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琬回去几日内,陆游似少了五魂六魄,白天尚好,夜晚总辗转反复,有时彻夜不眠,与唐琬一起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一幕幕重演,吟诗唱和,桃林间一瞬的吻,是夜悄悄的情话,春游时的追逐,乌篷船上的相依···
只有油灯暗淡,散射伤感的光芒,孤零苍台夜露冷,残月映花筛只影。
陆游即使睡亦迷迷糊糊,不曾深睡,然每次梦中皆与唐琬相执彼手、雨中漫步、携手迎日出,相伴看日落。
这晚陆游至寅时方迷糊睡着,梦镜中自己骑高头大马,身披红绸,两路人马锣鼓喧天,鼓乐前导,继七十七抬的嫁妆妆奁箱柜(意娶妻),拖青引道,顶绣吉祥凤鸾的十二抬大红花轿落在陆府,路人争看之情,宾客盈门。满心欢喜与新娘双双拜了天地、父母。后携手进了洞房,手持玉如意慢慢挑开新娘大红盖头,却发现不是唐琬,而是另一位丽人,此丽人羞道:吾乃你娘子。“陆游大声道:”琬儿在哪里?“在外屋睡的书童听到陆游的叫声,赶紧跑将进来,见陆游还在继续说着梦话,赶紧拍陆游的肩,
陆游梦中惊醒,道:”吾梦中说些什么?“
书童道:”少爷梦中在叫唐小姐。“书童自然明白公子的心情,于是道:”少爷,何不修书一封,表相思之情,如此,可以互通往来,少爷在这里无精打采,小姐在闺房不知眷恋予你呢。“陆游茅塞顿开,如此甚好,吾怎么没想到?吩咐书童道:”研墨,吾要修书。“
书童睡眼惺忪道:”少爷稍等!“
陆游起身,在书案之上几笔挥就:琬妹,几日未见,如隔三秋,与琬妹一别,心已随妹而去,吾好生寂寞,是夜修书一封,且且回复。两相思,湿罗衣,无奈相聚,人已去,风凄凄,何日佳期。务观即日书。
书完对书童道:”天亮速办此事。“
书童道:”少爷放心,吾明一早就办,现在少爷可以就寝了。“
陆游复躺在床,一时三刻便进入梦乡,在梦中又遇唐琬,却与唐琬隔一条河,陆游叫唐琬,唐琬亦在叫陆游,彼此却听不到声音,皆在费力的比划着,陆游想渡过去,奈不谙水性,岸边亦没渡船,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很久··很久··彼此都叫累了,这时远处荡来一叶扁舟,舟上之人乃一位老者,落胸银发似初雪乍染,身着五彩石青袍,袍上绣一轮新月,月下绣一老者手持朱笔,似乎在勾画着什么······
陆游此时没心思研究这些图案,只急道:”老先生,快摇过来,吾自多付你银两。“
老人慢慢道道:”老人是人老,摇橹是撸摇,无力是力无···,
陆游赶紧道:“刷牙用牙刷,花无却无花,柳如是如柳···”
老人微笑道:“昔时西施习诗喜噬细食。”
陆游无语,心道:此对乃绝对。老人继续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勿自持学高八斗,尔如对上,老朽每晚让你们相遇,不然,还是回去苦读,”又道:“天下事皆有轮回,天意不可违,勿打破此规,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还有渡船人。”陆游彻底无语···
沉沉的睡到近午时才悠悠醒来,伸了一个懒腰,晃了晃头,去东厨吃了些东西,感觉很好吃,原来怎感觉不到?吃完便去了书房,做先生留下的功课。
功课做完看时间尚早,便独自向后花园走去,时已深秋,秋叶静美,漫步桃林之间,拾满地落英,沿着记忆里的路径,寻一丝琬儿的气息,静静独行,看一季落花妖娆了青葱岁月,芬芳了素指流年,把最艳红的那一片拾于手中,深深的想,静静的念,心在思绪,爱在延伸,思念无边,情意浓浓,痴情不是一种罪过,痴情只是一种脆弱。
一晃十几日过去了,这日,陆游在书房做了一会功课。可想书信该到了,怎么迟迟未到,是琬妹没时间,还是邮驿路上耽搁了,陆游找不到答案,只能对陆游而言是漫长的等待。此时书童跑进来,气喘嘘嘘道:“唐小姐有书信一封”陆游喜道:“即刻予我。”说完把书信抢过哆嗦着打开,里面只有几个字:“情人怨遥夜,只待登科时。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陆游懂唐琬之苦心,勿总儿女私情,需取得功名,月中折桂。也想起梦中老人的话和那个上句,还是对不上!
陆游与唐琬之间书信相通频繁,每每唐婉琬来书信皆提醒陆游做好功课,登科进宫,光耀门庭。陆游自是孙康映雪、韦编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