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宋婆子话还没说完,心里有股子气没地发,提起锄头也往自己家地里去了。
“长舌妇,也不怕下地狱。”小蝶对着她的背影做了个鬼脸,小声的嘀咕道。
谁知道一转身竟看着张筠晟站在她后面,本来就冷的脸更冷了,想是把宋婆子的话听了个全。
便走了过去,道:“筠晟哥,那个宋婆子就一个讨厌的人,老爱搬弄是非,你可别往心里去啊。”
“恩,没事。”自从舅舅毁容后,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两次,他不会在那么冲动了。
家里的地虽然不多,但是也让李氏忙了好几天才把地里的草给拔干净。
一开始李氏都是把草放到太阳底下晒着,想着把它们晒死了就长不出了。
小蝶因为前世旅游的时候去过乡下的农家乐,有看到过那些农民将草都背回了家,放在水里洗了以后便切细了放太阳下晒,干了就装袋子里,准备冬天的时候给自己家养的猪吃。
因此小蝶也建议李氏这样做,李氏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要不冬天养猪仔可没有东西喂。
因此不仅自己地里的草都给洗赶紧了背回家,地里的活干完了,李氏还和小蝶两人背着背篓去割猪草。
因为小蝶家住在村东头,虽然没出村,但也就刚好在那村口上,农活的那几天忙过后,就没少能遇着人,因此也没人注意着。
这样忙和了半个月,终于积攒了十几大袋干猪草。
李氏这才松了口气,准备回娘家去抓两只小猪仔。
因为杰哥儿很快要参加乡试,因此夏三便忙了起来,日日监督他读书,连着老二和老三也一块管了起来。
想着回来的时候李氏要抓两只猪仔不说,还有走十几里的山路,实在是有些吃力,而夏三现在又无暇顾及,小蝶便要求跟李氏一块去。
李氏心疼自己家的姐儿,那可是有十几里的山路,怕她受不了,便哄她说下次借了村长家的牛车再去。
可小蝶又不是真的九岁的小孩,最后倒是将她说服了,娘俩提着两只筠晟打的野鸡便出门了。
外婆家住在离桃源村有十几里的翠竹村,和桃源村不同,那里是真的有大片的翠竹。
据说村里大多数人都会编织的手艺,因为有这门手艺,所以翠竹村比桃源村更富有些。
而且因为这儿常年都是翠绿的,所以常会吸引许多游人,有的大富人家更是在这个村买了地,建了庄子,夏天的时候就来翠竹村避暑。
这个村本村的人大都姓崔,异姓的都是后来才搬来的,小蝶的外婆家就是。
只是李氏没有说他们家是怎么搬来的,是后来因为遇着些人,李氏才告诉她。
一路上,李氏都在跟小蝶说着这翠竹村的事,而且脸上的笑,不管小蝶怎么看都觉得有些自豪。
小蝶便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姐儿,笑什么呢,娘脸上有啥好笑的。”李氏做出恶狠狠的样子伸手就要去敲小蝶的头,
“哎呦,娘我没笑啥,就是想着要去外婆家了,高兴。”小蝶配合的赶紧将手里的野鸡拿来挡着。
“你这孩子,小心鸡跑了。”见状,李氏便停下了手道。
这样娘俩边说边走,竟是晌午都没到就到翠竹村口了。
“哟,那不是月娘吗。”才到村口就听到一个婆子喊了起来。
起初小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听到娘亲笑着喊了婆子三婶,小蝶才郁闷起来,原来自己娘亲的名字叫李月娘。
那自己爹叫什么,平日里听得最多的就是夏三,可是爹不是读过书吗,还参加过考试,不可能就叫这名吧。
来人是一位一身绿底大红褂子的中年女人,那脸上还刷着厚厚的粉,一说话就能见着那粉直往下掉。
看得小蝶惊心胆颤的,巴不得离他远远的,就怕她那脸上的粉掉自己嘴里。
小蝶能看得出自家娘亲并不是太待见这位三婶的,只是好不容易回趟娘家,不可能给她落脸子。
“月娘,这是你家姐儿吧,长得怪标志的,皮肤水嫩水嫩的,可是比城里那些个小娘子还要白,这以后可要找个好婆家。唉,我家萍姐儿就是长得标志,那皮肤也是水嫩水嫩的,这不给城里的黄大员外看上了,要娶回去做四姨太呢,唉,不是我说啊,我这萍儿啊,平时我就宝贝着,不让她下地,早就知道她是个当太太的命、、、、、、”那脸上的粉跟着往下刷刷的掉,可是神奇的是小蝶竟还没看到她的脸,也不知道到底刷了多厚。
开始说的话小蝶还能听得下去,可是接着下去咋就变味了呢。
她爷爷的,她家女儿给人家当小妾,干她们半毛钱的事。
大概是李氏也忍不下去了,便打断了那婆子的话:“三婶,家里实在太忙走不开,咱娘俩一会还要赶着回去,改日有时间了再聊啊。”
说着也不等那婆子答应,便拉着小蝶匆匆的从她身边走过。
等她们走远了,那婆子才往地上吐了口口水,嘴里还念到:“真是没眼力劲,咱家萍姐儿就要成为城里人,享太太的福去了,居然不知道给礼。”
这话若是让小蝶知道了,准要骂人,原来拉着她们说话是瞧上了她们手里那两只捆扎的结结实实的野鸡。
要说这翠竹村比她们桃源村富有,不会差这两只鸡,但是这翠竹村因为来游玩的人多了,猎物也就相对的变得少了,即使有都被有钱的人给占了,一般人是猎不着的。
所以看着她们抱着野鸡,这婆子才去跟她们聊自己家将要嫁到城里的女儿,想让她们巴结巴结,谁知道竹篮打水一场空。费了半天口水,啥也没捞着。
两人在村里转了几个弯,路上又遇着些熟人,打了招呼后便到了一栋大门正开着的大瓦房前,看着像是前不久才盖好的。
这应该是大舅家吧,小蝶跟着娘走进了院子。
小蝶之前就听爹和娘说过,外婆家早就分了家单过的,但大舅家条件较好,便接了外婆们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