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黛玉听了面色一白,双手一颤,那手里的柳条儿直接落进了水里,浮在水面上,荡漾起了阵阵的涟漪,那群锦鲤也忽然散开。过了半晌,黛玉才冷笑道:“虽说她们是长辈,但是我可不是贾家的女儿,我林家的姑娘家,虽没了父母,但老太太是我明堂正道的外祖母,才是唯一的做主人,她们是做不得我婚事的主儿的。”

探春面色带着几分忧愁,道:“这道理我是何尝不知的?偏生姨娘的话也说了,似乎是太太近日里进宫去见娘娘,只恐是要拿了娘娘的谕旨来替姐姐找婆家呢!姐姐也知道,这皇权之下,即便是亲生父母亦无可奈何,何况姐姐也只老太太这么个外祖母?怕就怕太太真个求来了一道谕旨,这姐姐的事情可就难办了。”

黛玉听了心中一沉,忽然想起了妙玉来,道:“我去找姐姐。”探春诧异道:“找宝姐姐?”黛玉摇头,冷笑道:“宝姐姐我能找她么?那些事情我又何尝不明白?我去找妙玉姐姐。”探春听了诧异道:“什么时候姐姐和妙玉师父那样亲近了?竟认了做姐姐?既如此,我们就去找她,瞧她有什么好主意来。”

因此两人方逶迤到了栊翠庵,妙玉已接了两人进去,黛玉眼中便先落了几点泪珠儿,哽咽着把方才之事细细说了。妙玉听了,轻轻一顿,低声向门边的一个小尼姑说了一会,那尼姑便去了,妙玉方握着黛玉的手笑道:“妹妹又傻了不是?她们宫中有人,难不成妹妹就是没人的?怎么说自己的终身大事也要自己做主,别人的话岂能为主?妹妹且放心就是了。”

见妙玉成竹在胸,黛玉这才露出了微微的笑靥,扑到妙玉怀里,小女儿娇态毕露,道:“我就知道姐姐能替我做主的。”妙玉浅笑道:“你原该去找他,不该找我才是,他也是能帮着你的,若叫他知道了,生起气来,岂不是我的罪过了?”黛玉听了,孩子气地道:“姐姐是我的姐姐,是我的家人,他才不是呢!便是气,也是气不得的。”

妙玉摇摇头,抚着黛玉秀发,笑看着探春的一脸不可思议,道:“怎么,三姑娘进来半日也不说话?”探春指着俏皮毕露的黛玉,笑道:“再没见过林姐姐这么一副模样儿!竟比先前大俏皮了!”黛玉笑道:“在姐姐跟前,我也就自在好些,自然不必拘泥于那些世道礼教规矩了。”说着,脸蛋又在妙玉脸上蹭了一蹭。

妙玉笑着看黛玉,心中也甚感安慰,笑道:“如今倒好了,本不该以往那般伤春感秋才是。”然后对探春笑道:“好容易来一遭儿,你们姐儿两个就中午用了素斋再走。”探春素知妙玉清高孤僻,眼见亲自留饭,自是受宠若惊,忙应了。

用过素斋,探春笑道:“林姐姐胃口倒比先前好了,看着也香甜。”黛玉一面漱口,一面笑道:“天天肥鸡大鸭子的油腻,早把胃口败坏得所剩无几了。这些清淡的倒好,反能多吃一些。我那小厨房里,也多是魅影儿做素食为主呢!”妙玉笑道:“你那些菜蔬也都是上上之好的,先前你送了来的翡翠灵菇倒好,我极爱的。”

黛玉笑道:“姐姐爱吃,明儿我就叫人多送一些来。”妙玉笑道:“罢了,我可不敢多要了的,每日里也不过就那么一点子,你送了我,你还吃一些什么了?爽快的先把你身子骨养好才是正经。”黛玉吐了吐舌头,自是没说这翡翠灵菇极难得,每日里魅影儿亲自出去到西门那里去拿,也不过就是够一个人的量。

就在这时,那个小尼姑回来了,拿着一个明黄色小盒子,道:“师父,已经拿来了。”妙玉接了过来,递到黛玉手中,道:“好妹妹,拿着罢,我瞧明儿还有谁能做了你婚事的主儿。”黛玉因问是什么,妙玉笑道:“你回去见了自知。快些回去罢,你身边那个魅影儿还不知道担心成了什么样子呢!”黛玉听了,才和探春告辞回去。

回到了潇湘馆,探春自告辞回了自己的秋爽斋,黛玉换毕了衣裳,才拿出了那明黄色小盒子来打开,里面只是一只以蜡封固完整的黄绢卷轴,魅影儿正好端了药茶上来,见状不由得吃了一惊,道:“这可是圣旨呢!”

黛玉听了一惊,忙起蜡展开,果然黄绢上绣着精细的九龙飞天,上面亦是朱笔亲提,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御笔钦点科举探花江南道巡盐御史兰田寺大夫林海独生之女名唤黛玉者,今父母俱亡,寄居外祖之家,无主婚之人,特下此旨,令其婚事自择,良缘自配,他人不可过问主婚。钦此。”落款是当今亲笔,亦有鲜红玉玺朱印。

黛玉心知是妙玉之力,不由得心中一震,对妙玉自是感激不已,眼中更是汪汪地滚下了泪珠儿来,魅影儿眼见圣旨所书,心中便已明了,不由得怒气填膺,叫道:“姑娘,我出去一遭儿!”不待黛玉阻止,魅影儿早已跑了出去。黛玉知道魅影儿是要去告诉西门狂,只是来不及阻止了,只得先仔细收好了圣旨,心中也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至晚间也是香甜入睡。

次日一早,黛玉正自梳洗,就见鸳鸯进来,面色有几分不忿,道:“姑娘梳洗好了,就早些到老太太房中去,那里多着人等着姑娘呢!”黛玉淡然一笑,慢条斯理地戴上了耳环,道:“可是提亲的事情来了?”鸳鸯诧异道:“姑娘怎么知道?正是这话呢,老太太已经气得了不得了。偏又是有宫里娘娘的意思。”

黛玉收拾好了,仍不见魅影儿回来,心中也只一笑,扶着鸳鸯的手笑道:“这就去罢,把个事情说得明白了,也该清净了。”紫鹃也要跟去,黛玉只笑道:“你只收拾这屋子罢,横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紫鹃想起昨日的圣旨,心中也放心好些,点了点头,就由着鸳鸯扶黛玉去了,亦叫春纤和雪雁陪着。

才到了贾母房中,只见贾母满面怒色,端坐榻上,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凤姐儿以及宝钗等众姐妹们也都在。黛玉只装着不知道,慢慢给贾母行了晨定之礼,也见过了邢王夫人以及薛姨妈,贾母招手道:“玉儿坐到外祖母这里来。”黛玉坐了过去,笑道:“不知道这一大清早的,大家都在老太太这里作什么?”

王夫人却不先说话,只使了个眼色给凤姐儿。凤姐儿心中冷笑,上前拉着黛玉的手,笑道:“今儿说是姑娘大喜了,都来给姑娘道喜呢!”黛玉看到了凤姐儿背着别人的眼色,只浅笑道:“我孤零零一个人依靠着外祖母过日子,素日里虽不在意园中之事,亦非无知之人,不知道姐姐所谓何喜之有?怎么我竟不知?”

王夫人温和地道:“前儿进宫里见了娘娘,因说起了姑娘姐妹们年纪也都大了,也都是找婆家的时候了,娘娘听说大姑娘是咱们这园子里拔尖的人物儿,仙女下凡似的,苛求就想着可巧有一贵胄公子无论人品才貌,都是极好的,想着给大姑娘做主,找个好婆家呢!也写了一道手谕给我带来给老太太,这可不就是大姑娘的大喜了?”

黛玉浅浅一笑,露出了桃花花瓣似的笑靥,也握住了贾母因生气而紧握的拳头,道:“甥女自来至此,已有九年整,衣食寝居,无不在众家姐妹之上,也该知足了,也多谢舅母多年照料。可甥女不是贾家的人,是堂堂先御笔钦点科举探花江南道巡盐御史兰田寺大夫林海的女儿,虽然家道中落,以致寄人篱下,但是到底仍旧是有这么一个身份在。虽没了父母,亦有外祖母做主,不知道什么时候由着别人做主的了?素日里都说是礼仪大家,竟不知道岂有越俎代庖之理?娘娘贵为皇妃,虽代表皇权之威,亦更知此理,只不知道如何就一道手谕就草草定了甥女之终身大事?若说甥女年纪已大,但并非只甥女一人年纪大,怎么就只单提起了甥女呢?”

王夫人面色一顿,贾母见黛玉说话条理分明,丝毫不掩探花女之风范,心中不由得一喜,面上露出了欣慰之色,也觉得自己这个担忧了九年的外孙女终于长大了。薛姨妈忙笑道:“姑娘也说差了,娘娘能操心着姑娘的亲事,自也是姑娘的福分,岂有不从之理呢?难不成竟要有了个以下犯上之名么?岂不也辜负了娘娘的一片好心?”

黛玉心中冷笑,面上却是淡然浅笑道:“干妈也说差了,娘娘手谕也好,意思也罢,到底并非明堂正道所下之谕旨,草草而来,岂非是说黛玉寄居贾家日久,吃用得多了,恐耽搁了他人之事,所以要早早把黛玉嫁了出门?林家虽不济,黛玉亦无堂兄叔伯扶持,然林家在苏州好歹也是名门望族,岂有林家在亲戚家饿死了自家女儿之理?若果然是这个意思,趁早就挑了明白了,也好叫黛玉早早收拾行囊,随船南下。”

贾母紧紧握着黛玉的手,冷声道:“玉儿是我的亲外孙女儿,是我贾家第三代嫡女贾敏的千金,是我贾家的嫡亲骨肉,再怎么说,我也养得起我这个外孙女,很不必别人来操心我这外孙女的终身大事。娘娘的意思,我也明白,你们的意思,我更不糊涂,若果然还把我放在眼里,当成这个家的长者,日后就别提了这件事情,不然,大家闹开了的,岂不是彼此都没了脸面?”

王夫人心中一急,举起了元妃的手谕,道:“老太太,谁能舍得大姑娘?只是年纪大了,也是该说婆家的时候了,再者这是娘娘的意思,咱们驳了回去,岂不是失了娘娘的脸面?娘娘是咱们家的顶梁大柱,难不成这一点小小的脸面也不给了娘娘不成?”此言一出,果然贾母面色一变,沉着脸不说话。

黛玉缓缓地道:“甥女的终身大事,很不必娘娘和舅母操心了的,这可是甥女一辈子的终身大事,岂能草草而定?可巧,昨儿里得了一件奇物,也算是给娘娘的手谕一个交代才是。”说着缓缓站了起来,从袖中取出了那道明黄色圣旨卷轴,晶莹如玉的手指捏着圣旨两边,缓缓展了开来,亮在了众人跟前。

众人都是一阵大惊,眼见圣旨在前,贾母等也忙整装跪到了下面,只是来不及摆设香案。黛玉慢慢地把圣旨上意思念了一遍,才忙先扶起了贾母,浅笑以对王夫人道:“舅母有了娘娘的意思,自然老太太是违抗不得的,可如今里甥女这里有了当今御笔圣旨,只不知道,是该按娘娘手谕呢?还是遵从当今旨意?”

王夫人面色有些儿苍白无力,颤抖着声音道:“大姑娘怎么会有当今圣上的旨意?”黛玉慢慢收回了圣旨,缓缓地道:“不管如何得来,总之是圣旨就好,御笔是真,玉玺之印是真。今日里也挑了明了的,甥女的终身之事,再不必舅母和娘娘操心了。”果然的,薛姨妈和宝钗也都是面色一白,有些儿不知所措了。

贾母本来紧皱着的眉头也终于松开了,本欲待说起做主黛玉和宝玉亲事,突然就听王夫人道:“宝玉的亲事,娘娘也有了个意思了,说要等到宝玉满了十六岁成丁过了的时候做主下了谕旨呢,也叫咱们家的人谁都不必操心了宝玉的亲事,只等着娘娘的谕旨下来罢了。如今里大姑娘的亲事娘娘是做不得主的了,好歹宝玉是娘娘最疼的亲兄弟,怎么说这个主也是做得的。”

贾母面色有些担忧地看着黛玉,黛玉只是浅浅一笑,亦不多说。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