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个团圆欢乐的除夕,初四那天沈茂生带着妻子儿子驾了马车到了妹夫家,大家凑了个热闹一起去赶了场庙会,就连许久都未出门的陆夫人也跟着大伙一起去了。一大家子高高兴兴地玩了一整天。
爆竹声没歇上两日又开始热闹了,因为元宵节到了。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迎来的就是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这里人们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五六天,灯的样式也丰富多样。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听说外边的街道比起七月初七还要热闹许多。
可惜这天月容没有打算到集市上去看灯,因为陆秀清明天就要出门了。前几日就将行礼打包好了,虽然心中不舍面上却还是要装出喜悦的神情,不想让他心中牵挂。
陆秀清陪着母亲说话,她和小翠去了厨房做汤圆。
猪板油剔筋、膜,切末斩碎,放盆中加白糖,芝麻粉拌匀揉透,搓成猪油芝麻馅心小圆子。水磨粉加水拌和揉搓成光洁粉团,捏成酒盅形,放入馅心,收口搓圆成汤团。锅内清水烧沸,放入汤团煮三分钟后,待汤团浮起时加入少量凉水,并用勺推动以防黏锅。再稍煮片刻,待馅心成熟,汤团表皮呈玉色,猪油汤团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汤团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
会包汤圆都要归功于她前世的外公,外公曾经是家星级酒店的甜点师傅,小的时候爱吃就黏在外公身边看着他做饼干蛋糕和各种小吃,当然包括汤圆。虽然没有现代的机器设备,可是她连饼干都做出来了更何况小小的汤圆。凭着前世的记忆再融入现在的条件,做出来的东西虽然不完美但是还是令人赞叹的。
前几年还在沈家时,有一次送给沈茂生吃的元宵被店里的一个客人看到了,求了好久沈茂生才让她写了张制作的方子,对方心满意足地带走了。
陆秀清来厨房找她时,她正忙着,他配合地在一旁修理有些腐朽的窗子,这些天他将家中破旧的门窗几乎修理了遍,劈的柴火将放置地方都搁满了,只觉得为她多做些也就更安心些。
月容见锅中的汤圆熟透了就连汤舀入碗中,加入白糖,撒上桂花,一碗香喷喷的汤圆就完成了。让小翠端去给陆母,自己又舀了一碗送到了陆秀清的身边。
陆秀清身上穿了件陈旧的布衣,因为做事情怕弄脏了月容新作的那件外袍,平日里都舍不得穿。拆了窗子又重新按上忙得脸上都出了汗。
转身就见月容笑颜如花,微微眯着眼瞧着他。
“怎么了?”他莫名,下意识地伸手擦了擦脸,谁知手背上的灰尘就混着脸上的汗水糊成一片。
月容笑意更深了:“官人辛苦,待娘子好好犒劳一番。”
陆秀清闻言,眼神一亮,目光透着幽幽的光亮,直视着月容娇俏的脸庞,又顺着她洁白的脖颈继续往下,那饱满的丰盈的去处。
“呀!我说的是这个——”月容哭笑不得,自知自己的话又歧义,忙将手中的汤圆奉上。
土灰色的小瓷碗不大,清澈的汤水上漂浮着点点桂花,底下安静地铺着六粒圆滚滚白嫩嫩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看上就令人垂涎三尺。
就着小娘子纤纤玉手从小汤匙中咬上一口,口感软糯,扑鼻的香甜简直就是唇齿留香。自从娶了月容,陆秀清就发现自己比之前胖上了许多,她煮的饭菜样式简单但总能勾出他的食欲,她做的甜点用料也不复杂但是总能让人欲罢不能。
她说自己不过粗略识得几个字,可他却发现她才学横溢不输自己。她的想法总是让人惊叹佩服,偶尔一点生活巧思简直叫人惊奇,比如她会将泡过的茶叶残渣燃烧放到茅房除味驱蚊,会将葱放入烧焦的饭中来除焦味,冬天里种蔬菜,还将菜种在花盆里,林林种种的数不胜数。
“元宵好吃吗?”月容一边亲昵喂着还不忘讨表扬,忙碌了半天就为了他满足的表情,都说了要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她知道陆秀清喜欢吃自己煮的东西。
“元宵?”边嚼边问:“这个叫元宵?好名字,你给取的?”元宵节吃元宵果然很贴切。
月容冒冷汗,这个时候元宵还没普及吗?
“这名字可是有典故的。”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等到故事讲完了,碗里的汤圆也吃完了,陆秀清意犹未尽,可是月容却说吃多了伤胃会不消化,不给吃了。
“娘子的好手艺,可怜为夫这几月吃不到了。”可怜兮兮的语气,难得堂堂七尺男儿卖起萌来。
月容扑哧一笑,忍俊不禁,心中却是明白他不过是在逗自己高兴。分别在即,她强装无事心中却还是不舍,还隐隐有些担忧,这一去就是大半年,世事无常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可是她又不能开口阻止,出仕为官,在古代是多少人的梦想和事业,他有这个能力实现改变自己的现状,她除了支持还能有其他选择吗?总不能跟他说宋朝迟早要覆灭,当官不长久还不如踏实在家当个教书先生?哦!她一定疯了!
“五个月后,无论成败我必回家,你等我!”他郑重地握住了她的手,言语间是从未有过的郑重和庄严。他从来没想到离开家会有不舍的情绪,因为从前家中没有她。以前离开他只会担心娘亲的情况,尽力安排好人照顾就是。可是如今他竟然开始依依不舍,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和她相处的时日太短暂。
省试不在话下,他唯一担心的是殿试该如何出彩,博得一个好功名,好前程,那样才能给她带来好的生活。他要让她锦衣玉食过的舒心惬意,让她不后悔嫁给他。
微微用力地回握住他的手,月容轻轻地点头,眼中含泪:“我等你。”
这三个字包含了千言万语,道不尽的不舍思念。谁都知道等待的漫长和无尽的期望,可谁都没想到带着希望的等待会等来失望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