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贾元春虽已贵为皇贵妃,但在宫中却仍然是如履薄冰,平日里小心侍奉着皇上和上面的两位老圣人。只是如今怀有身孕,太后特别恩旨免了一早一晚的晨昏定省,也免了宫中其他嫔妃上凤藻宫请安的惯例。又因前两日圣上已宣旨要她随驾前往千里之外的皇陵祭拜,顺便为尚未出世的小皇子祈福。而最令元春欣喜的还是返程的路上,圣上还要前往围场子狩猎。而这一殊荣却是其它后妃从未享有过的,如今却天遂人愿,圆了她在众姐妹中的颜面。
原来这元春论身份在后宫嫔妃中并算不得家世显赫,虽说祖上被先皇封为荣国公,也曾被人尊称为“八公”之一。可是到她父亲贾政这一辈,世袭官职由其大舅舅贾郝任了,幸其祖父贾代善对其父疼爱有加,临终时遗本上书,皇上体恤先臣,遂额外赐了一个主事之衔给贾政。一晃数十年,如今其父也仅仅只是官至员外郎而已。若非老祖宗史老太君尚在,且随贾政过活,那元春也不过与那一般的官家小姐无二。史老太君是先皇钦赐的一品诰命夫人,身份尊贵,便是一般的有爵之人见了她,按礼制也需下马叩拜。
因元春初入宫之时只被安置在皇帝的书房中担任女史一职,并未有获得皇帝的青睐。后因她才情显卓,娇而不媚,深获太后的赏识。在太后的引荐下,皇帝见元春温婉娴淑,知书达理,且并不恃才傲物,对上恭敬有加,对下贤德礼让,令皇帝甚感欣慰,愈加恩宠于她。连升几级,直接由一名从五品女史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贵为正二品三妃之一。如今又因孕育子嗣,而嘉封皇贵妃,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上后宫正位空虚已久,而皇帝虽广施恩泽于民,以孝道治天下为先,但自登基以来,却并无一男半女诞出,以至国人每每胡乱猜测,流言纷迭。
元春自识甚高,对自己腹中的胎儿更是小心在意,饮食起居均由其从府中带入宫的抱琴等四名贴身宫女侍候,并不敢随意假承他人。这一日元春刚刚晨起,用过早膳后,抱琴等丫头便央求元春出去走走,怕她老躺在床上精神容易倦怠,便鼓动她上凤藻宫后面的御花园中游玩一番。
元春在贴身宫女抱琴的挽扶下,起身坐到妆前,将宝玉亲自兑天然香料调制的玉簪花棒拈了一根在手心,然后轻轻扑在面上。然后又以细簪子挑了一点儿用花露与上好的胭脂淘澄蒸叠的胭脂膏子,用备好的泉水化了抹在唇上,剩下的轻拍于脸颊之上,刹那间元春的面容便红润靓丽起来。
抱琴在后边梳理头发,眼瞧着娘娘心情很好,便笑道:“娘娘真是天生丽质,更难得二爷心思细敏,特特让夫人送了这些美颜圣品进宫来,听夫人说这些可都是二爷亲自调制的。”元春看着鲜亮的容颜,不自觉地叹道:“宝玉的这个淘气再改不了了,整日里有一大半的心思怕都耽在这些上面了。”抱琴等丫头自是笑而不答,旋即换好了外出的衣裙,又专门围了一件白狐羽裘,以抵御早春的倒春寒。
此刻元春在大堆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缓慢行进在奇花异草间。虽只是早春,万物还未复苏,但御花园不同处别处,乃是举全国之力而供奉的一处花园,自是盛景怡人,花枝绰约。元春等正看园中景致,忽然从拐角的假山处匆忙走来一行人,见元春在此,忙上前跪拜道:“妹妹给元妃娘娘请安。”元春忙笑着示意身边的宫女上前将之搀扶起来,笑道:“贵人这是何往呀?走得如此匆忙。”周贵人身边的宫女正要张口,却被周贵人笑言道:“让姐姐见笑了,刚才听说姐姐来了,便想着来与姐姐请个安罢。”元春听了,忙挽起对方的手来,嗔怪道:“妹妹要总是如此见外,倒是姐姐的不是了。”周贵人也不言它,只跪安道:“妹妹先告退了。”一行人又匆匆从元妃身边走过,很快便出了园子。
元春虽觉有些不对,但也并不愿多想,抱琴扶着她继续前行。转眼便来到园中的一处闻名所在,五彩池。这里是以天然的彩虹之色石,颗颗圆润饱满,铺满池底。清水荡漾其上,水纹细腻,光彩照人。抱琴悄悄地在元春耳边说道:“娘娘,皇上和大人们在那边呢。”元春依言往那个方向凝神细看,果然是皇上与众位臣子在前方亭里。元春对抱琴说道:“别声张,我们从那边侧道上过去。”原来五彩池右前方有一处竹林,而皇帝他们所处的亭子正在林子边上。元春她们只需
沿着池子往左拐,便可不引人注意地从其它门出了御花园。
当她们一行人正好走在池子左侧当中间时,却见一个小太监抱着拂尘跑了过来。小太监跪下说道:“奴才给元妃娘娘请安,皇上有请。”元春心知此时再装将是欺君之罪,只得带着众人随了那名太监往亭子而去。
还未走近,皇帝便笑言道:“爱妃真是雅兴,与朕的心意不谋而合。”元春上了台阶便欲跪下行礼,皇帝却伸手扶道:“免礼,爱妃现身怀有孕,快坐这边来。”元春还欲拒绝,便婉言说道:“皇上与各位大人在此,臣妾不敢打扰,再说也有些累了,还请皇上允许臣妾先行告退。”皇帝听了,也不顾还有外臣在,直接上前扶起元春,关心地问道:“爱妃哪里不舒服?需不需要宣太医前来?”元春忙阻道:“皇上言重了,臣妾只是有些累了而已,回宫休息一会儿即好。”皇帝对身后的各位大臣摆手说道:“各位爱卿跪安吧,朕明日朝上再议。”皇帝身后众人纷纷面面相觑,甚至有人虽低头不语,不禁也对刚出去的元妃侧目而视。元春心中虽甚得意,但毕竟在众位大人面前,也不好太过放肆,随了皇帝,在大批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离开了五彩池。
眼看皇帝与元妃已走远,留下的六宫都太监夏公公也乐呵呵地对众位大臣笑道:“各位大人还是先回府吧!皇上已走远了。”其中一名锦衣玉带的中年男子甚不以为然地问道:“夏公公,刚才那位主子可就是前荣国公的孙女儿?”夏守忠忙不迭地掩嘴笑道:“王爷可别这样问奴才,主子的名诲奴才是不敢乱说的。”那名男子非常生气地从其它的小太监手上取了自己的冠帽,然后边走边嚷嚷着:“我堂堂忠顺亲王,岂能容得这等狐媚惑主,不知轻重的女子在我主左右!后宫历来不能干政,她竟藐视王法,公然前来扰乱我等君臣议政!”
旁边另一人故意干笑道:“王爷何必介怀,元妃娘娘现在身怀龙子,乃吾朝之有功之人。别说是皇上,连太上皇和太后两位圣人也对她另眼相看。小女虽也同日被选入后宫,但与国公爷的这位嫡亲孙女相比,升迁的速度却是天壤之别也。怨不得别人,谁让元妃娘娘的肚子争气呢。”忠顺亲王不屑道:“周大人,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想母凭子贵,也要掂掂自个儿的斤两再说!”说完,戴好冠帽,大摇大摆地与众位大臣离开了御花园。
题外话:因突患感冒,昨日实在起不了身,昨日未更的一节将在明日加更出来。今天身体都还很不舒服,这会儿上来看一眼,就又要下了。在我的文中,没有完全的好与坏之分,无论好或坏,都要有一个过程来表现。请大家看在我生病都上来更新的份上,还是多多收藏和推荐吧!嘿嘿,脸皮好厚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