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姐妹两人回到小院后,已是未时前后。肚内饥饿,便匆匆把集市上买来的粽子分吃了。每人两个肉粽子,一个甜粽子。这次青莲是看清楚了,不会再像上次一样,不知道包子有肉有素,媚儿把肉包子都给了自己。

吃饱饭,稍作休息,就再到屋后的小山包上的竹林子里挖竹笋。姐妹俩人小体弱,一下午勉强挖了五六十斤,并没有急着剥皮洗晒。因为手头的粗瓷坛子没有几个了,想等明天到杨庄周记酒铺听消息后,买来坛子再收拾。

晚饭后,借着天黑前的光亮,媚儿又教了青莲几句《百家姓》和《三字经》是的文字,喂好四只老母鸡,关好鸡窝的门,才洗洗睡下。

早晨早早醒来的青莲,迫不及待地催促媚儿:

“姐姐,我们现在就去杨庄吧?”

“太早了,等会姐姐做好饭,青莲吃饱了,再去不晚。”

先是来到草亭看了看昨天挖来的笋子,又教青莲背书识字。太阳升起来后,才做好早饭,简单吃罢,姐妹俩记得周掌柜让今天送两坛腌酸笋过去。虽然笋子不重,可是坛子不比笋子轻,两只坛子的重量差不多有二十来斤。青莲的意思是要媚儿用根棍子抬着,媚儿可不想让青莲这么小就做这样的重活。用绳子把一只坛子捆好,一只放在篮子里,拿一根担钩挑在肩上。青莲在前,媚儿在后,两人奔杨庄走去。

见前面的青莲时而蹦跳一下,时而用脚踢路上的小石子玩。几天来,媚儿还是第一次见青莲流露出小孩子的本性来。媚儿嘴角微微翘着,心里也替青莲高兴。想自己这么大的时候,总跟在娘的身边,娘说自己像个小跟屁虫一样,很是黏人。那时候,娘十分疼惜自己,什么都不要自己动手,也是从三岁的时候,每天早晚,娘开始教自己认字,读书。

“姐姐累不累?要不要歇一歇?”

青莲的问好打断了媚儿的回忆。微笑着对青莲说:

“姐姐不累,妹妹累吗?”

“不累。姐姐,给你糖吃。”

青莲把昨天集市上买的糖果,剥开剥皮,踮起脚尖,送到弯下腰的媚儿嘴里。

“是不是很甜?”

“嗯,真甜。”

带着腌酸笋能卖钱的兴奋,小姐俩很快就来到杨庄。找到周记酒铺,进门放下担钩,对柜台里的周掌柜说:

“周大叔,我们给你送腌酸笋来了。”

“你们家大人怎么没来?怎么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做这样的事。”

“周大叔,我们家没有大人了,就我们姐妹俩。”

“就你们姐妹俩?你们是哪个村子的?”

“我们住在夏村东面的山里,有片毛竹林子的地方就是。”

“哦,今年前我听说过那里搬来一户人家,是一位年轻女子带着个孩子,是你们吗?”

“是。娘前年立冬的时候,去了。”

周掌柜不再问下去了。虽然心里也心疼这两个小姑娘,可是家家都有家家的苦楚。

“昨天的腌酸笋拿给客人后,都说不错。就照昨天我们说好的,每坛给你们四十文钱,两坛是八十文,另外再补上昨天的十文钱,总共九十文钱,你收好了。”

“周大叔,昨天说好了,那坛是三十文,我们只要八十文就好。”

媚儿把多出来的十文钱,数出来,放到柜台上。周掌柜见状,对此也没多说什么。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媚儿,这是妹妹青莲。”

“听小女娃说话,不像是本地人。”

“青莲妹妹来自北方,爹娘都去世了,是媚儿去西泠湖畔卖鸡蛋时,领回来的。”

周掌柜见小媚儿是个好心的女孩子,心里暗暗合计着,想多帮帮她们。

“媚儿今年几岁?”

“八周岁多了。”

“家里喂了多少只鸡?”

“只有四只老母鸡,一个月下来能下五六只鸡蛋。”

“以后不用再去西泠湖畔卖鸡蛋了,直接送到我这里,在那里卖多少钱,我给你多少。”

“多谢周大叔了。在西泠湖畔是两文钱一个鸡蛋。”

“好,就两文钱一个。”

“还有,你们家的腌酸笋还有多少?”

“原来腌制好的,只剩下两坛了。前天刚腌上十坛,还要十几天才好。”

“这样吧,你们回去继续腌,坛子我给你们供,钱从酸笋中扣除。也不用你们来送,腌好后,捎个口信过来,我派人去拉吧。告诉我,你们还需要多少这样的坛子?”

“周大叔,谢谢你。再有五十只坛子就轮换过来了。”

“好吧,你们回去准备,下午我就让人把坛子送过去。”

姐妹俩离开周记酒铺来到街上,青莲拉着媚儿的手,说:

“姐姐,周大叔真是个好人。”

“是啊。娘说过,世上还是好人多。”

姐妹俩没有在杨庄耽搁,直接回到家里。虽然还不到午饭时间,还是提前做好,放在那里,就带着镐头和篮子去后山挖竹笋去了。有了销路,姐俩挖起笋子来更卖力气。到天黑前,姐俩竟然挖了十五篮子竹笋。期间,周掌柜已经派人送来五十只坛子,姐俩都搬到溪边,清洗干净了。才坐到草亭子里,教青莲认字。

“姐姐,要不今天先不学了吧。我们先把笋子腌好。”

“青莲妹妹,娘说了,学东西必须要持之以恒,不可懈怠。”

“哦,青莲知道了。”

第二天早晨,两人早早起来,先是教青莲认字。之后开始腌酸笋。媚儿用竹刀劈笋子,青莲码到坛子里,午饭前就把前两天挖来的二十多蓝笋子腌好。吃过午饭,继续到后山挖毛竹笋。前后用了三天时间,把五十只坛子都腌满了酸笋。也到了犁地插秧的时候。

娘在的时候,都是请夏村的李姓爷爷来犁田。去年媚儿也是请的李爷爷。媚儿吃过早饭,领着青莲来到夏村,到李爷爷家的时候,李爷爷正要下地干活。见媚儿来,知道没有别的事情,不等媚儿开口,就说道:

“媚儿回家等着吧,天过晌的时候,我就去犁你们家的二亩水田。今年的秧苗还从我家拿吧,我已经为你育上了。”

“媚儿谢谢爷爷。”

“听说你捡回来一个女娃子,就是她吗?”

见媚儿牵着一个三四岁,身体瘦弱的小女孩,李爷爷问道。

“是啊,爷爷。她叫青莲,很懂事。青莲,快叫爷爷。”

“爷爷好。”

“好好,都是苦命的孩子。”

回去的路上,青莲问媚儿:

“姐姐为什么不住到村子里,而是住在山里呢?”

“娘也不是本地人,是姐姐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娘带姐姐来到这里。娘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刚好那二亩水田要卖,就选择在水田边居住了。”

“姐姐的娘,青莲也可以叫娘吗?”

“当然可以啊,只要青莲愿意。”

“青莲愿意呢。姐姐,娘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很远吗?”

“娘一直都没有告诉姐姐,是从哪里搬来的,只是说离这里很远。”

“娘是不是很疼姐姐?”

“是啊,这个世上娘最疼媚儿了。”

“姐姐,有娘疼是什么滋味呢?”

媚儿听青莲如此问,早已哽咽不已,拉紧青莲的小手,勉强说道:

“很幸福,姐姐也说不好。以后姐姐会像娘疼姐姐那样疼妹妹,让妹妹也尝尝被人疼的滋味。”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