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东西都准备好的时候,朝廷下旨说暂缓发兵,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殇先得到消息,传圣旨的公公马上就到军营,预计到的时辰正是部队要出发的时候。当时就没考虑到这边的事情,但一环错,计划全盘打乱。真是好巧不巧地让圣旨赶在恰在发兵时宣,看来有人要看笑话,还是看最大的笑话。五皇子在这里的的心腹甚多,将领们知道具体时间的就那几个,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早就想到这里有丞相的眼线,只是没想到消息传这么快。
听到消息,这太突然,一时间怎么应对。营帐时陷入沉默。
墨离越说要不提前发兵,可是我觉得士兵这时候不能感到一丝慌乱,所有的事情都得按原计划进行。
历来官员......嗯,我想起个故事来,我知道现在也没什么心情,就简短地说了起来。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有这么一个朝代,政权落在了皇太后的手中,他有一个非常宠信的太监安公公,此人倚仗皇太后的宠信坏事做尽,众人想除去他但苦于没有机会。终于有这么一天,安公公被派到地方上处理一些事务,这个地方的地主官叫做丁宝桢的就在他犯事儿的时候将他抓捕,依照律例当斩。但是在行刑这天,就在时辰快到的时候圣旨来了,丁宝桢要去接旨,其实不接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一旦去接了圣旨那就无法为民除去一害,于是他就去前门接旨,同时吩咐行刑官时辰一到后门处斩,这样等圣旨宣读完毕,人犯也已行刑。”
“你是说。。。。”殇的眼睛亮起来。一切按计划进行。
宣旨的人拿捏好时间进门,见殇出来接旨,一脸欣喜。不过待殇说完话后他就欣喜不起来了,不是X时X刻发兵吗,怎么会。宣旨后殇先是给赏钱,然后问及宫内父皇母后和众兄弟姐妹的情况,看差不多了才说:“公公辛苦了,刚才X时X刻兵已发出,这。。。。”原定殇要出战,可是谁又规定他一定要出战呢。
第一战攻下两个城池。
“静言,你始终是临危不乱的那个。”殇说。
谁说的,我也慌也乱,不过比你们多了些前世的记忆,居然也起到作用了。
现代商战中也讲究用兵法,据说最早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用在商战中的是日本人,当时在大学听老师说了后心里很不服,也找来这些兵法研究,在现代一般人没机会见识战场,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咱也想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当回英雄。
对于那两本兵法上的计谋我是背得滚瓜滥熟,也花了许多心思去研究,人家日本人能用上,咱也能用上。不管怎样,在后来的工作中的确发挥过它的作用,但多是经过改进后的,理论与实践相合嘛。毕竟不是真刀真枪地打仗。
后来进了我所在的公司,人与人间,上级与下属间,高层与高层间都少不了争斗,所以什么战略战术时间长了都能琢磨出点门道。这里就像是个大染缸,无论进来的时候是什么颜色,出去的时候一律被染得看不出当初的色彩。历史剧中的精典也没少被利用,耳熟能详的那些更是用得滥得不能再滥。但在这里一切都是新鲜的。这也算是将前辈老祖宗们的智慧继续发扬光大,否则只能嘴上说说当作故事讲没机会实践的话也着实可惜。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