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翩轻扫了眼傅舞阳面上的喜悦,眼波流转,讳莫如深。傅舞阳最擅长的就是琴艺和诗词了,并常常以此自傲,前世她的才女之名就是从这里传开的,而之后自己的无才之名也慢慢地传开了。其实真要说起来,文绿翩的诗词作得比傅舞阳的好,只是前世她不喜与人争,也不想在诗词上压了傅舞阳一把,就怕因此伤害了姐妹之情,所以处处压抑自己的才能。再加上傅舞阳在她面前总是表现得很柔弱,很善于拿她自己的身世作筏子,让自己觉得跟她同病相怜却又比她幸运,处处帮她,结果只要是她从自己这里看上了什么,无论多贵重自己都会送给她,甚至经常在皇外祖母和皇舅舅面前为她说好话,令皇外祖母和皇舅舅对她另眼相看,怜惜她,结果呢?她还不是一直算计自己,压根就没把自己当姐妹看过,也是自己傻才会一直没发现她的真面目。不过,这一世不会再是这样的情况了,今生她倒要看看傅舞阳没了她的帮助,会活得怎样的“精彩”?
文绿翩暗暗冷笑,重生了的她心态跟以前也不一样了,前生她不喜与人争,只想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可就是这小小的愿望,他们都不允许。重生后她想得很明白了,就算她不与人争,人家还是看她不顺眼,还是会处处算计她,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只有自己足够强大,别人才不敢再算计自己,就算他们想,也得掂量掂量!
唐修宴见她脸上神色变幻莫测,神情带有几分深思和隐约的痛苦,以为赋诗作画于她有困难,忙轻声道:“无双,你是不是还没想到什么好诗句啊?若是没有,二小皇舅帮你。”
文绿翩知道唐修宴也是出于一片好心,没有其他的意思,不过,她这次打算自己来。摇了摇头,笑道:“二小皇舅放心,无双已经想好了。”
唐修宴见她说得极其认真,虽然还有些疑虑,但还是选择相信,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文绿翩细想了下刚才游湖看到的景色,提笔将想到的诗句写了下来,再将自己的名字写上,待墨迹干了些,就将它交给前来收诗词的宫女手中。
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殿内赋诗的人就将自己的诗词交了上去,而绘画的还没有这么快。
因诗词数量较多,几位文臣就分开阅读,遇到好一些的就念出来,另放到一处,只待作最后的评选。
“好诗!”突然一声赞叹,众人看过去,原来是右相王敏。右相王敏素来在诗词上成就斐然,甚少夸过他人的诗词,会是什么样的诗词竟能入了他的眼呢?众人不禁有些好奇。
和顺帝也好奇地道:“王爱卿,不知是什么样的好诗句呢?是何人所作?念出来听听。”
王敏恭敬地道:“是,皇上。”顿了顿,遂念道:“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船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选自宋。杨万里的《莲花》)
“好,好一句两般颜色一船香,果然是好诗句,无怪乎能得王爱卿称赞。王爱卿,这诗是何人所作?”和顺帝笑着赞道。
王敏面露震惊,道:“回皇上,这诗乃是左将军的侄孙女傅舞阳所作。”没想到一个才八、九岁的小姑娘竟有如此才情,真是让人惊讶不已。
此话一出,众人皆诧异地望着傅舞阳,没想到这傅舞阳还是个才女。傅舞阳被众人这么关注,内心早已得意不已,面上却羞滴滴地低垂着头,脸上浮起两抹红晕,本就生得柔弱的容貌,此时更是吸引人。
和顺帝也没想到这诗竟是傅舞阳所作,微愣了一下,回过神来笑道:“没想到将门倒是出了个才女,傅爱卿真是教导有方啊,不错!”
左将军傅信乃是傅舞阳的祖父前左将军傅智亲弟,也就是恪靖侯府文老夫人之弟,傅舞阳父母去世后,她在左将军府就只剩下这个叔祖父和堂叔可以依靠,所以和顺帝说是他教导有方也没有说错。傅信虽然是武官,不似文臣那么多弯弯肠子,但说几句场面话还是会的,闻言忙道:“舞阳的诗词能得皇上和王大人看得起,是她的荣幸,实在是当不起才女之名。”
和顺帝笑道:“傅爱卿不必谦虚,傅小姐年龄这么小就能做出如此佳句,日后定是不容小觑。”
和顺帝随口一言落到了在场众人耳中倒是另有涵义,众人皆是心思翻转,傅舞阳能得皇上如此赞誉,才女的名声已经确定,日后定是不凡,看来得交代自家女儿跟她打好交道才行,毕竟将来女儿若是说亲,闺阁好友也是男方考量的一个方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当下,众人忙附和皇上的话语,语言间对傅舞阳自然诸多赞誉。傅舞阳听了,面上含羞带怯,内心早已得意洋洋。
文妙姝笑着跟傅舞阳道喜,转头眼中却极快地闪过一丝阴沉,众人此时目光不在她身上,自然没有发觉。不过,这神色却没有瞒过一直注意着这边的文绿翩。文绿翩微微挑眉,暗暗腹诽,看来文妙姝跟傅舞阳之间也不是没有矛盾,其实想想也是,文妙姝这么高傲的人,怎么会允许有人的名声压过自己呢?
“好,果然是好诗!”温太傅面露惊讶,不禁站了起来,口中不住地赞着。
众人诧异不已,温太傅一向稳重,什么时候这么失礼过?没想到温太傅对傅舞阳的诗句也给这么高的赞誉!
“看到没有,傅家小姐果然是好才情,一首诗不但得了皇上和王大人的赞誉,没想到连温太傅都这么称赞。”
“是呀,看来傅小姐今日过后才女之名定会传开,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情,真让人羡慕不已。”
“可不是,要是我也能有个这么好的女儿就好了。”
“别这么说,你家婉儿才情也不错啊,人又乖巧,我倒是挺喜欢的。”
“……”
底下的几位夫人窃窃私语,皆是一脸热切地关注着傅舞阳,弄得傅舞阳内心更加得意。可惜,有时候事情发展还真是应了那句“乐极生悲、甜中生苦”。
倒是和顺帝看得明白,温太傅夸的是他拿在手中的诗,并不是傅舞阳的那一首,不禁好奇是谁的诗能作得比傅舞阳的这一首还好,因为如果比傅舞阳的差,温太傅绝不会这样赞叹,遂笑道:“温太傅可是又看到了好诗句了?”
温太傅略有些激动,忙回道:“回皇上,老臣确实是看到了首好诗,写得真的是太好了。”
“呈上来给朕瞧瞧。”
“是皇上。”
小太监忙接过呈上去给和顺帝,和顺帝接过,越看脸上的笑容越深,连连赞道:“果然是好诗,不错,不错。”
待和顺帝看到最后的署名时的,笑得更开心了,意味深长地望了文绿翩一眼,将之递给德敦太后,笑道:“母后也欣赏欣赏这首好诗。”
德敦太后疑惑地接过,只看一眼就诧异地抬起头来看向文绿翩,隔了一会才又低头看手上的诗,越看眼中的喜悦就越重,连连点头:“果然是好诗!”
底下的人伸长了脖子,皆非常好奇,到底是何人写的诗这么好,难道比刚才傅舞阳的那首还好吗?
有人注意到方才和顺帝和德敦太后的眼神,忙跟旁边之人窃窃私语:“你说这诗会不会是无双郡主作的呢?”
“不知道,不过没听说过无双郡主有什么才情,倒是恪靖侯府的三小姐才情不错。”
“应该不会是她吧,你们有所不知,我以前听我女儿说过,她们在一起时也曾切磋过诗词,无双郡主每次都作不出来,反而是傅舞阳的诗词每次都是最好的。”
“既然不是无双郡主,那皇上和太后娘娘方才为何会特意看她一眼呢?”
“这个就不知道了,嘘,先别说了,皇上好像正准备让李公公念出来呢。”
和顺帝笑道:“想必众位都想知道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吧?李公公,你就念出来给诸位听听吧。”
“是,皇上。”李德安李公公恭敬地道,展开字条,念道,“毕竟太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里将“西湖”改为了“太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果然是不同凡响!皇上,不知这首诗是何人所作呢?”左相邵康星恭敬地问道。
这也是底下众人最想知道的,因此此时虽然不敢看着和顺帝,但耳朵皆拉长了。
但听和顺帝笑道:“此诗乃是无双郡主所作。”
------题外话------
题外话:各位请见谅,依依对诗词真的没什么天赋,每次碰到要吟诗作词的地方,只能找唐哥宋姐红妹了(即唐诗宋词外加红楼梦),有些可能不太符合的,请大家看过就算了,莫见怪哈!
还有谢谢李兰的提醒,依依之前忘了大长公主指的的皇帝的姑姑,所以女主的母亲应该是昭敏长公主。已经改过来了,再次谢谢李兰的提醒,也很欢迎各位亲提出意见或者对本文发展的看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