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孔老爷子最疼爱的子孙就是三个孙女,而三个孙女中最疼爱的就是孔三小姐。不光是因为她年纪小——曾孙们的年龄岂不是更小吗?主要是因为据孔老爷子评价说,孔三小姐实际是生错了时代,她是应该生活在古代的大家闺秀,而且还是那种多才多艺的。与现代的那些女生已经严重的依赖科技成果,比如说电脑,比如说电视不一样。孔三似乎非常的能够适应各种生活环境——要知道孔家的那些别业可不是都在繁华的地点,更多的是在深山老林里,有的甚至是完全仿古的小木屋。她总能够自得其乐,并且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很有生活的情趣和品位。
当然并不是说孔三是个不理世事的宅女,“名媛”的称呼可不是是世家子女就能胜任的。她可以使自己在人群中消失,从而不引人注意,保证自己的低调和安全;她也可以使自己在适当的场合散发出万丈光芒,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孔家的代言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能够使得她那么有限的几次露面就让上层社会人士记住她认同她,使她成为公认的名媛之一。
孔三既可以过着云淡风轻,看似与世无争的生活,转眼间又可以指挥着贴身的两个助手,将个人财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回报丰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孔家的小姐怎么可能不通俗务呢?
当地位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事必躬亲是绝不可能的,否则只会落到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能够善于识人辨人,知人善任,能够驾驭下属就非常重要了。而孔老爷子认为这门学问最有天分的就是孔三了。见过孔三的人总是不由自主的对她有好感,孔家上下总是不由自主的答应孔三一些莫名的要求,下人对于孔三的要求总是优先处理……这一切切就是明证。未来的成就真是值得期待呀!
孔老爷子期待已久的手机终于响起来了,老爷子眼疾手快的将手机接通,“红玉,三丫头找到了没有?是不是在我猜的西湖边上的别业里?”语气充满期待。自从二丫头十四岁之后,翅膀长硬了,就经常和她玩这样的把戏,一开始的时候,他赢的机会比较多,现在赢面可不大呀!
“爷爷,这次你又错了。否则我也不会这么晚才给您回电话,这次老三跑到苏州去了。据说是为了苏州的双面绣,特意跑到太湖边上去找最有名的一个苏绣大师求教。”
孔老爷子听了有些失望,“三丫头就是闲不住,咱们家的刺绣大师在外面那是人人赞不绝口,三丫头还跑到苏州去。哼!真是没事找事。”有些恼羞成怒。
红玉听了嘿嘿直笑,爷爷年龄大了反而愈加的喜欢和老三斗着玩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谁总是嫌弃我们一点都不淑女,连女红都不会。而某个心爱的孙女却是样样精通呀?”
“算了,别说了。那你什么时候把小三抓回来呀?马上就要开学了,小三总不能又不上学吧!”
“那是谁当初亲自请缨要当孙女的夫子,不让小三上学的?”红玉没有好气的说。孔家这么多的子孙,包括父辈在内都是上过学堂甚至是留过学的,只有小三在爷爷的坚持下没有上过一天学堂——当然教学成果也是斐然的,比如如果让小三去上中文系去,那么她懂得比教授只多不少,谁让孔家就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于大成的家族呢?比如如果让小三去参加选美一定是最代表中国风采的气质才女。
最近,本来最讨厌日本的爷爷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关注起日本来,突然发现日本原来有一类叫做宅男宅女,那真是社会的蛀虫哇蛀虫。再加上和几个老朋友坐在一起一夸,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最得意的孙女竟然没有上学。那么万一成了宅女怎么办?——实际上按照红玉的看法如果宅女能像小三那样厉害,她也抢着去当宅女了。还不是爷爷怕丢面子呗!“老小孩”“老小孩”前人诚不欺我。
“放心吧。我会亲自押着小三到大宅的,保证误不了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