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关于王瑞娘央求张婶前来给媚儿说亲的事情,媚儿和青莲并没有对任何人讲,姐俩都不是背后议论别人长短的人。张婶虽是媒婆,嘴一向很严,也没有四处传扬。这件事渐渐就被姐俩忘记了。偶尔见到王家人时,才会想起来。姐俩也只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原来怎么打招呼,如今还是怎么打招呼。

过完六月,七月里姐俩开始拾草蘑,每天太阳刚露头,就到屋后的毛竹林周边的草地上转悠,捡回来穿成串,挂在篱笆墙上晾晒。

自从新房子建起来后,篱笆院子变大了不少,以往大黄和小黑想要撒欢,必须要到院子外面,现在勉强可以在院子里跑一跑了。不过,青莲很不喜欢,每次大黄和小黑在院子疯跑,都会惹得那些鸡惊慌失措。青莲就会拿根树枝,佯装要打大黄的样子,把它们赶出去。媚儿和青莲从来都没有真正打过大黄,姐俩怎么都没法忘记,那年大雪天,大黄叼着兔子站在房门前雪地里的情景。大黄在姐俩的心里,早已成为篱笆院中的一员。

随着一天天来到七月底,田里的稻谷沉甸甸的穗子开始泛黄,媚儿和青莲时常到田边来看看,心里估摸着今年稻谷的产量。

七月二十九,午饭后无事,姐俩溜达一会就来到稻田边。见地邻赵大爷也在,便上前打招呼:

“赵大爷也来看谷子呢?”

“哦,是媚儿和青莲啊。我这不闲着没事,就过来看看。今年的谷子长势不错,看这样子每亩能打个五六石不成问题。”

“赵大爷这地可有三亩呢,能收十七八石谷子,足够大爷和大娘吃两年的了。”

“我们老两口哪里就吃那么多,还不都是给城里你们那对哥嫂拉了去。”

赵大爷夫妻二人只有一个儿子——赵大亮,如今在县城做生意,很少回来。逢年过节也大都是请二老到城里过。

“大爷还不到城里跟着大亮大哥哥享福去,怎么还在家里种地啊?”

青莲说话要直接的多。

“早就要我们去城里,只是放不下这三亩地。前段时间,打发人来把家里的东西能搬的都搬走了,说是收完这茬稻谷,就让人来接我和你们大娘到城里去。看来这次不去也得去了。别的都好说,就是舍不得这种了几辈子的地。”

“地可以租,也可以卖,就是卖了,将来想回来的时候,再买就是了,大爷何必如此呢?”

“你们娃娃家哪里懂这个。像如今这种好年景,地好卖,却不好买。等贱年的时候,地好买却不好卖。乡下人轻易是不会买卖土地的,天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

青莲被赵大爷一句好卖,一句好买弄得有些糊涂,却也没再开口问什么。媚儿问道:

“赵大爷那是打算卖,还是打算租呢?”

“依我的意思是租出去,依孩子的意思是卖出去,这不还为难着呢。”

姐俩和赵大爷又说了会话,便回到家里。青莲问媚儿:

“姐姐是不是对赵大爷那三亩水田动心了?”

“就小莲儿机灵,姐姐有什么心思马上就能猜出来。”

“嘿嘿,不是莲儿机灵,是姐姐眼里的渴望太明显,要不是赵大爷心里为难着是卖是租,怕是也看出来了。”

“有那么明显?”

“嗯。”

“姐姐真心想买那三亩地,买回来刚好和娘留下的二亩连成片,耕种起来方便多了。”

“要不我们去找李爷爷商量商量,行不?”

“也只能如此了,希望李爷爷没有看上赵大爷的三亩地。”

媚儿心里想,要是李家也想要的话,就只能割爱了。媚儿担心被别人捷足先得了,当天傍晚就来到李爷爷家。说明来意后,李爷爷再次惊讶起来。上次盖房子,姐俩就让他吃惊了一次,这次竟然要买地,而且还是三亩。

“先不说赵老二是卖是租,此事我倒也听说过。你们姐俩有钱买吗?”

“爷爷,不知道像赵大爷那地,每亩要多少钱?”

“少说也要八两银子一亩。三亩地算下来,加上税,最少也要二十五两。”

“哦,爷爷,娘走的时候给媚儿留下点钱,媚儿一直没动。虽然不多,再凑一凑,还是能凑够的。媚儿想麻烦爷爷,和赵大爷说说。要不是那三亩水田和我们的二亩紧挨着,媚儿也没想要买地。”

“既然你们真心想要,爷爷就去帮着问问。要是赵老二只租不卖呢?”

“只要租金合理,我们也接下来。”

回到家里后,媚儿开始在忐忑中期待着。许是赵大爷也是实在为难,直到收完稻谷,马上就要种冬小麦了,才有消息传来。李爷爷亲自来到媚儿家。

“赵老二答应要卖了,听说是你们姐俩要,也很爽快,一口价二十五两,税他交。”

“谢谢爷爷。”

见青莲要去倒水,李爷爷制止道:

“就别忙活了,带上银子,随爷爷去家里,一会赵老二和村长都过去,我和村长做保人。”

媚儿知道,事成之后是要谢保人的,最起码是要请保人吃酒席。原本这种事不是安排在卖住家里,就是安排在买主家里,今天安排在李爷爷家,估计李爷爷是想给媚儿省下一场酒席。心里盘算一下,让青莲陪着李爷爷略坐坐,自己回到屋子里,数好银钱,又额外多拿了五百个铜钱,都放在篮子里,又捡上二十个鸡蛋,用一块蓝布盖着,才走出来,对李爷爷说:

“爷爷,都准备好了,我们走吧。”

媚儿和青莲跟在李爷爷身后,不多时间就来到李家,见赵大爷和村长已经等在屋子里,李奶奶和李顺正陪着说话呢。

“赵大爷早来了?”

“给村长添麻烦了。”

“奶奶,顺叔叔。”

媚儿进屋把篮子随手放到脚边,逐一和几人打过招呼后,才接过李顺递过来的座位坐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价格说定了,保人有了,只是写个文书的事情。媚儿把钱交给李爷爷,李爷爷和村长过目后,再递给赵大爷。四个人都在文书上画押,签字后,媚儿见李爷爷陪着他们闲聊,便提着篮子来到李顺家的厨房。果然,顺婶子和成婶子正在忙活着做菜。媚儿把篮子里的鸡蛋拿出来,对两位婶子说:

“这些鸡蛋能用上多少就尽量用吧,还缺什么不,我到小铺买去。”

“媚儿真是,你爷爷不把人带到你们那,就是不想你姐俩破费,你怎么又拿这么多鸡蛋来?”

“婶子,没多少,都是自家的鸡下的,没花钱。”

媚儿在厨房帮忙,悄悄让青莲提着篮子里的五百文钱,到小铺买来两坛子好酒。所谓好酒只是相对而言,也不过只有百十文钱一坛。以及五盒子点心,五斤白糖。

媚儿送给李爷爷家,村长家,赵大爷家,还有成婶子、顺婶子以及武婶子,各一盒点心,一斤白糖,以感谢众人的帮忙。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