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未到,陆宰没了睡意,现朝廷腐败不振,又屡遭金国进犯,边境吃紧。如大宴同僚,朝廷闻知此事对吾不利,如悄无声息,同僚迟早会知,还落得瞧不起同僚,毕竟府上添丁,不似其他同僚妻妾成群、儿女成堆……
冷静之下,小范围送几张请柬予私交甚好的同僚,准备就绪,吩咐下去;送请柬、置办酒菜,东厨备柴备水,上下又动。
儿子三朝,汴京薄雪覆盖,酉时刚过,同僚前后来至陆府,虽送去请柬三几十张,因陆宰古道热肠,待人随和,故此未收柬的也来贺喜。陆宰在府门迎接,打躬作揖,行礼寒暄,口里只有一句重复之语“同喜同喜,府上请”。出乎陆宰之预想,需添加桌凳,府上的人自然忙坏了。第四章:醉翁之意不在酒,慷慨陈词道国危。此时宴客大厅高朋满座,陆宰举起酒杯,方欲对众同僚们表登府拜喜之谢,管家陆虎匆匆来报:“来了三个太监,已进大门厅堂,手里捧着一个盒子”,陆宰愕然,同僚也懵了,莫非皇上(赵佶,(l100—1125)嫌自己在国难当头大摆筵席?或者···,许多念头在脑海闪过,此时三个太监与陆宰只几步之遥。
陆宰赶紧迎上,作揖道:“天色已晚,不知何事劳几位公公大驾”,
为首太监玩笑道:“怎么?咱(zã)家来讨杯喜酒,可否”?
陆宰陪笑:“怎敢烦烦公公,请上坐…”;
“免了,咱家奉皇上之命,特来贺喜,赏陆小公子‘三朝’礼一份”,太监说罢从随从的小太监手里接过精致小盒,陆宰赶紧下拜,谢皇上,其他同僚亦赶紧同声道,皇恩浩荡……陆宰与太监们客气几句,料也留不下,遂送出陆府,待回到大厅,众同僚正围着精致的盒子议论。
陆宰道:“共睹皇上赐予之宝物,如何?”。
众人起哄道:“如此甚好”,陆宰轻轻把盒子放在酒桌之上,慢慢打开,盒子内红色衬丝绢中间,一抹淡淡的白玉之色晕散而来。是块“圭璋”(古代,重男轻女,生男叫“弄璋之喜”,生女叫“弄瓦之喜)。一块稀世美玉,同僚们惊羡之情溢于言表!
虽同僚不乏珍稀之器,然此件要好许多,陆宰亦吃惊的看,然很快心情平复下来,皇上差公公送块圭璋有它意,陆府来道喜官员甚多,偏送块美玉,目的有二,其一,让这帮看看,皇上对尔等甚好,府上添丁,寡人都赏赐礼物。其二,金国边境挑衅,大有进犯之势,要官员们同心协力,一致对外,时刻记着内忧外患,兴邦爱国。各位大人,陆某三生有幸,在此感谢各位登临敝府,令敝府蓬荜生辉,陆某已备下薄酒,望各位开怀畅饮,不醉不归。陆宰的话把同僚们从围睹圭璋思绪中拉回来。众人同声道:”不醉不归“,于是乎,杯斛交错,换盏狂饮,彼此祝酒,此起彼伏,喝的荡气回肠、飘飘欲仙。陆宰手持盛满杜康酒的白釉蓝花杯每桌敬酒,每敬必干,喝的也有些微醉,步子有些乱,平时自己掌握的很少醉,今天太高兴,醉一次又如何?本皆足矣,陆宰举起酒杯道:”吾众在此饮酒吃肉,边关将士却我们的国泰民安在厮杀,我们要同仇敌忾,誓不让金狗踏入中原一步,不能让金狗任意妄为,杀溺蹂躏,践踏生灵“。几句话说的众官群情激昂,士气高涨,纷纷举杯,一饮而尽。饮毕,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其中一人道:明早上朝我们就联名向皇上上折子,我们要捐银捐物。
其实这才是皇上初衷,一块圭璋自然值许多银两,但也许另外有更大收获,圭璋只是九牛一毛,更甚九牛半毛都不是,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但军粮军饷欠不得,战车战马欠不得,盔甲武器更欠不得,这些臣子们哪个不是富埒陶白,家财万贯,鲜衣美食……
直到戌时官员们陆续散去,皆让随从之仆人搀出去,亏得乘马车而来,不然,定沉醉不知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