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见慧心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知道她是在千方百计地阻挠自己进王府,好对她在王府的地位产生威胁,当下忍不住叹气道:“侧妃何苦?黛玉不过就是一介民女,你又何必如此介意呢?”
慧心本想铆着劲与黛玉拼个你死我活,这会子突然又听见黛玉说这话,当下一愣,忙趁机道:“妹妹,你冤枉姐姐了,姐姐绝对没有那个意思,姐姐真的是为你好!这样吧,你要不信,可随我来——”说着,硬是过来亲自拉起了黛玉。
黛玉本是真的不想跟她去趟这个混水,可见她亲自来拉,又不好意思跟她拉扯,只得起身道:“侧妃不用拉我,我跟你去就是了!”
慧心大喜,忙在前面引路,道:“妹妹请随我来——”说着,亲自推开屋门,引着黛玉出来。黛玉忍不住叹口气,只得迈步出来,跟着往内院走去。
慧心一边走一边悄悄给旁边的一个小丫头使了个眼色,那小丫头会意,忙立住脚,转身朝回走去,跟方才接黛玉进来的下人耳语了几句,方才赶上来。黛玉等人都没有在意,犹自跟着慧心进了内院,来到慧心的屋子。
慧心虽然是个侧妃,可屋内的陈设却一点不比正妃差,名贵的家俱、瓷器、花瓶,捎带着连门口的那只鸟笼也是个稀罕物。黛玉一边往里走一边细细打量,心下直道:这个慧心在王府里混得相当不错,所以才会患得患失。不过也不难怪,换作任何一个女人,丈夫要移情,都是要恐慌的,更何况是她这样一个如此计较的女人。
慧心将黛玉让进屋后,只一味地让她吃茶吃点心,要不就是指着满屋里的物件,跟她说:“你瞧,这个是王爷才赏的,是谢我有孕辛苦!——还有这个,是出巡时从苏州带回来的,也赏了我!——还有那件,是去年赏的,连正妃都没有得呢,独给了我……”
黛玉知道她在炫耀,只是微笑也不答言。慧心见她似乎不上钩,只得悻悻地让茶让点心,却全然不提方才的话题。黛玉也无心问她,也无心吃茶,只安安静静地等着水溶的到来。可说来也怪,这水溶像没听到信儿一样,一等不来二等不来,眼看日头近中午了,还是没有影子。
黛玉见天色不早了,只得起身告辞道:“想必王爷被公事缠住了身,黛玉还是不打扰了,等明儿再来吧!黛玉告退!”说着,就要往外走。
慧心忙一把拉了她道:“好妹妹,好容易来一趟,你别这样就走啊,有什么话姐姐可以帮你转达,省了你再跑一趟。”
黛玉笑道:“曲曲小事一桩,怎敢劳烦姐姐代劳,黛玉明儿还是再跑一趟吧!”说完,便对紫娟道,“紫娟,咱们回去吧!”便给慧心重新行了礼告退。
慧心无奈,只得甩了甩帕子道:“既然妹妹信不过我,我也没办法,那就请妹妹自便吧!送客!”说完,自个儿先拧着身子回里间躺着去了。黛玉没理她,径直领着紫娟等出来,直奔大门口。
两人出了王府大门时,黛玉忽然想起一件事,便回身问一个看门的道:“这位大爷,请问王爷下朝回来了没有?”
那人忙道“你问迟了一步,王爷本是下朝回来了,可刚到门口,侧妃的人又不知领他去了哪里,这会子还没回来呢!”黛玉听了,忙谢过人家,转身一面往回走,一边冷笑着对紫娟和雪雁道:“咱们都是些傻子,竟又被她耍了!哼,看明儿她还怎么拦我!”
紫娟和雪雁也愤愤不平道:“这个侧妃,原来看她很和善的一个人儿,还给姑娘送过人参,那时只当她是个好人儿,没想到她竟变成这样了!”
黛玉冷笑道:“依我看,原来她也没安什么好心,一口一个王爷与她如何恩爱,当我听不出来?我不过是给她留了份面子罢了,如今竟越来越露骨起来,既是这样,那咱们也用不着对她客气了!”说完,径直扶着两人上了车,回到贾府。
黛玉刚进府门,就有一个小丫头跑来回道:“林姑娘,老太太让您一回来就去她那边说话。”黛玉忙让轿子直接打到贾母的门前方才下了轿,扶着紫娟进来。
此时,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宝钗等人都在,一见黛玉进屋都齐刷刷地将眼光看向她,有气愤,有冷漠,有不解,有敬佩,直看得黛玉如芒在背,只得先过来给贾母请了安,又给王夫人等人请了安,这才垂首坐到一边。
贾母仔细打量了一番黛玉的脸色,见面上不喜不怒看不出任何端倪,只得开口问道:“林丫头,听说你今儿真去了北静王府找王爷说去了?”
黛玉老老实实地答道:“是!”
众人闻言,皆惊讶地瞪大双眼,等着她的下文。可黛玉却偏不说了,只面色平静地端坐在那边,竟像个没事人一般,众人不免心急,但又不好催促。
贾母只得又问:“你既是去了,可见着王爷没有?他又是如何答复的?”
黛玉这才道:“回老太太,今儿去得不巧,王爷一早被皇帝召入宫中,一直没回来,我已给王府留下话,明儿一早再去。”
“这么说,你今儿没见着王爷,也没有把你的意思说给他听?”贾母一听,这才稍稍放松下来,忙追问着。黛玉又答了个“是”。底下众人听了,皆松了一口气,露出隐隐约约的笑容,王夫人等人还用帕子拭了拭汗,想来听说黛玉去了王府都吓得不轻。
贾母也心中暗喜,忙招手让黛玉坐到她身边,娓娓说道:“实话跟你说了吧,你今儿一早才走,北静王府又派了人来,说是王爷已在宫中见过元妃娘娘,向她提了这门亲事,元妃娘娘大喜,说要让皇上降旨让你们完婚呢!”
“什么?!”黛玉闻听大惊失色,忙“忽”地一声站起身,正色道,“老太太,这万万使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