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插播一下心理学的东东,这有助于大家更好的理解女主。
不知道大家对虐待孩子这个问题有怎样的理解。
虐待孩子是指由摧残、虐待或忽视引起的孩子身体或情绪上受到的伤害。不管我们是否相信,但事实上这种现象真的很普遍,据统计,大约3。5 % ̄14 %的孩子,身体上受到过父母的虐待。
不同年龄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中,都有虐待孩子的家长,其中以30岁以下的年轻且收入较低的父母比较常见,这样的父母在自己的生活中,常经历高强度的应激和挫折,他们典型的问题包括压抑、孤独、婚姻不和谐、失业、滥用药物、离婚、家庭摧残、酗酒和工作焦虑。
而比较好一点的父母,知道自己是错的,但他们仍然控制不了自己;然另一部分则是憎恨孩子或遭到孩子的厌恶。你可能不相信,怎么会有父母憎恨自己的孩子?然而事实是,孩子的流口水、无规律的大小便、无理的哭闹和种种不可理喻的要求都会让他们感到崩溃,以至于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惹他心烦。
可以理解的,有问题的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喜欢他们,讨他们的喜欢。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些父母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的他们,就开始在孩子的身上发泄怒火。
在家庭摧残的调解中,当我们碰到有摧残行为的丈夫时,我们常常会听到他理直气壮的说:“我的父亲(母亲)就是这样的,有什么不对?”是的,有时候我们相信,摧残行为会代代相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虐待孩子的父母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儿时受到过虐待。
这些虐待孩子的父母,不知道如何爱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管孩子。他们打着爱的名义,在孩子的心里落下深深地烙印。
不论孩子是否喜欢父母,即使是最痛恨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他们都会不自觉的以父母为榜样,不自觉的模仿着。于是可悲的现象出现了——这些受虐待的孩子几乎是在开始学步的时候就学会了虐待人,这里的虐待甚至包括自我虐待。
试验研究中,受过虐待的1 ̄3岁的孩子在小伙伴哭闹或感到痛苦的时候,对别人的痛苦非但不同情,反而表现出恐惧,或者会威胁和殴打小伙伴。就是说,受虐的孩子,会很快的变成施虐的孩子以及成人。
令人欣慰的是,并不是所有受到虐待的人,都会成为虐待孩子或他人的成人。如果,受到虐待的人能从一个有爱心的大人或伴侣那里,得到过感情支持或帮助,那他们就有可能打破摧残的轮回。如果不能,那些受虐待的经历,就很可能使人出现情绪问题、虐待倾向、性障碍和摧残行为。
以小敏的亲身经历来谈,小敏就是曾经受到过父母摧残对待的孩子。
小敏儿时的记忆里,没有“爸爸”“妈妈”这两个概念。因为爸爸妈妈总是很忙很忙,忙到每年只能见到两次——一次是中秋、一次是过年。
每次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小敏总是怯怯的躲在奶奶的身后,攥着奶奶的衣角偷偷地打量着两个陌生又熟悉的人。
那个长着络腮胡子满脸倦容的男人,通常会猛的把小敏举过头顶,亲昵而粗鲁的用他钢针般的胡茬,摩挲着小敏娇嫩的小脸。看到小敏惊恐又气愤的挣扎着,那男人却开怀的大笑起来,简直令人莫名其妙!
小敏其实很乖很听话,虽然很不乐意,却依然顺从的喊了爸爸、妈妈。小心翼翼的捱到两个人走了,才放松下来偎依在奶奶怀里,埋怨奶奶让陌生人到家里来。
奶奶总是叹着气,摸着小敏的头心疼的说:“好孩子,他们是生你养你的人啊。”
每当这时,小敏总会昂起头认真的说:“爷爷奶奶才是养我的人,奶奶最疼我了,我以后喊你们爸爸妈妈好吗?”说完眼巴巴的看着奶奶,生怕奶奶不答应似的。
就这样,大家可以想象,小敏的童年时期是怎样被父母忽视的。幸而小敏的爷爷奶奶,都是很有爱心的善良的老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父母。当小敏10岁时,小敏有了一个妹妹,同时小敏也被父母接回了身边。
小敏的母亲是一个女强人,她严格的要求家人,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按她的话说,她要凡事做到最好让别人都佩服她、说她好。
以小敏十岁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小敏的父亲是一个没有多大本事,脾气暴躁、冲动、有些孩子气的人。也许是因为敬爱着母亲,不管母亲如何冲父亲发脾气、动粗,父亲都没有反抗和还击过。、
生了妹妹后,母亲的性情变得极其严厉而残酷。那时候,每天小敏最害怕的就是回家。因为只要一进家门,母亲就带着一身戾气的来到小敏跟前,仿佛要将小敏看穿一样的审视着我。
每当这时,小敏都非常忐忑小心谨慎的,乖乖做功课,生怕出错让母亲抓住。然而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小敏总是难以避免的犯错。
于是,小敏最害怕的事情就会发生了:母亲像一头发怒的雄狮一样,滔滔不绝的数落着小敏从小到大的所有错误,紧接着,母亲的拳头就会疯狂的落在小敏身上的任何地方。
按理说,小敏应该哭泣、求饶的,也许这样母亲就不会继续打自己了。可惜的是,小敏是一个极度倔强而不肯低头的孩子,无论母亲打得多狠、多重、多痛,小敏总是木然的承受着——不求饶,不躲闪,直到母亲打不动了为止。只有在夜里,小敏才能蜷缩起来,试图温暖自己早已经冰冷掉的心。
后来,母亲渐渐的看小敏越来越不顺眼,小敏的一举一动、眼神、坐姿、饭量、甚至走路姿势,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让她不满意,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她骂小敏的理由。对于这些,只要是冲着自己的,小敏都可以默然的忍受下来。可是,最后,母亲总会轻蔑的来一句“这都是你爷爷奶奶带孩子带出来的结果!”
每当这时,小敏积郁的愤怒,都会像冲天的火海一般爆发,烧得自己眼前一片赤红。为什么?为什么?!她可以打骂侮辱自己——但是,她没有资格指责自己的爷爷奶奶!当小敏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呢!她凭什么说爷爷奶奶!反驳母亲的时候,就预示着小敏又要被打了,而且只会一次比一次重。
记得最重的一次,母亲拿起所有可以摔的东西砸向小敏,用力的踢打着小敏的脖子和脊椎,吐了一口血之后小敏眼前一片白光。等到白光消失,小敏发现自己飘在天花板下,眼睁睁的母亲疯狂的摇着一脸惨白昏迷不醒的自己。听父亲说,那次,小敏的锁骨骨折、腰椎好几处错位,整整昏迷了一个周。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在小敏身上的事,也许有人会不相信,也难怪,有的时候小敏自己都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女儿。每次回忆起这些,小敏都会痛到喘不过气来,无法自抑的痛哭,抽搐!
在这样痛苦的10年里,能给小敏温暖的人——是小敏的奶奶。
每个周末,小敏都会去看奶奶。奶奶会抹着眼泪,蹒跚着去拿药酒,给孙女揉搓着淤血和乌青,安慰着孙女教孙女要学会求饶,实在挨不了就跑过来住几天,再忍耐几年,嫁了人就好了。每当这个时候,小敏隐忍的眼泪才能肆意的奔流,用石头筑起的心墙才会重见天日,变得柔软起来。
后来,善良的奶奶叫来刚高中毕业的表哥,一去妈妈店里打工的名义保护小敏。当发现小敏要挨打的时候,表哥就会像神兵天降般出现,死死的拉着母亲,让小敏快跑。
小敏感谢最爱自己的那个人——奶奶。因为奶奶,小敏没有被心魔吞噬,学会了爱和付出,打破了这摧残的轮回。正是如此,小敏发自内心的渴望着,能去做一名心里咨询师,因为小敏要帮助所有像曾经的自己一样痛苦的人。那一年,小敏13岁。
------题外话------
每天中午的11点或者晚上7点准时更新,付出的同时也渴望大家的回应,厚着脸皮求各种票票、收藏、推荐哦!谢谢谢谢!qq1807693222彼岸天涯。任何有疑惑或者爱好心理学的朋友都可以来哦!如果有时间,我也会给大家做心理咨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