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太请起,太子李贤连忙说到,太平公主则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太子远道而来自然有些困乏,还请里面休息,静安说道。
那有劳师太了,然后两人便进了观中。而那边太平公主早已抢先一步跑进观中边跑边说到渴死我了。
气的李贤差点背过气来。
吃过晚饭过后,太平公主就拉着李贤观赏寺院,李贤无法便和他一起出来闲逛,这时上官婉儿也陪侍在身边,看着眼前女子李贤不由对她产生几许好感,只可惜命运弄人,想到这里不由叹了一口气,心中对母亲不满有加重几分,现在朝堂上一半的大臣都是母亲的人,自己作为太子,未来的储君他们竟然无视自己的存在,朝中不论大事小事全部并命皇后。不过幸好等几日父皇和那个女的要去泰山封禅趁着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培养自己的势力。
而婉儿则把头一直往下低去,他隐隐觉得有股目光看向自己,不用说她也猜到了,因为太子的注视脸早已变得通红,不过幸好是晚上,众人没有发觉。
这样折腾到大半夜,太平公主累了,便要休息,现在正值春季,夜晚还有些凉意,而李贤没有困意则又在观中闲逛,今晚月色迷人,大地回春花草树木也竞相绽放一阵阵花香,随风在空中飘散开来。在园中坐了一会儿,感觉有些冷便也回去休息了。
第二日李贤交代了公主几句便回宫复命去了,太平则因为刚来观中,有点好奇便每日在里面闲逛,而观中主持也知她刚进观也没多加约束她,这样逛了几日后太平便觉得无趣了。
而皇宫中,皇后的寝宫里,宰相裴炎站在堂中听后皇后吩咐。此时皇后正坐在堂上一边挑逗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边对站在身边的裴炎说:过几日我和圣上要去泰山封禅了,这宫中的事就靠你了。娘娘放心,
臣一定会尽心尽力的。
那就好,哀家相信你,只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太子定会有所行动,你要时刻注意太子动静,有什么情况立即向我禀报。
臣明白。
那你退下吧。
那臣告退了。说完边退了下去。
一个月后,高宗皇帝便和皇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现在太平在太平观中觉得是越发的无聊了,已经一个月多了不是在园中瞎逛便是听那个静安师太诵经,她觉得自己再这样下去非疯掉不可,此刻她正一个人坐在亭中生闷气呢,身边侍从全部被她打发走了,好无聊啊啊啊。
公主,那些花儿是无辜的还望你放过她们。太平抬头一看是上官婉儿跟了过来,不由说到不是不让你跟着吗,你有完没完一张脸黑着扭向一边。
既然皇后吩咐奴婢照顾好公主,那奴婢都不能偷懒了。上官婉儿面带微笑的说道。
那你到是满听她的话的。太平带着戏滤的表情看向婉儿。
上官婉儿则是不说话。
太平公主看着天色说道也罢,反正现在也就我一个人,如果你想跟着我我也无所谓。
只是你别后悔。太平对上官婉儿笑了一下,边往西边走了。
上官婉儿怕她有什么意外,也跟了过去。
然后上官婉儿便和太平公主来到了道观的后门,这个后门太平公主是观察了好久,这观后面有一条河,观中的人就是从这里出去打水吃的,平常很少有人来这边。太平公主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没人,便拉着婉儿偷偷溜了出来。
这边刚出来,太平公主便恢复她以前样子,看见花便去摘看见蝴蝶便去追赶一时好不快活,上官婉儿也久居宫中,也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如今随太平出了观中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美丽,群山叠嶂,直逼苍穹。树木也是茂密繁盛,各种花草随处可见。不由被这一切吸引了,两个人就这样你追我赶,突然看见远处有一条小河,太平公主立马往河边跑去。到了河边蹲下用手捧着喝水就喝一副满足的样子,这时上官婉儿也跟着过来自己便喝便招呼婉儿。
走了一段路之后,上官婉儿也的确觉得有点渴了,再加上觉得此间所系山泉,水也自发的甘甜也蹲下用手捧着喝了起来。
太平看着正在喝水的婉儿说道:看你喝水的样子我倒觉得你才适合做公主。是不是我们两个投胎时,阎王喝醉了把你误以为成我,把我误以为成你了。
上官婉儿不由发笑,他现在觉得这个公主越发的有趣了,怪不得皇后对她头疼。
你笑什么,太平公主看着婉儿不住的发笑,便假装生气的问,心中觉得对上官婉儿的好感又加重几分,其实在第一次见到上官婉儿时就喜欢上了她,只是身边全是阿谀奉承之人,她觉得上官婉儿也就是和他们一样罢了。
上官婉儿也止住笑声说:在宫中久闻的是公主的大名今日才发现公主与她们并不相同。
你怎么觉得我和他们说的不同呢,太平公主反问。
感觉上官婉儿答道。
太平公主盯着上官婉儿的眼睛,婉儿则也不回拒。只见太平站起来看着远方说,别人都羡慕我是大唐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谁又知这个中的心酸。
婉儿看着太平公主也不明白她这句话的意思。连忙说道:如果公主信任婉儿的话,婉儿定会为公主死而后已,其实身在宫中的上官婉儿身边也没任何朋友毕竟没有谁会和一个罪犯做朋友,这些年来她以为她已经习惯上这样的生活,可当她见到太平时忽然也觉的有种特亲切的感觉,所以她觉得她们可以做朋友。
太平公主看着眼前的女子她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她,婉儿,我只问你如若我不是大唐的公主,没有这显赫的地位,你还会如此对本宫吗?
会的,上官婉儿坚决的回答。
好,婉儿,为了你这句话本公主就相信你,但如若有一天你骗了本公主的话,我定不会饶你。
婉儿看着公主笑着说道:如有那么一天,婉儿定会以死谢罪。
当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偷偷溜回观中时,观中的人早已急的团团转,这时一见公主回来,不由松了一口气,太平公主也不理会众人直呼饿死了,众侍从则赶紧传善。
主持静安师太见太平公主已安全回来也没说什么便退了下去。
师父,只见跟在身边的云空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有些事你加以制止还不如随她意。
可是,毕竟她是公主啊,她要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向皇后交代啊,云空说。
只见静安笑着说,一切皆有定数。说完也不理会云空自己一个人走了。
太平公主又和上官婉儿偷偷溜出几次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便也老老实实呆在观中。
这日,她是在闷得发慌就和上官婉儿一起在观中闲逛。正巧看到静安大师坐在太阳下面。
太平公主拉着上官婉儿边跑了过去,只看那静安师太坐在太阳下一动不动,太平不由有点好奇,便问身边的上官婉儿,你说她这是在干嘛啊,上官婉儿摇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
太平公主则一直围着静安不停地转,这都两个小时了,这静安还是坐在地上稳如泰山,而太平公主也就这样无聊的围着她转了一圈又一圈,期间跑到亭子里休息了一下,她就不信她到要看看这静安能坚持多久。
一个时辰过后,静安终于睁开了眼睛,太平公主也舒了一口气。问道,你说你不在里面念经修道,跑到外面晒什么太阳啊。
静安笑着答道:贫尼正是再修道啊。
那我问你你这是修的哪门子道啊。
自然之道。
太平公主被弄糊涂了,不解的看向婉儿向其询问,只是这上官婉儿虽文采出众,但对这道家之学不甚了解。只见婉儿说道,婉儿愚昧只听说佛语曰:世间一切皆是虚幻。不知师父吾的是何道。
静安不由对眼前女子多看几分,不由赞叹她的聪慧。
只见静安不急不慢的说:世间一切皆无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