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某日清晨,如意还是走了。她单薄的身影消失在迷朦的晨雾中,再也没有出现。
有日出耕作的农民说,看到她和一个人走了。但那天的雾太大,看不清是男人还是女人,应该是男人吧,因为个子很高,灰衣的背影又觉得不知是哪里与一般男人不一样。
如意一去又杳无音讯。直到一年后,有人带信给如采辰,说他妹妹如意在京城长安病故。
悲痛万分的如采辰,把两小孩托付给村里的好心的表亲照顾,自己长途跋涉赶赴长安。
人生地不熟的,又是京都贵地,原以为会有些波折。但他很顺利地看到了妹妹——只是,是妹妹的尸体。很奇怪的,按说已死了有一段日子,但妹妹的面容却鲜活如生。
一个戴面具的神秘人把装有如意尸体的棺材交给他,并给他一袋钱,说不用麻烦运回去,就在这里安葬了吧。
如采辰不同意,他家乡风俗是人死后叶落归根,怎能让妹妹的孤魂飘浮在异地?况且妹妹如意没有夫君,就更该安葬在故乡。
可那神秘人眼神一凛,如采辰就吓得说不出话来。虽然看不清面具后的怒容,可那神秘人身上的一股贵气和戾气,就不由地他双脚发软,甚至心中褚多疑问也只能暗暗地咽回肚里。
安葬后,他空手而回。只在妹妹的衣服上剪下一块布料,在爹娘坟旁的空地里埋了进去,安了个象征性的衣冠冢。
从此,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
日子过得越来越据拮。连年干旱,祖辈留下的薄亩收成不多,背债养的几十只小鸡又遇一场鸡瘟全部几夜间接连死光……
那一日,他正为生活发愁。村里,来了一位游历四方的算命先生。
那个算命先生看着他的愁容:“……你很快就能时来运转了,不过,你全家必须离开家乡,去那里……那里会有贵人相助……”
如采辰将信将疑。正巧,没过几天,他小时的玩伴,在温县做铁匠的王狗子带消息来,说他那里的铺子急需人手,问他想不想来?
如采辰一口答应了。温县是热闹的大镇子,恰巧也是算命先生口中所说的那个地方——不妨去吧,去试试运气吧。
满怀希望地去,还没找到王狗子的铺子,却先把自己的侄女如期给弄丢了。
心急如焚,更想起妹妹一生的遭遇,更是痛彻心菲……疯狂地寻找着,可是佑大的镇子,拥挤的人群,找一个走散的小女孩又谈何容易?
幸好——候府的人找到他,告知他,他的侄女现住在候府里。
总算找到她了!看着小侄女红润的脸,他既欣喜又有些莫名惆怅。据说老候爷有意收留她在府里,把她当成府里小姐般收养着。候府的条件哪是一般人家可比,小侄女如真能留在府里,那真是做梦也做不来的好运!生活比跟着自己这个穷光蛋舅舅不知要强多少倍?
他替侄女感到高兴。可心中亦不免怅然若失。毕竟是当亲闺女般从小婴儿时就一直抚养在身边,一旦要分开生活,竟有种要嫁出女儿般的惆怅。
灿烂的阳光下,小女孩的身影无忧而快乐,拉着重逢亲人的手欢笑着……
这时,有仆妇过来传话,说老太爷要见她。
老太爷?要见自己?如期愣愣地不明所以。而筱钰忙机灵地走过来,请来人稍等片刻,便拉如期进屋,帮她拆了脚上的药布条,重又打扮一番,再领她走了出来。
此时,从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的心里七上八下,还未见面便感到无形的巨大的压力。脑中所能想到的形象,就是过年村里庙会唱戏时看到过的,在戏台上威严正坐,高高在上的大官……
拘谨地跟在仆妇的身后走着。周围的景色越来越好看,有假山,有榭亭,有锦绣花坛……
树影花丛间,一个美丽的身影款款而来——
“夫人,夫人……”如期抬起头,一眼便看到了如从梦中走出来的温柔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