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代王就把我要的一百两金子准备好了。
“本王已经把一百两金子准备好了,你到是说说,你有何良策?”
我看到这一百两金子,心里就有了底。“代王,这事儿还得看向平的演技。”
我宣了向平来重华殿,屏退了下人,殿中只留下了我、代王、宁儿和向平四人。我将我心中所想和盘托出。然后,向平就从密道出了宫,我的计划开始了:
正午时分,虽然已是晚秋,可中午的太阳还是全天里最炎热的。轩叶阁内的生意并不好做,冷冷清清的,可他们在私下如此大量高价收购我们金枣阁的枣子,看来他们的后台够硬。
“叫你们掌柜出来。”向平一身白衣,提着那支熟悉的羊脂玉笛,在手里反复玩转着。
“这位客官,请稍等片刻,先喝杯茶,小的这就去找掌柜的。”这轩叶阁的伙计也不是眼瞎的,见向平手上的那支羊脂玉笛价格不菲,便知是贵客上门,连忙屁颠屁颠的端了杯茶上来。
向平接过茶抿了一口。见那伙计还未动身,便假装动怒。“还不快去请你们掌柜的出来!”
“是,小的马上就去,您慢点喝,小心烫到。”伙计十分狗腿的向店里跑去——从这小伙计身上看出,这轩叶阁的生意,也冷清了一阵子了。
没过多久,轩叶阁的三掌柜就走了出来,肥胖的身躯笨拙的动着,一脸横肉笑起来,好不渗人。这轩叶阁的三个掌柜都姓郑,是三兄弟,这三掌柜排名第三,故人都呼他为郑老三。
这郑老三见着向平,心想这能叫掌柜这客人定不是一般的客人,这次的生意定是不小,可别是那金枣阁派过来的人就好。
“这位客官找郑某出来,可是伙计有什么照顾不周?”郑老三一脸笑的望着向平,心里却起了防备之心。
“店内伙计很是热情,在下很满意,找郑掌柜出来,是为了跟掌柜商量一桩大生意,不知掌柜的有没有兴趣。”向平面对郑老三那张肥脸,心里十分厌恶,但貔貅里的人在江湖摸爬滚打多年,早就能够将喜怒隐藏于心,所以向平还是面带笑容的看着郑老三。
郑老三知道向平会谈生意上的事,不过商场如战场,商人特别是能够变成富商的人,绝对不是什么善类。“敢问客官在哪高就?”
“在下向平,祖上有些基业,这些年到处游山玩水,途经此地,现下下榻在竹宣旅舍。”向平手中把玩这那只羊脂玉笛。
郑老三细细打量这那只玉笛:只见向平手上的那支玉笛,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的确是白玉。
见着这支玉笛,郑老三对向平的实力又确定了些——跟这个人做生意,资金应该是不成问题。
但这白玉的质地郑老三还是不敢确定,所以:“向先生,郑某酷爱收场玉石玩物,您手上的那支白玉玉笛能否借与在下鉴赏鉴赏?”
“当然可以。”向平貌似很高兴的答应了下来,但心里却在恨恨的想——你这胖子身上不知有多少油脂,可怜我的笛儿啊!回去得用丝巾来擦拭。
郑老三一只肥手都伸出来接过玉笛,拿去阳光底下照了照,玉笛呈现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粉的雾感,细细看来这玉笛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果真是上等白玉——羊脂玉。这羊脂白玉又称“白玉”、“羊脂玉”,为软玉中之上品,极为珍贵。羊脂白玉是一种角闪玉,是白玉之最。
郑老三看罢之后眼睛都放光了——看来这回来了个大主儿了。然后就转回来,笑着走了进来。两只肥手端着玉笛恭恭敬敬地把笛子还给了向平。
“向兄好眼光!这羊脂玉可不是谁都能找得到的,看来向兄的财力也不小。”郑老三确认了向平的实力之后就开始奉承了起来——就算他们轩叶阁和青有些关系,可商人嘛!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所谓见利忘义就是商人的典型特征了,也难怪这士农工商中,商是最末一等。
“不过是凭着世业四处挥霍罢了,不值一提。”向平接过玉笛。
“说回正题,向兄想要和郑某谈什么生意呢?”谈到生意,郑老三就收起了之前的谄媚样子,开始变得有些正经起来,但脸上还是笑呵呵的——商人的演技是一流的。
“这轩叶阁除了枣子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卖吗?”向平笑着反问道——大爷我让你装傻!
郑老三还是那副笑呵呵的表情,站起来做了个请的姿势。“这里人多口杂,还是请向兄移步阁内。”
向平礼貌性的笑了笑,往里面走去……
轩叶阁厢房:
郑老三把门关上,这厢房之中就只剩下他和向平两个人。
郑老三本想开口却被向平抢了先——向平大约是不想再跟这个让人恶心的死胖子呆在一起了。
“郑兄,这里既然已经只有我们二人了,那向某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向某想要向轩叶阁购买一百石金丝大枣,不知郑兄觉得如何?”向平笑着说出这一番话。
郑老三听到“一百石”的时候,目瞪口呆。(注释:古时一石大约等于现在六十公斤,一百石就是六千公斤)“向兄给的这个数目是否太过庞大?”
“对于寻常人家,这一百石自然是庞大,可先祖位居太子太保,一年的俸禄都可达粮食三百石之余,这一百石,向某还不放在眼里。怎么,郑掌柜?轩叶阁拿不出这一百石吗?”向平疑问道。
郑老三一个头两个大——这轩叶阁里的枣子统统都是从金枣阁里高价收购回来的,在晋阳这间店里,固有的存货不过二三十石,而且最少还要留个十石来压店——他郑老三还打算等拖垮金枣阁后再赚一笔呢!(收购的钱是青冥支出,轩叶阁不仅免费弄到了货源,又送了青冥的顺水人情,一箭双雕!)
虽然这郑老三心里是这样想,可这送上门来的生意怎么能不要呢?于是乎他面带笑容的解释道:“向兄有所不知:外形硕大如卵,大小整齐,果皮紫红发亮,酷似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可这枣子极轻,这一石枣子,可比一石大米分量多得多了。”
向平就知道这郑老三会这样说——如果不装作门外汉又怎么能够博取商人的信任呢?于是向平笑着说:“那依郑兄看,买多少合适呢?”
“五十石!”郑老三一口就定下了数量——再往金枣阁那边收购一些就是,实在不够,就从分店调些货过来呗。货不是问题,现在郑老三顾忌的事情只有一件。“你我心知肚明,这枣子味儿好却不能多吃,敢问向兄要如此大量的枣子要作何用处?”
“向某要做什么?难道郑兄会不明白?你我皆是同道中人。”向平含沙射影的说道。
郑老三心想:这向平难道手上有我们走私枣子的证据,是在威胁我们吗?看来这笔生意没有这么好做。“向兄的心思我自然是知道了,只是向兄想要运去哪里?”
“西域有和田玉枣,北方有金丝大枣小枣,商人大多都往东边发展,只有南方夷越之地少有人涉入,向某想往南方发展。”向平将分析说了出来——其实这个分析是我的,反正这轩叶阁肯定要负责货物的托运,既然有人帮我们托运,不如借此机会开拓市场。
“那向兄想要如何托运?”郑老三听向平这些分析,也知道他是经商之人,只是这商人自有一套判断同行的方法,于是郑老三就开始这样试探。
“当年秦始皇扫遍六国,可岭南却仍处於百越民族的统治之下,秦始皇为了将岭南百越地区纳入中国版图,便派屠睢为主帅,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但秦朝的大军一出发立即遭到百越的顽强抵抗,加之岭南山路崎岖,粮饷转运困难,以致秦军受到重创,战事处于胶着状态,三年兵不能进。郑兄可知道,这百越最后是如何打下来的吗?”向平挑起一双桃花眼笑着看着郑老三——死胖子,你就上钩吧。
“向兄所指可是水路?”郑老三听到这个回答时心里边又有了些底——这次向平所要枣子数量庞大,运输路途遥远,水路的确是上乘之选,看来他还真是有些商人的样子,这次来当真是上门做生意的。
“从陕西省咸阳出发,沿汉水,顺流南下,至汉口,即汉水入长江之处。由汉口,沿长江溯流西南而上,至巴陵郡洞庭湖,从洞庭湖接湘江入湖之处,沿湘江溯流南上,由永州,沿湘江,进入桂地全州县,至兴安县灵渠。由灵渠,顺流西向,至溶江镇,进入流向由北向南的大溶江;顺流向南,进入漓江江段,经桂林、阳朔、平乐,入桂江江段,经昭平,至梧州。从梧州市,若向东,则进入广东西江江段,至粤江,入海口在广州;若溯流,则可西向,进入桂中腹地。”向平把我预想好的托运路线和盘托出。
“向兄思虑缜密,郑某自知不及。”郑老三听到完整的托运计划,心里确信了向平的身份。不过这轩叶阁可不是他郑老三一个人在当家。“只是向兄所需的枣子数量之大,此事郑某还需和二位长兄商量。”
“如此甚好,若此事能成,向某将预备五百两金子给轩叶阁,明日向某就派人来下定金。”向平转了转笛子,推门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