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入了腊月,锦清已经不像刚出生的那时候睡的那么多了,父亲和几个哥哥每天都来看自己,和自己说话,虽然几个哥哥不知道锦清依依呀呀说些什么,但锦清却知道哥哥们的“大事”,比如六岁的大哥锦成某天写错字被先生责罚,四岁的二哥锦荣可以把唐诗三百首背完,却不喜欢先生讲的孔孟之道,两岁的三哥锦添说话像个小大人,等等。
腊月初九那天,张承祖正抱着锦清与云氏闲聊,偏院的丫头小红来报,说是苏姨奶奶要生了,张承祖听见苏姨奶奶这四个字脸就黑了下来,正想训斥,却听见云氏道:“老爷莫要生气,孩子是无辜的,莫要因为不相干的人毁了老爷的血脉。”
转身让柳儿伺候穿上大红蝶苏绣袄,又披了件银色的水貂皮披风,道:“老爷,您在这看着清儿吧,我去去就回。”说罢,扶着柳儿,带着桂嬷嬷,去了偏院。
到了偏院时,稳婆已在里面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听见“哇”的一声哭,稳婆出了门,便向云氏报喜:“恭喜太太,姨奶奶得了个千金。”云氏脸上闪过一丝笑意,说了句,“赏。”柳儿打赏完那婆子便扶着云氏进了屋子,苏姨娘因为生产完身子虚,已累昏了过去。
云氏见状,吩咐道:“苏姨娘生产有功,回头请个大夫给看看,开个补虚的方子,孩子我就抱走了,老爷还等着瞧呢,柳儿,你打发人抬个软轿来,把二小姐包好遮住风,再带几个汤婆子,给二小姐捂好,别闪着。”说罢,便扶着桂嬷嬷回了。
而苏姨娘醒来想看女儿的时候,孩子已被柳儿抱走了。苏姨娘心里一阵酸楚,想到,“如今女儿被抱走,她海那么小,老爷又讨厌我,我那孩子以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当下再也忍不住,大哭起来。她的贴身丫鬟梅兰看着也是心里不忍,心里暗道:“寻常人家的老爷哪个不朝三暮四?可自家府中的老爷眼里只有太太一人,纵然姨奶奶再漂亮又有什么用?老爷是一眼也不瞧啊!”叹了口气,见了几句好听的,说给苏姨娘听了,直劝了个把时辰才好。
云氏回了院子,进了内房,见张承祖正抱着锦清,给锦清背书听,去氏嗔笑道:“这么小,能听懂么?”张承祖笑道:“当然,我们清儿是最聪明的。”锦清听了依依呀呀的,心里想说:“姐是高智商全能人才。”
说话间,桂嬷嬷已让小丫头打了热水,伺候云氏脱了貂皮披风换了件白色绣着竹子的棉袄,又用热水洗了脸,喝了热茶,才从张承祖手里接过锦清抱在怀里。
逗引了有一柱香的时间,柳儿进来回话,说道:“禀老爷夫人,二小姐抱来了,安置在旁边的院子里了,已让奶娘喂奶了。”
张承祖听罢,道:“旁边的院子不是清儿的院子么?怎么能和清儿一个院子,如若夜里哭闹,会扰了清儿休息的。”
云氏笑道:“好意思说,清儿哪里在那个院子住过?还不是某人方便看女儿,就把女儿安置在自己院子了?行了老爷,孩子是无辜的,怎么也是你的骨血,何必呢?”
张承祖听罢:“你就是心肠好,可我只要想起那孩子的娘做的那事,心里就似吃了苍蝇一般。”
云氏忙岔开话题道:“老爷给取个名字吧。”
张承祖顿了一下,道:“就叫锦禾罢。”
说罢,张承祖就把柳儿叫到屋里,道:“你去到上房和老太太说,就说苏姨娘生了个丫头,取名锦禾。我还有事,就不亲自去了。”
柳儿应了声,去了上房。
到了上房,柳儿按照张承祖所说站在门外,给李氏传了话,李氏冷笑一声道:“你不重视,我这个老太婆偏重视给你看。”说罢,就披了青鼠雕丝大裘,拿了两个血燕和两支上好的人参,当着柳儿的面,扶着小丫头去了偏院苏姨娘那。
柳儿回云氏院子,一五一十的禀报给了张承祖和云氏。张承祖气道:“真不知母亲整日里想些什么!”
云氏安慰道:“母亲这样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就别气了。”
张承祖道:“我只是替你委屈得慌。”
云氏又道:“我委屈什么,只要相公疼我就好。”
张成祖走到云氏身边,抱着云氏道:“为夫的不疼你疼谁去?”说着,又往云氏脸上亲了一口。云氏顿时羞红了脸,道:“清儿还在呢。”张承祖道:“女儿睡着啦,怕什么……”说着,便咬上了云氏的耳垂。云氏伸出手去捶他,道:“你这人,好没正经,这光天化日的。”张承祖笑道:“为夫怎么没正经了,娘子倒是说说?”
两人正调笑着,就听见李氏进了院子,边走边嚷着:“云芳,你这个黑心肠的女人,给我出来,我今日就使家法来问问你。”
“婆婆要问媳妇什么?”云氏反问道?李氏话音未落,云氏与张承祖已走出屋子。
“我要问问你,为何将苏姨奶奶的孩子抱走?”李氏大声嚷道。
张承祖道:“不是芳儿的主意,是我让芳儿把孩子抱回来的,那孩子是我的骨肉,芳儿是她的母亲,以后自有芳儿养她教她,与苏姨娘有何干系?”
李氏道:“如何没有关系,那孩子是苏姨娘生的。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怎么没有关系?”
张承祖又道:“锦禾是我张府二小姐,苏姨娘什么身份,不过是个奴才,母亲刚才还抬出家法来,今日,儿子就问问母亲,大周朝谁家的家法说姨娘和小姐有母女关系?母亲刚才那些话,还是收起来的好,传出去让人笑话!”
李氏又道:“好好好,如今我养的儿子如此说自己的母亲,就不怕别人笑话么?”
张承祖气道:“若母亲行事让儿子尊敬,儿子自会尊敬,只是母亲想想,您自己做的事又如何让儿子尊敬?锦禾的事就这样吧,儿子也不想多说什么,母亲请回吧,儿子不想因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失了我们母子的和气。”
李氏听罢,只狠狠地瞪了云氏一眼,扶着小丫头回了上房。
云氏见张承祖脸色不好看,只好亲自下厨,做了几样小菜,陪他小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