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夫人心疼自家的女儿,却也无能为力,自己家的那老头子,虽是大学士,但只是管着修书什么的,管不着这吏部的事情,压根帮不上忙啊!
寿王爷到了太妃的“昭阳堂”,商议太傅家的事情。
寿王爷面对宋清玉的请求,也是无奈的很,这牵扯到了皇位之争,万一压错了宝,或者是招皇上嫌弃,王府的富贵也该到头了,为了一个半路出来的义女,搭上自己半辈子的努力,也太不值当了!
太妃见自家儿子也是无能为力,叹了口气说:“这样吧!我带玉儿去太后娘娘那里走一趟,行不行,就要看太傅的造化了!”
宋清玉本已经心灰意冷,闻言十分欣喜,连忙磕头,叩谢恩典。
周尚卿眯了眯眼睛,腆着脸对太妃说:“祖母,孙儿随您一起去吧!好久没有去找十三皇子了!”
太妃捂着嘴笑着说:“你不怕遇见彩霞公主?”
周尚卿一阵恶寒,无奈的说:“得,您这么一说,孙儿还真不想去了!”
太妃掩着嘴笑了,这彩云公主是皇上的义女,是从民间带回来的,虽不是龙子龙孙,却记在皇后娘娘名下,很得皇上喜欢。彩云公主就爱粘着自家的俊俏孙儿,整日的“尚卿哥哥”的叫着,自家的孙儿极不喜欢她。
宋清玉疑惑的问:“谁?彩云公主?”
周尚卿无奈的说:“得了,大不了我悄悄的去!”
宋清玉模糊的记得,她成亲不久,就听说皇上的义女彩云公主,十里红妆,一百二十抬嫁妆嫁进了王爷府,也算是亲上加亲,难不成是自己眼前这个目中无人的家伙?
过了晌午,太妃便带着宋清玉和孙儿入宫,求见了太后娘娘。当年太后娘娘和太妃是好姐妹,一起经历了深宫里的浮沉,患难与共,方才各得其所,一个成了太后,一个成了太妃,并得恩旨,与儿子一起生活。因此,关系还是很好的。
太后微笑着,坐在主位上,太妃领着宋清玉恭敬的跪拜,太后笑着说:“你呀,还是如此多礼,咱们姐妹间,还行什么礼啊!”太妃亲热的笑着说:“您是姐姐,又是一国太后,妹妹行礼是应该的,太后娘娘,这是臣妾的义孙女宋清玉。”
宋清玉又恭敬的行了半蹲礼:“清玉拜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好个知礼俊俏的娃娃!”太后赞了一声,笑着说:“起吧!”
“是,多谢太后娘娘!”宋清玉站到了太妃身后。
“快坐吧!”太后高兴的说:“你这老家伙,多久都不来看哀家了!”
太妃恭敬地坐到一边的莲花木雕沉香木的椅子上,宋清玉站到了她身后。
“臣妾怕扰了太后娘娘的清静,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您啊!”太妃笑眯眯的说。
宋清玉低下头,悄悄的抬眼看了一眼太后,太后约莫五十多岁,保养的很好,看得出年轻时也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你这家伙,贫嘴的本事不减当年啊!”太后掩唇笑了,被逗得很开心。
“太后娘娘,臣妾的这个义孙女本事不小呢!臣妾记得太后娘娘最喜欢知礼的女娃娃,特意带她来见见你!”太妃直切主题,毫不含糊。
“过来给哀家瞧瞧!”太后慈爱的冲着宋清玉说。
宋清玉恭敬地上前,跪在地上。唉,入宫可不是什么好事,见了贵人就得跪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丢了小命。
“抬起头来!”太后的声音不温不火。
宋清玉依言抬头,却不敢抬眼直视太后。太后满意的说:“是个懂事的!今年几岁了?”
宋清玉又俯下身子,恭敬地说:“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女今年八岁。”
“可都读了哪些书?”太后的眼圈有些微红,自己当年病逝的女儿正是八岁。
宋清玉嘴角微微一扬,软糯的童音响起:“读过女论语,女训女戒之类的书。”
太后慈爱的说:“女儿家是该读这样的书,可还学过些什么?”
宋清玉心思千转,不知要不要冒险,罢了,不成功就成仁吧!怯怯的说:“臣女喜欢读游记,向往天朝的山河美景,只是身为女儿身,不能和男儿一样游历。”
太后的心,骤然一紧,痛的厉害。自己的女儿山河公主,最爱看游记,还经常说,要等长大了,游遍天下美景,写一本游记,给那时候还是妃子的她看看。
太妃见太后的面色不妥,便连忙打岔:“小孩子家的,老爱瞎说话!太后娘娘不要见怪!”太妃满以为宋清玉会说自己喜欢刺绣,谁知道竟然戳到了太后的痛楚之处。除了一身冷汗。
太后面色有些凄楚,颤抖的说:“你这丫头,喜好倒是特别。过来,到哀家身边来。”
宋清玉心知,自己是赌对了。便恭敬的起身,缓步走到太后跟前,抬起雾蒙蒙的杏眼,微微的笑了,露出两个甜美的酒窝。
太后恍惚的将她看成了山河公主,颤抖着抚摸着宋清玉的脸,落下泪来:“我的女儿,你终于来看母亲了,你还怨不怨母亲?”
太妃惊诧的不敢出声,别人不知道,自己可是一清二楚,先帝宠爱萧妃,却很喜爱山河公主,因为她的模样最像先皇逝去的宠妃。当年太后还是丽妃的时候,经常借女儿争宠。最厉害的一次,就是山河公主风寒的时候,丽妃并没有仔细照顾,而是借女儿争宠后,借着和先皇一起去大佛寺为女儿祈福,实则怀上了当今皇上。山河公主病逝前,没能看到自己的父皇和母妃,一双杏眼怎么也不肯闭上。虽然因此,先皇十分怜爱失去女儿的丽妃,但是这却成了丽妃的永远的痛。丽妃和自己经常说的就是,山河公主从没有出现在自己的梦里。
宋清玉并不知道这些秘闻,只是记得前世时候,宋映菡为了寻找游记孤本哄太后开心,曾去寻过她,抱怨的说什么大量的游记孤本随着太后的山河公主下葬了,太难寻到孤本了。自己猜想,这太后得了孤本,定是要烧给山河公主的。既然送孤本能讨太后欢心,太后定然十分喜爱自己的女儿。现在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宋清玉拿出丝帕,拭去太后的眼泪,甜甜的说:“太后娘娘,没有任何孩子会怨恨自己的母亲的!”
太后回过神来,有些难为情。宋清玉又说:“太后娘娘慈母之心,公主一定知晓。”
太后苦笑了一下,对太妃说:“让你见笑了,你可是得了个好孙女!”
太妃连忙说:“臣妾怎么敢取笑太后娘娘的一番慈母之心,娘娘不要介怀了,公主早登极乐,定是做了天上的玉女。”
一句话就哄好了太后,太后扯出一抹笑容,拉着宋清玉坐在自己身边,爱怜的看着她说:“你是谁家的女儿?如此钟灵毓秀!”
“回太后娘娘,臣女的父亲是翰林宋明杰,外祖父是赵太傅。”宋清玉自然而然的切入了要点。
“哦?赵太傅的夫人哀家倒是见过,是个知礼的明白人。”太后笑眯眯的说。
太妃适时的插嘴:“是啊,章老夫人那么个明白的人儿,却蒙遭大难,真是让人惋惜啊!”宋清玉也连忙露出了难过的表情。
“哦?哀家倒是不知,章老夫人怎么了?”太后不解的问。
“唉,赵家被抄了,太后娘娘还未曾听说吧!”太妃掩面垂泪。
太后立即明白了,这是来求情的!内心有些不虞。这时候,十三皇子和周尚卿一同进来请安。十三皇子一身金丝锦衣,照的人有些眼花。约莫十来岁的年纪,英眉剑目,甚是俊朗。
太后欢喜的说:“小十三,小尚卿,你这俩小鬼头,好些日子未见了!”
宋清玉立即起身行半跪礼:“拜见十三皇子。”
十三皇子敞亮的一挥手:“起吧!”然后快步走到太后跟前:“给皇祖母请安!”
周尚卿也连忙半跪:“给太后娘娘请安。”
“起来吧!”太后笑着说。
十三皇子笑嘻嘻的坐在太后身旁,抱着太后的胳膊撒娇:“皇祖母,孙儿好些日子没吃您宫里的玉露丸子了,想念的很啊!”
太后笑着点了点他的鼻尖:“小馋猫,就知道来蹭哀家的点心。”又开心的冲身边的嬷嬷说:“快去叫小厨房做玉露丸子。”
“是。”嬷嬷应声而去。
宋清玉又乖巧的站在了太妃的椅子后边。
周尚卿悄悄的跟过去,冲着宋清玉眨眨眼。宋清玉疑惑的很,白了他一眼。周尚卿一噎,恨恨的不再看她。
“皇祖母,您知道吗?孙儿的伴读赵轩绍被父皇抓了,不知道犯了什么罪,皇祖母替孙儿求求情吧!”十三皇子大咧咧的说。
“哦?你的伴读是赵家的孩子?”皇太后疑惑的问:“不是李家的孩子么?”
“呃……刚换了不久,我看那赵家的比较机灵,便擅自换了。”十三皇子笑嘻嘻的说。
“你母后知道吗?”太后笑着问。
“呃…母后整日忙着六宫事宜,哪有时间管啊!”十三皇子转了转眼珠,摇晃着太后的胳膊:“皇祖母就帮帮孙儿吧!”
太子是先皇后所生,十三皇子是当今皇后的嫡子,皇上总共这么两个嫡子,太后看的跟眼珠子似的,尤其疼爱这个幼孙。
“好好好,哀家和你父皇说说,想法子放了赵家一家子。”太后心情高兴,便松了口。
宋清玉感激的看了太后和十三皇子一眼,连忙走过去跪下磕头:“太后娘娘明鉴施恩,臣女感激不尽。”喜得流了眼泪。
太后叹了口气说:“起来吧!你这娃娃倒是也合哀家的心意,只是你已经拜了刘妹妹为义祖母,不然,进宫陪陪哀家多好。”
宋清玉闻言并不后悔,抬起头擦擦眼泪,软糯的童音怯怯的说:“臣女蒙义祖母怜爱,有幸见到太后娘娘,已经是三生有幸。再者,天下臣民都是天子的子民,清玉也算是太后娘娘的孙女。”一番话不着痕迹的消弭了这一场尴尬。
太妃满意的很,宋清玉并没有借机攀高枝。太后娘娘也很满意,自己没有看错这孩子,是个品行端正的,若是反而愿意人自己做祖母,自己还真就不稀罕了。
十三皇子和周尚卿都十分的佩服她这一番不着痕迹的溜须拍马。
------题外话------
最近忙着备战考试,得等着元旦之后再一天一更了。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