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科举?

秦倾敛眉,难怪昨日皇帝一口气将那么多官员下狱,却又不急着提拔下面的官员接任。原来是科举在即。

看来,皇帝是被库银贪污案给气大了,准备趁此机会给朝堂来次小清洗,杀鸡儆猴,震震一些心怀不轨的老臣。

只是那些即将被选为官员的人的站派实在太过重要,他们不但关系着日后朝堂风向标的走向,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一国储君的地位。

如此重要的科举,太子不会放过,三皇子不会放过,所有有野心的皇子都不会放过。

可皇帝突然问她是什么意思?难道……

秦倾黛眉一皱,她可不想淌这浑水,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不过眨眼的功夫,秦倾就将事情理了出来,直言道:“臣不过一介山野粗人,不懂朝政,皇上问错人了。”

众臣点头,他们也觉得皇上问错人了,如此国家大事怎能与这少年侠士谈论?虽说这位秦公子武功卓绝,佛学广博,但并不代表他懂朝政,皇上莫不是真将这位秦公子当天才了,什么都懂?

皇帝本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他心想,能得普觉大师赞赏的人应该不会只是一介武夫那么简单,却没想到,这一试到真让他试出了些东西。

若是刚才这个秦子游毫不迟疑的这般回答,他也许会信对方的话,但是这小子迟疑了,虽然时间短暂的不过眨两眼而已,但他却能因此非常确定,这小子是懂朝政的,不但懂,而且非常懂。

好!思维敏捷,才智过人。

短短两日,他已经在这小子身上发现了当今天下几乎所有人的优点,就好像这世上就没有他不会的,也难怪这小子敢在他这个一国之君面前狂傲,确实有傲的资本。

不过,想独善其身?

皇帝笑了。

“秦爱卿身为二品官员,怎能不懂朝政?也罢,看在普觉大师的面上,朕也不责难于你,不过,熟悉朝政仍是必须之举,这次的科……”

已经完全明白皇帝意图的秦倾,嘴角几不可见的抽了抽,出声打断:“皇上,属下只是一名侍卫。”侍卫需要懂朝政吗?

能站在这大殿上的人,脑子自然不笨,将皇帝前后的行为快速在大脑中过一遍,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目的。

只是,这可能吗?将如此重要的科举交给一名年纪不过十几岁而且完全不懂朝政的少年?

不可能,皇上肯定只是在试探这位秦公子,顺便看看他们这些臣子的反应。

太子党和各皇子党的人各自对视一眼,却谁也没有站出来,默契的决定,静观其变。

见秦倾再次打断他的话,皇帝却一点儿也不恼,现在知道自己是下属了?

晚了!

“秦爱卿,朕可没打算让你一直做侍卫,所以,你不用再多言,这次的科举就全权交由你负责,同令翰林院大学士张爱卿协助你。”

见下方的秦倾脸色开始变得难看,皇帝顿时龙颜大悦,让你这小子傲,把你扔进朕几个儿子中间,让朕那些优秀的儿子来磨练你,朕看你还能傲多久。

皇帝高兴了,可文武百官却慌了。

“皇上不可!”

“皇上三思!”

“皇上……”

皇帝龙袍大袖一挥,直接拍板结语,“朕意已决,众爱卿无需多言。”

下朝之后,秦倾又被皇帝叫去御书房等着,当然,除了她,还有一位身着二品朝服的中年男子,应该就是大学士——张崇。

换下厚重龙袍的皇帝姗姗来迟,甫一进门就看到身侧一身白衣的秦子游倚门而立,沉静温和的眸子淡淡的看着地面某处,似乎在想些什么。虽然秦子游脸上的表情与平时无异,但皇帝知道,此时这小子只怕对他这个皇帝颇有怨言。

皇帝不动声色,举步向上首的御座,也是整个房间唯一的一张座位走去。

张崇见秦倾似乎没有要行礼的打算,眉头一皱,便不再等秦倾,对着上首的皇帝稽首作揖:“微臣参见皇上!”

皇帝抬手示意张崇平身,坐上御座后,这才不紧不慢道:“张爱卿此次科举你旨在协助秦爱卿,关于科举的一切事宜,你须一律听从秦爱卿的安排。”

张崇大惊,皇上莫不是在开玩笑?

科举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皇上将科举全权交由一个只会打斗念佛,不懂国家大事的少年,难不成是想选一批武僧入朝为官?再说,历年来,科举场上皆晦暗不明,暗云涌动,各方势力都参合其中,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心照不宣的。

如此诡谲难测却又关系重大的科举,皇上竟真的要全权交给一个少年,皇上怎可如此儿戏?

张崇皱眉,直谏:“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秦侍卫毕竟年轻,且从未参与科举一事,臣担心秦侍卫难以胜任。”

张崇也是个耿直的,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完全没想过自己的话会得罪了身后的秦倾。

当然,这耿直在一旁孙总管的眼中就成了木讷、不长脑子。

长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现在的秦侍卫那可是皇上极为看重的人,正红得发紫,这书呆子还敢在这节骨眼上开罪于他,也不怕事后被参一本。

当然,秦倾并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再说张崇说得也不错,她为何要参人家?

皇帝如之前在大殿上一般,龙袖一挥,懒得解释:“张爱卿,朕是下令,不是问你意见,你只须照朕所说的做便可,其他的不必多言。”

又对秦倾道:“秦爱卿,还有一月便是科举之期,在科举选拔一事完结前,你可不必进宫伴驾,务必要将科举之事处理好,若中途出了什么岔子,朕唯你是问。”

秦倾抬眸,清澈无波的眸子直视上首的皇帝,缓缓道:“臣,领旨!”

见秦倾没有反对,皇帝终于满意的笑了。

他之所以破格选用秦子游做科举主考官,不只是单单的要试探秦子游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秦子游无派别,与朝中各方势力均无牵扯。

之后,皇帝不知是出于安抚还是什么原因,将前户部尚书李博安的宅子赐给了秦倾。

等秦倾和张崇两人都离开后,一旁的孙公公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自己的疑惑,“皇上,奴才看秦侍卫似乎并不高兴皇上的安排,皇上您说秦侍卫会不会……”故意和皇上作对,选些平庸无能之人给皇上。

孙公公聪明的点到即止,没有将后半句话说出来。

皇帝当然知道孙兢担忧的是什么,不过,这次只怕是孙兢想多了,看着房外秦子游离去的方向,皇帝笑得很是自信,“他不会!”

修佛之人必有一颗怜世之心,又怎么会意气用事,让无德无才之人治理国家,伤了国之根本,贻害百姓。相反,他觉得秦子游一定会为他选出一批优秀的国之栋梁。

当然,他也期待秦子游如何应对他那几个优秀的儿子。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