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另一座怪石前,抚上刚刚发现的一处凸起,用力往外一拉,凸起的石块被拉出来,洞口里方形的图案看起来眼熟万分。
蓝心儿一喜,拿下一直背在肩上的行李,一方黄色锦帕只装着四块颜色一样,形状花纹不一的龙纹令。
而这方形的,正是定安国的龙纹令。
蓝心儿拿起这一块对着洞口放进去,与那图案契合。
石门豁然开启,里面一条长长的甬道看不见尽头。
抬步走进去,便见两边石壁都刻着图画及字,头顶每隔一米就镶着一颗夜明珠,将甬道照得通亮。
石壁上的故事只有两名主人公,女子一身紫衣,长发及地,发间只插了一支木质簪子,一双凤眸带着慧黠,时而调皮,时而淘气,樱桃小嘴不点而赤,或旋转,或奔跑,或嬉戏,一颦一笑动人心魄。
男子同样一身紫衣,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神色静宁而祥和。嘴角弯成微笑的弧度,或站立,或席地而坐,或弹琴,或静默,而目光却一直追寻着女子的身影,眼中深情足以让任何人沉沦。
一直走完这条长长的甬道,男子女子的画像有差不多上百幅,每幅后面都有一段情诗,或是清秀的字体,或是狂草,霸气侧漏。
上百句情诗无一例外都是在叙述爱情,虽平常,却海誓山盟,惊天动地。
蓝心儿一路沉默,她以前便见过太祖帝的字,却没能有幸见到他的画像,皇宫里,上上下下都找不到太祖和贤安皇后曾流下来的画像,因此,后人只知太祖和贤安皇后的事迹,而不知太祖和贤安皇后的样貌,所有人都在好奇,那个如天神般的男人究竟会是什么一副什么样子呢?而那个幸福的让全天下女人都羡慕的贤安皇宫又会美成什么样?
而她今日终于见到,而她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波涛骇浪。
莫芸见蓝心儿终于停住的脚步,在身后的眼神担忧的看着她,她不得不吐槽,这个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也许这世界上真的有宿命一说。
那壁上的太祖分明就是蓝右西,安若南虽像却也只是貌似而神不似,可太祖连气质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那众多女子羡慕不已的贤安皇宫,竟是蓝心儿的模样!虽性格一看就不像,但那张脸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蓝心儿慢慢缓过来,深呼一口气,抬眼看前方,竟又是一道石门,不过门前却没有怪石。
石门山照样刻着两句诗,字迹却是贤安皇后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只羡鸳鸯不羡仙。
蓝心儿看着面前的石门,心中直觉这道石门后等着她的不会是她希望看到的,心一直不能平静。
这次却简单,石门山就有一个凹处,圆形的图案,蓝心儿没任何犹豫的直接拿出那块库奇国的圆形龙纹令放入那凹处。
契合上去,便见石门缓缓开启,里面照样入眼的是一条长长的甬道。
蓝心儿抬脚进去,扫到石壁上的图案,突然就觉得,她这不是在找回现代的路,而是在看自己的前生,她想她和莫芸上辈子是不是就来过这里,那时的她身份就是贤安皇后?而莫芸…。
侧头看了看怔愣的莫芸,蓝心儿张合着嘴,终是什么都没说,大步朝前走去,虽勉强自己不去看,但还是将壁上的事物尽览眼底。
石壁上的故事除了太祖和贤安皇后,还多了一个女子,英气的打扮,一身蓝衣风流潇洒,微笑如沐春风,狭长的桃花眼顾盼神飞,薄如刀刻的唇带着一丝邪笑。
她从一开始出现就一直围着贤安皇后身边打转,漂亮的眼睛阻挡住太祖深情的视线,后来,她设计杀害了太祖,贤安皇后最初不知道,女子一直在身边安慰她,让她走出悲伤,而到最后,贤安皇后知道了太祖死亡的真相,愤怒之下,杀了女子,最后再自杀,鲜艳的红染红了一地的白雪,故事到这便结束了,石壁最后镌刻着一句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而那女子,就是莫芸的样子。
蓝心儿回头,复杂的看向莫芸。
“右西的死,跟你有没有关系?”
莫芸抿唇回望着她,抬步欲往外走,她一动,蓝心儿却也动,身子做着随时后退的准备。
莫芸顿时止住脚步,垂头深深吸了口气,抬头看向她,“你信我吗?”
信吗?蓝心儿在心里反问自己,她不敢想,右西是她最爱的人,而莫芸,亦是几十年来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人,可以说,她蓝心儿的生命里,可以没有了蓝右西,却不能没有她莫芸。
如果右西的死,莫芸有掺杂在其中,不管扮演者什么角色……
她不敢去想,不敢想她该做些什么。
难道真如贤安皇后一般,杀了她再自杀?她想,她做不到。
所以,她不敢去想。
眼睛涩涩的感觉,眼泪想流出来却又流不出来,指甲嵌进了肉里,温热的触感,淌在手心与指间,蓝心儿吸了吸鼻子,深深看了莫芸一眼,转身,继续朝前而去。
莫芸刚好站在甬道的出口,看出蓝心儿的挣扎,见她最后转身,什么也没有说,莫芸似是松了口气,心却沉重起来,抬手抚上石壁,那鲜艳的红淌在她手掌下,这颜色真美啊,不知道她的血是否也这么美?
再望向蓝心儿的背影,莫芸的眼中闪过痛楚。
前方不再是石门,而是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池水清澈,水面飘着朵朵红莲,随池水荡漾而浮动。
水池后面,两扇石门一左一右。
蓝心儿绕过水池,来到那两扇门中间的位置。
石门上刻着复杂古老的图纹,蓝心儿一看就觉得熟悉,拿出那张地图,果然是!
是门上的石钮大如磨盘,抬眼可见,左面写着生,右面写着死。
真是恶趣味的游戏呢。
蓝心儿收回地图,抬脚走到生门。
这扇石门上的图案跟地图上的一模一样,设计关的人当然不会那么蠢的就告诉别人写了死就是死,写了生的就是生。
所以自作聪明的人肯定会选死门,因为既写了死,门后肯定是生。
那么,后面,会是死吗?
蓝心儿深吸一口气,赌一把!回头望望还在甬道出口的莫芸,蓝心儿抬手按上石钮,门立马就敞开,蓝心儿抬脚走进去,没有任何机关,正欲回身叫莫芸,门却突然关上,没有任何预兆及响声。
从门开到门关不过一瞬的事。
那厢莫芸收回放在石壁上的手,抬脚出了甬道,抬眼望去,却不见了蓝心儿的影!
莫芸一惊,大步绕过水池,走到两扇石门前,明明刚刚她还站在这里的!
莫芸来回扫视着两扇门,心中担心蓝心儿,顾不得那么多,快速选定,抬手按下死门的按钮,门敞开,莫芸大步跨了进去,门同样的快速合上。
两人的身影不再,偌大的石室,水池边,一抹黑色的身影从顶上飞快掠下来,看着面前的两道石门,浑身上下包裹的只剩削尖鼻翼下面的薄唇,泛白如纸,勾着一抹极大的弧度。
蓝心儿见门突然合上,只惊了一秒便恢复常态,看了看四处,没有开启石门的机关,蓝心儿抬步往前行去。
又是长长的甬道,两边石壁冒着雾气与水珠,壁下长满了青苔。
一股潮湿的气味,充斥在鼻尖,蓝心儿沿着甬道直直往前走去。
走了两条甬道,加上一个石室,按位置推算,她现在的应该在昔燕山的中心位置。
普民寺后面就是昔燕山,翻过昔燕山,山那边,就是一条官道,沿着官道一路向南而去。就是离建远国都城兴安不远的莲城,过了莲城,就是兴安。
这条甬道比先前那两条都要短,走了没多久,就到了尽头,尽头处,入眼的便是一块两人高的石碑。
石碑上半部分空空如也,下半部分不知用什么方法嵌着一副画卷,画卷上画着的是相互依偎在一起的太祖和贤安皇后,洁白的画卷上竟一点灰尘也没有,像是刚挂上去一般,又或者是有人在整洁。
蓝心儿站在石碑前,目视前方,感觉太祖帝后两人就好像是真人站在她面前一样。
那相互依偎带着甜蜜笑容的两人视线统一的看着蓝心儿,就像是在对她笑。
一间石室除了这一块石碑再无其他,兰心茹收回视线,移步走到石碑后。
石碑这面却是一块墓碑。
依着顺序写着蓝俞维之墓,安梨之墓。
下首日期于淮帝十年九月初九。
九月初九。
蓝心儿看到这里,才想起今日竟是九九重阳节。
淮帝是太祖和贤安皇后唯一的儿子,仅十岁就登基为帝,太祖帝后在淮帝登基后就消失在了皇宫,云游天下,没人知道他们的去处。
淮帝十年,淮帝都二十岁了,那么就是说,太祖帝后离开皇宫十年后去世。
而这里的规格,明显就是太祖帝后的墓室,当年太祖下令修建这普民寺背后竟是另有图谋!那么,贤安皇后当年的怪病背后说不定也是另有隐情。
传奇的太祖帝后,所有的秘密应该就在这里。
蓝心儿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一切秘密。
四周扫视一圈,除了空荡荡的石壁,什么都没有。
蓝心儿便将视线投放到石碑上,绕着石碑左三圈右三圈的走过,无果,回到画像前,看了看,抬手抚上画像边角,东摸西摸一阵,却什么也没发现。收回手,蓝心儿双手抱肩,歪着头将画像细细打量起来。上下扫视一番,突然发现太祖腰间有一跟绳子,吊着的一个空空的形状,而那形状…。
蓝心儿拿出昭国那块龙纹令,凑近一比,竟真是!慢慢合上去,没有凹起凸起,一时也无法撤下手,等了半晌,蓝心儿收回手,顿了顿,抬手将那一片用力撕下,背后如她所料,有一个凹起,蓝心儿将玉佩合上去,放下手,片刻,便听见一阵天崩地裂的声音,只感觉脚下一阵晃动,蓝心儿运了内力,蹲下去,才稳住身子不随晃动而东倒西歪。
大概过了半盏茶时间,这种晃动才渐渐停下,蓝心儿站定身子,抬眼一看,石碑不知什么时候移了位置,原先石碑所在的位置有了一个大洞,洞口下面只见一条石梯。
蓝心儿看清楚,抬步,朝那石梯慢慢下去,走了不到十步就到了平地。
又是一条甬道,不长,几个大步就走到了尽头。
尽头处,只见一片金光灿烂。
偌大的石室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黄金器具,亮瞎了眼。
蓝心儿抬步走进去,踩过满地的黄金,石室中间,一口巨大的透明水晶棺材,半人高,隐约可见里面的身影。
蓝心儿走过去,棺材封口正抵在她胸口处,不用费力就能看见里面的事物。
两抹紫色的身影安祥的并排躺着里面,如她的父母一样。
只看到画像还不怎么觉得惊愕,这下看到真人,虽然停止了呼吸,脸上没有表情,看上去才是真的跟她和右西长得一模一样。
按照先前石壁上的故事来讲,太祖死了,那女子死了,贤安皇后死了,那么,是谁将他们两个的遗体装在这水晶棺材的?
那神秘人究竟是什么人,依照他的指示集齐的四块龙纹令,最后为什么会找到太祖的墓室里来,这一切到底有什么联系?回现代的路真的在这里吗?
蓝心儿开始疑惑,不经意瞥到贤安皇后手边的一个泛黄的小本子,蓝心儿弯腰拿起,握在手里,翻开一页,一页一页的看下去。
上面解了蓝心儿一小部分的疑惑。
原来贤安皇后当初并没有得什么怪病,而那高僧也是个幌子,其实是太祖的心腹,太祖早在暗地里在昔燕山中修了工程浩大的山中墓室,工程为时五年年,修建好后正值贤安皇后生产,太祖为了掩盖住昔燕山的秘密,便找了借口,贤安皇后得病,高僧治好,求赏赐,一切顺利成章。
并且那高僧的名气响亮起来,那高僧又在因缘巧合下将三块太祖制好的龙纹令以开过光的借口赠送给了其他三国的国君。
淮帝十岁,太祖正式将皇位传于他,带着贤安皇后离开皇宫,用了五年时间走遍了天下的每个角落后,来到了昔燕山,从此就在这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