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哭道:“姑娘,为什么要走?留下来不行吗?”
黛玉道:“我也舍不得你们,可这是我多年的愿望。再说,每过两年我们会带垣儿和峥儿回家团聚。”
这时雪雁和华健抱着宸垣和宸峥也过来了,紫鹃一见宸垣和宸峥跑上前来道:“雪雁,让我抱抱,这是垣儿还是峥儿?”
雪雁道:“紫鹃姐姐,宸垣眉间有颗红砂痣。”
紫鹃仔细看了会子道:“管他是谁,想让我抱抱。”
巧言挤过来道:“紫鹃,别紧着自己抱,让我也抱抱。瞧瞧妹妹这两个孩子,这么漂亮,要是女孩的话我定要一个做我的儿媳妇。”
黛玉和林元林方道:“妹妹这一走也没个准地方,前两年我跟哥哥说的事哥哥要放在心上。现在王爷已退出朝堂,官场黑暗哥哥要及早抽身。”
林元道:“妹妹放心,妹妹上次回来谈起过蜀川,我和林方留意了,专门派人去看了地方,现已在那里买房置地着人看着了。”
黛玉笑道:“哥哥果然机警,这样妹妹就放心了。”
又叙了会子话,水溶和黛玉跟众人道别。
文贵回到铺子里见贾琏在等他道:“二爷,有什么是吗?”
贾琏道:“刚内务府的人来说江南织造送来面料,让先把新进宫的宫女服做出来。我是想问一下掌柜的,现咱们让几个作坊先停下手中的活,开始做宫女服。”
文贵沉思了会子道:“让京里的成衣局先做吧!剩下的作坊就不要动了。”
贾琏道:“好,那我就安排下去,那掌柜的,我先去忙了。”
文贵道:“二爷,妹妹走了,王爷辞去了王位带着妹妹周游天下去了。”
贾琏一听呆在了原地,愣了好一会子道:“放着好好的王爷王妃不做,去做平民百姓?”
文贵道:“当官有当官的难,百姓有百姓的自在。妹妹与众不同,她做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想通的。”
贾琏无语叹了口气走了,晚间贾琏无精打采的回到家。凤姐一见道:“二爷这是怎么了?怎地这么没精神。”
贾琏就把黛玉走了的事告诉了凤姐,凤姐心下难受。吃饭时二人都闷闷的,贾政道:“琏儿今儿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贾琏又把黛玉走了的事告诉大家,别人除了惋惜叹气没怎样。宝玉听罢发了会儿呆,也不在吃饭回房去了。宝钗见状皱了皱眉,吃完饭回到房中见宝玉还在发呆心下有气道:“二爷,咱们每日的日子过的这么难,你每日只这样只知道发呆,让老爷太太还有什么指望。二爷是读书人,应该知道只有走仕途之路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宝玉看了眼宝钗,几年的苦日子让宝钗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是谁耽误了她,此时宝玉已分不清谁对谁错。妹妹走了,我再也没有牵挂了,玉已经没了,所谓的‘金玉良缘’也就没有意义了。
次日天阴阴的,宝钗到作坊收了成衣发放了布料,自己拿着一块布料回来。王夫人道:“宝钗,都什么时辰了,怎么不见宝玉?”
宝钗道:“二爷昨晚睡得晚,想是还没起吧!”
“哦”王夫人道:“时辰不早了,让他起来吧!一会子该去学堂了。”
宝钗道:“太太,现在咱们有了进项,我想还是别让二爷去教书了,让他在家好好温两年书,赶下一次科考让二爷去参加科考。”
王夫人一听高兴道:“这可是好事,如果真能高中了,咱们家就有指望了。告诉宝玉就说老爷说的,让他仔细读书别的事就别操心了。”
宝钗应了进了自己的屋,见屋中没人,也没在意。收拾了床铺,来到桌前,见桌上放着一封信。宝钗心一沉,取信一看:宝姐姐,当年林妹妹说‘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宝姐姐终究是我误了你,姐姐也算奇女子自有自己的路要走,而我却不是你可挂靠的人。今后姐姐再行婚嫁可自己做主,姐姐找到幸福宝玉便可心下安慰。我已给老爷太太叩头,告知二老恕宝玉不孝。”
宝钗看完泪流不止,跑出到贾政中哭道:“老爷太太,二爷出走了。”
王夫人听了一下子晕了过去,贾政当时就懵了问道:“宝玉去了哪里,快去叫人来去找找。”
一时众人来到贾政房中,贾珍道:“老爷别着急,我这就和蓉儿去找。”
几天后贾家没有一点宝玉的消息,宝钗每日以泪洗面,薛姨妈心下自苦可也得只得好言相劝。贾政每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王夫人直哭的饮食难进,卧床不起。
贾家因宝玉的出走整个家里没了欢乐,李纨和凤姐心里也难过。
过了几日贾兰回来,李纨心下高兴可又不能显露,贾政和王夫人看到贾兰稍稍有些安慰。宝钗见了贾兰心中更是不好受,想李纨虽早早守寡可还有儿子可慰寂寥,自己丈夫明明还在却不知远在何方。走时留下一封信,也算是休书吧!让自己这后半生可怎么过。
贾兰知宝玉出走大家心里不自在,只得说了些宽慰的话,又对贾政道:“今儿孙儿是请了假,回来回爷爷奶奶母亲一声,过两日孙儿要跟随云国舅下江南办差,还望爷爷奶奶母亲多保重。”
贾政道:“好。哎,贾家今后就全靠你了,好好办差仔细身体。”
贾兰道:“是,孙儿记住了。”
晚间,李纨一边给贾兰收拾衣物,一边又嘱咐了些话。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