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连晋这幢别墅,午后,顾青城一个人用萧索之姿在一架六弦琴上弹奏着自己的心事。连晋在楼上微微笑着。看顾青城双手抚琴的雍与贵,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奇女子。
顾青城弹的正是李煜的《虞美人》,她这时且弹且吟,言辞凄苦。那样的字句一个字一个字用力咬去,咬到最后就成了一场咬牙切齿的爱与痛。
连晋可明显感受到顾青城内心苦意的泛滥,可是他没办法,他无能为力去禁止她的悲伤,他也不知道顾青城有没有禁止别人去传递幸福。所以在楼宇间,他只能用柔怜的目光远远地看着,看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在李煜的香恻之词中的一场苦苦挣扎。
马圆圆不知何时支上了画板,磨好了墨,连晋只觉眼中一炸,“她要做什么?”这个想法才刚刚腾起,就见顾青城身起,碎步向画板处走去。她要作画。
这是连晋的第一个想法,他想起了连城与他说过的一些关于顾青城的奇闻趣事,这时好奇之味也被调了起来。他的第二个想法却是,她的高贵让人自惭形秽。
顾青城还没开始点墨,不过刚刚拿起画笔而已。但尽管只是这样,顾青城的周身还是有一种气场的缠绕。她的风华在她的一指之间,在她一眸之间。这样的风华让即使潇洒如连晋者也不得不生出自惭形秽之感。
连晋叹气:“她美得不像风尘女子。”
然后顾青城就开始着墨了,一般女子的笔迹总是总是透着娟秀柔弱之感。但顾青城那一笔笔划过的锋棱。连晋觉得,如若要形容,便非铁划银钩莫属了。
顾青城画的是一盛装仕女,朱红点点中皓齿明眸,花明雪艳,也不用什么特别的技法和点缀,但随心所欲中笔端自有一股灵气的流畅。
连晋不由就忆起了早年敦煌石窟一游中所见的壁画,栩栩如生,那样的生甚至都有衣带当风的立体感,仿佛再哈上一口气,那画中之人就可活过来般。本来一直以为在那样的一场相见之后这个世上再也无类似的震撼。但是,偏偏,这个叫顾青城的女子,在看似漫不经心的一涂一抹中,让他输得一败涂地。
连晋脑中忽而一乱,都有跑下去一抱顾青城而吻的冲动。但他还是强迫自己定下心神。看顾青城手中逶迤一片的绝世明灿。
那盛装仕女此时已见完成,但见顾青城在完成之后双眉却是莫名一锁。什么事?连晋的一颗心也随之而悬。已经完美到一场无可侵犯,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
他这么在想,那边顾青城细腰却是一弯,一吻就吻在了那画中人儿的唇上。久久,久久。连晋只觉那一吻之中自己的心跳得好乱。
这样的一吻啊。
然后顾青城抬头,微微一笑,比画中人更为魅惑。而连晋随即朝画中人儿一看,心就更乱了。那画中人儿在她一点唇迹的点缀下,当真活了。
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画柳如眉。恰就是这样的一场形容了吧。那样的一个人儿,双眉紧蹙,神情哀怨,有逼人而来的伤感气息。可这样的气息,会是顾青城给的么?
可顾青城却不给他多余的时间去想,开始在画中题字,仍旧是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题上“往事知多少”的时候连晋就开始心痛,因为他清楚地看道顾青城的一滴泪水挂在眼角,然后在这滴水坠落,落地成伤之前,顾青城迅速补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题完这话顾青城满脸都是悲伤的奔涌,她不得不把头抬成仰望的角度。连晋不知道她是为词中的凄苦意境所感染了还是突然就想起了什么悲伤的往事。刹时也感觉自己内心的某个柔软处支离破碎。
顾青城继续题,“只是朱颜改”。呵,人世种种变故,不过朱颜一改。后面的几个字的笔墨就重了点,写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滴醒目的朱砂墨水就滴在了画中人儿的眼角,流成一场触目惊心。
………………
………………
便让我们画地为牢,困住情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