃完早点已是辰时已过,除之那贴身丫鬟惜烟,她传唤风尘、花魂随她一同前往那后山的“古清寺”。
几人暂不知其意,侗皖清即将迈出组建自己势利的第一步。
而那之后的决定让丫鬟惜烟惊了眼,更令那风尘等四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对他们的这个主子钦佩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