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日赵姨娘找了一个有些道术的妖婆来府,两人窃窃私语入了厢房。片日便听到潇湘馆那边丫鬟紫鹃过老太太抱厦来报说是林姑娘身子欠安。贾母等人大惊,宝玉一路疾行入潇湘馆。伏床而瞧,却见黛玉此刻花容失色,嘴唇干裂,面颊惨白。宝玉痛哭流涕,伏床大嚎;“可了不得了,可了不得了,林妹妹,林妹妹,你可不能撒手而去,你若去时,怕我也是不活了!”贾母大惊,说道;“宝玉,可别浑说,你林妹妹一定没事。”一边又对丫鬟吩咐;“快去请了王太医来瞧。”青衣丫鬟点
头称是,一路步去。须臾,太医来瞧。隔纱把脉,抚须叹道;“小姐气脉虚弱,又有心病多年,久思成疾,老夫也无力回天了。”
宝玉一听大怒道;“你这庸医,若救不活我妹妹,我定要和你拼个死活!”“宝玉,不要无礼!”王夫人喝道。遂,也佯装伤悲,掉了几滴泪用绸缎巾擦拭了一下眼泪。宝玉此刻早已是心急如焚,恨不得替了黛玉。恍惚间,黛玉的魂魄离了床榻,飘然升起,悠悠荡荡出了潇湘馆。黛玉在迷雾之间似乎入了怡红院,
却见很多人在进进出出,仿佛很热闹,可是似乎无人理她。黛玉径直走到内间,看到宝玉身穿大红喜服站在老祖宗身旁,宝姐姐也穿着红纱喜服,头戴红头巾,坐在喜床上,整个房间一片红色,老祖宗正推着宝玉去揭宝钗的红头巾,宝玉对老祖宗说:“老祖宗,真的是妹妹吗?”,老祖宗说:“是,快去吧。”
黛玉极想说话,可无论她如何喊宝玉,宝玉竟是充耳不闻。黛玉疑是宝玉故意不理,便上前拉他
。却是手穿其身,黛玉大惊失色。片时思忖方知自己早已经魂归九天,现为虚体。黛玉泪洒怡红院,
魂飘而去,此刻婚宴之境,犹如万箭穿心。黛玉被一名叫惊鸿仙子者引入太虚幻境,见了警幻仙子。
仙子与她述说前世今生,黛玉豁然顿悟。怎奈还心系尘世,侧耳尤听宝玉哭灵哀嚎之声,此刻早已经是心如针扎,苦不堪言。
警幻仙子引起入道,黛玉却丝毫不为所动。警幻仙子叹道;“原本以为绛珠妹妹早已经彻悟,却不想如今还是如此执迷。也罢,天意如此,我等也不可违抗,不若再还香魂入世历劫,等彻悟之时便是姐妹相聚之时。黛玉闻听感激不尽,遂拜谢了警幻仙子,领了玉牌,下了地府重生。黛玉缓缓醒转,天已经大亮,看黛玉竟然有了精神,紫鹃大喜:”姑娘身子好了?“
黛玉点了点头:”昨天睡好了,直觉的身心好了很多。“黛玉自然不会将自己所遇告诉紫鹃。
紫鹃笑道:”早说了姑娘就是心事重,如今心事散了,这病自然就好了。黛玉换了身着淡蓝色的长裙,裙裾上绣着洁白的点点红梅,用一条白色织锦腰带将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束住。将一头青丝绾成如意髻,仅插了一支梅花白玉簪。虽然简洁,却显得清新优雅。贾母打量了一眼黛玉,眼中露出诧异,眼前的黛玉,容颜不变,却似乎又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感觉,此刻的黛玉看上去似乎是在尘世中,又似乎脱离了尘俗,越发钟灵鼎秀了许多。
摇摇头,贾母只当是这黛玉身子好了,有了精神,因此去掉了自己前几日看见她的那种病恹恹的感觉,微微一笑,收敛眼中的诧异,满脸慈祥道:“玉儿来了。”
黛玉上前,缓缓行礼:“给外祖母请安。”
贾母则招手道:“来,过来,让外祖母好生瞧瞧。这几日这病定然又让你瘦了。”
黛玉盈盈上前,贾母拉住黛玉的手,细细打量黛玉,然后点了点头:“你这病倒是好了许多。人也是越发精神了。”
凤姐笑道:“老祖宗放心,只看着妹妹好了,我心都欢喜呢,一会我就让平儿给妹妹送去,妹妹可有特别喜欢想吃的什么,自管与我说了,我叫丫鬟给你送去。”黛玉点头称谢,又说笑了一回。凤姐见黛玉笑容可掬,容颜佳好,心下不免迟疑。见黛玉乖巧的答应了,贾母满脸喜气的又拍拍黛玉的手:“我如今是没了女儿了,你可是我嫡亲的外孙女,因此要吃什么,要用什么也只管开口,千万别放在心上不说,若是凤丫头欺负你,我便是不依她的。”宝玉梳洗一番之后便往潇湘馆去,却不见黛玉卧榻看书。问了紫鹃得知去了老太太那里,宝玉也不停留立即走往。却说那夜太医都已经束手无策,宝玉急的如同是热锅之蚁。本以为黛玉这一次难逃此劫,宝玉几番虔诚祈祷。过了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太医突然面露喜色,说是天意,次日一早黛玉竟跟无事人一般,脸色倒也较常日好些。“林妹妹!”宝玉脚刚踏入门内就唤道。黛玉瞥了他一眼,却不言语。“见过老祖宗!”宝玉拜了贾母后在她身边坐下,黛玉偏过身子不理会。贾母笑道;“你病了那会子,宝玉听说太医也束手无策,要不是我拦着,险些是要跟那太医拼了命。”黛玉一愣,说道;“倒仍然是这样急性子,大了些了,倒也不改改。”宝玉听了嘿嘿一笑,黛玉这才释然笑了。午时,宝玉从怡红院出来,才到潇湘馆却瞧见黛玉正歪躺着睡觉,手里还握着一本书。宝玉站了一会,看了看这里的书然后悄声去了。一路闲逛无趣,却不知不觉来到了梨香苑这边。宝钗抬头一看,正见宝玉进来,宝玉请过安后,薛姨妈忙让他在炕沿边坐了,然后抚着他的手说道:“我的儿,
正念你呢,你可就来了。”宝玉穿着大红金蟒狐腋箭袖,系着双色石斑丝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还有那块大如雀卵的玉。“宝姐姐,你都好久没过园子里去了。今天闲着无事,想着就过来看看姐姐和姨妈。”
宝玉低眸一瞧,却见宝钗今日虽然仍旧娴雅淡然,却没有半点的喜色。宝玉问道;“宝姐姐今日怎么了,却为何闷闷不乐?”宝钗不语,仍旧低头做着自己的事情。薛姨妈抚着宝玉的手说:“别理宝丫头,今天心里不自在,刚才跟我说话就闷闷的。既过来了这边,晚饭就留在这边吃了吧。我让他们烫一壶好酒,再把你喜欢吃的刚糟好的鹅信、鹅掌弄些上来。”这倒是极好的,我别的倒不怎么样,单是这鹅掌不知怎的,倒是喜欢吃。薛姨妈一听大喜,忙吩咐人去备好,又拉着宝玉一同去用膳,宝钗随后跟着。几个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宝钗刚开始倒也是闷闷不乐的,却是被宝玉的几句笑话逗乐。遂也陪了宝玉喝了几杯酒,说了几句闲话。宝钗又规劝宝玉读些书,宝玉面容虽不改,但是心下倒有些不高兴了。
用了饭,宝玉就往梨香苑走出。茗烟眼瞅着宝玉闷闷不乐地走着,茗烟问道:“二爷,回园子吧?”宝玉听着,心里却感觉很是无趣。自己对待这些姐姐妹妹,就差掏心挖肺出来给她们看了。为何她们总是如此好一阵,歹一阵的捉弄他呢?想来,自己这些年来花费在她们身上的心思,倒全是白费了。又者,若是真如以前所看的《南华经》上所曰“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那自己整日里劳心劳神地为这些姐妹,岂非正是白担了那巧。宝玉这样想着,一挥鞭子就走。茗烟见宝玉眼也直了,问话也不应了,吓得忙退回到薛姨妈的院子里。“姨奶奶,我们小爷怎么啦?怎么从您老这儿一出去,人竟变痴呆了,现在还坐在马上发怔呢!”薛姨妈正在一个人抹泪,一听这个消息,忙扶着丫头同喜就出来看宝玉。而宝钗原本也没走开,就在附近,听见了此话,前后脚也跟着过来了。 宝钗等人出来看了,果然宝玉变得痴痴的。宝钗忙道;“快把宝兄弟扶下马来,到屋里躺躺。你再马上回去请太太宣个太医过来瞅瞅。”宝钗穿过街门后,眼见薛姨妈慌得失了神,只知道抱着宝玉在那儿哭呢。她忙指挥着就近的几个小厮先帮着茗烟扶宝玉下马进屋,然后又叫茗烟先回那边转告一声王夫人,顺便领太医过来。等这些事儿都安排妥当了,宝钗方步入宝玉歇息的屋子。薛姨妈拉住宝钗忙问道:“你姨妈那边派人通知没有?”宝钗握着母亲的手安慰道:“已叫人去说了,妈妈不用着急。我看宝兄弟只是这几日操心的事太多,不相干的。”
薛姨妈急的哭了,因宝玉来时是好的,走时却成了这般模样。想着老太太如果怪罪下来,怕自己也是担待不起的,因此想着,薛姨妈竟是落泪。一时几个小斯过来扶着宝玉一路去了,薛姨妈一路随着,直至到了怡红院。宝钗吩咐袭人好好照看他,又吩咐麝月去看看太医为什么还没到。一时太医来了,把脉一瞧,倒笑了几声说;“无妨,二爷这是急火攻心所致,吃些汤药不日可愈。”宝钗等人听了方才放心,又对袭人吩咐道;“二爷这个事情万不可告诉了老太太,如果怪罪了下来,你也有不是,倒也不是怕老太太知道了,只怕老太太又该担心。”袭人闻听慢慢点头说是,就进去里屋伺候宝玉无话。
------题外话------
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来开新文了…多多评论,多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