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依旧是每年都去凤凰城办一次画展,每次他都会给雨花带来一大堆书。明朗也是喜欢阅读的,但是他书房里的书早已经被雨花看完了。虽然明朗为了努力的让雨花过上正常孩子的生活,让她和明溪一起上学,一起画画。但似乎雨花依然过得很沉重,沉默寡言,每天看书,尤其是喜欢文学类。除此之外就是和明溪一起去画画,去四处写生。这也让明溪有了个伴儿。
明溪的妈妈走得早,明溪这孩子虽然极聪明懂事,但是却也有些孤僻,这不免让明朗有时候觉得对明溪有隐隐的他想愧疚。明溪还只有五岁的时候,明朗就想过续弦,弥补明溪缺失的母爱。那时候有个女人对明朗父子很照顾,那女人是是明朗的仰慕者,是每次明溪都极力反对。他说,“爸爸,你爱那个女人吗?”
“这辈子,我只爱过你妈妈,我而且会永远的只爱你妈妈。”
“那你为什么娶她?”
“明溪。因为你,你需要母爱,对不起,爸爸不能给你。”
“我有爸爸就好了,不要让妈妈伤心。”极其平淡的句子却寄托了那么多的感情,这么多年明朗也再未想过续弦。
明溪的妈妈,是个极其温柔贤惠的女子。性格清淡如水,待人温和。虽然她是一个大富商的女儿,却从没有富家小姐骄纵的坏脾气。
她是如兰花般清新高雅的女子。他是明朗心里永远的痛,也是明溪心里永远的缺失。静文是难产而死的,明溪一出生她就走了,只看了一眼明朗抱在怀里的明溪她就永远的走了。然而她却是幸福着走的,她闭上眼睛的时候明朗看到了她嘴角的笑,仿佛是完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毫无遗憾的走了。
明溪记得母亲的样子也只是从母亲的相册里面看到的,那个美丽温柔的母亲却从来没给过明溪一个温暖的怀抱。从小,明溪就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玩,因为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来接送,而他没有。每每想母亲的时候明溪会长时间的对着镜子看自己,仿佛想从镜子里的的自己看到母亲一点点的轮廓,最终,他对于母亲的印象值存在于那张母亲留下的照片里,父亲的画作里。却不是他自己感受到的样子。这样的明溪也就显得更加的孤僻,独来独往。
可是雨花来了以后就不一样了,明溪似乎很喜欢和雨花在一起。他甚至愿意悄悄的陪着雨花,或许孩子长大了,需要个人来陪了。每当明朗看到明溪和雨花在一起的时候,他觉得明朗是那么的高兴。虽然大多数时候他们总是不说话,一个静静的画画,一个静静的看着天空,看着远方。
你在风里奔跑
我在远处看你
你喜欢蒲公英飞满天
我就为你种满整片山
你说,你喜欢看星星
我就给你赶走乌云
明月装饰了你梦境
你装饰了我的心情
——明溪
这是明朗偶然看到明溪写到速写本上的小诗,他突然所有的事情都明了。再怎么坚强的独行者都会害怕孤独的。就如他,明溪是他的所有,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明溪能幸福,而雨花此时似乎也成了明溪的所有。他不能紧紧握着明溪,孩子们的还有孩子们的路,他应该让他们飞得更高才是。
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山上的成片成片的紫罗兰开得正茂盛。也是这时候,米夏来到了风谷,这年雨花十五岁。米夏是一个自由的歌者,他追求自由,追求梦想,音乐是他的信仰,而陪伴他的只有一把木吉他。那是他一生的珍爱。在凤凰城的时候,米夏在几个酒吧做驻场歌手,他似乎四处漂泊,从没有想过停留,他似乎也去过很多地方,他都忘记了他最开始从哪里而来。米夏带着他的音乐四处游走,寻找他所相信的灵魂最深处的感动。
那天阳光很好,米夏在风谷最高的山上一个人弹吉他,一首又一首,曲子里满是孤独和忧伤。那天雨花在明朗的书房里看一本名叫《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的书,一开始曲子飘来,她以为是自己看书太专心而产生的幻觉,当她从早晨看到落日的余晖在窗前的竹林摇晃的时候,依旧还是孤独的木吉他。
雨花寻着声音找去,在风里,她看到了那个抱着吉他的孤独的纯白少年。十五岁的雨花已经开始明白,如果生命只是飘飞之轻,那么生命是否能够承受的含义并不只是你身边有没有人陪伴,而是你的心是否有人陪伴着。如果生命只是飘飞之轻,那么生命是否能够承受?
是的,他看到那个少年是孤独的,如同她一样,她看到明溪也是孤独的。但是他们并不该孤独,因为他们本该可以去放手拥抱,去接触灵魂最深的地方。却都被现实所束缚。
“你的曲子很忧伤。”隔着盛开的一片紫罗兰,雨花对着米夏说。
“是的,因为我的心找不到归宿了。”米夏停下了拨动琴弦的手指,回过头惊讶的看着雨花。很久了,没有人说他的琴声孤独了。很多人说他是天才的吉他手,说他是天才的音乐家,但是没有说他也是独孤的歌者,这些年他四处辗转,从一处到另外一处,在风里穿梭,在最漆黑的夜里走过,只是为了寻找一个能懂他琴声的人。上一次,有一个姑娘也对她说,你的曲子里全是孤独。那个姑娘叫雯小玉,那是在凤凰城的时候,那时候雯小玉同她在一家酒吧里面做驻场歌手。雯小玉是个穿着绿靴子的女孩,清纯,骄傲也有着有着不羁的灵魂。只是一个月后,雯小玉就不知道去了何方,也许同米夏一样,有着不羁但又孤独的灵魂总是四处飘荡,雯小玉寻找懂得她歌声的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