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地,鱼米之乡,天底下最温柔富贵之处。自古富庶便推江南,又以苏、扬为最,天朝那些告老还乡的臣子,或小隐于野的士人大多则江南之地而居。
这姑苏之地,最有名望者,便是那探花郎林如海了。这林海字如海,而今已过四十,膝下却无一儿半女,夫人贾敏多次劝其纳妾皆无所动,只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只怕是我夫妻二人缘分未到,所以才膝下凄凉。”
说道林家,其祖上四代列侯,五代书香,才是那真正的诗书传家,到林如海这代更是‘腹有书香气自华’,他又是拿一个狂生,得了个探花的虚名,抗旨不尊,只领个兰台寺大夫的闲职,陪妻游山玩水,近两年才在姑苏安定下了来,好在当今是个贤明惜才之人,没有追究他的罪过,反而聘他为太子太傅,这林海虽说狂些,到底不是恃才自傲之人,见当今如此贤达,也不好意思挂一个太傅的虚名儿,那几年在京里到底还是悉心教导了太子的,如今虽说隐于江南,到底每年会抽出那么些时间上京述职,尽些老师本分。
林海自是那天底下狂放不羁之人,再有他妻子贾敏,也是当世奇女子,这林氏贾夫人,乃荣国公贾代善之嫡女,史老太君唯一的女儿,自小聪明伶俐,得父母百般疼爱,如珠如宝的待着,教养学问便是她两个哥哥也不如的,代善贾母疼她,自想留住在身边多教养几年,也不愿女儿早早的出嫁受苦,眼界儿又高,这个才俊不愿,那个公子不想,贾敏自己自是不操心的,只每日里同几个姊妹谈诗论画,好不自在快活。
那时京中有贾冯二奇女子,说的便是贾敏和如今的北静王妃冯氏,北静王自幼与林海相交,引为知己,娶妻之时这林海自是要来的,而好友出嫁,贾敏岂有不来之理?在北静王和王妃的引荐之下,二人便相识相交相知相许了。
偏林海视权贵如草芥,贾敏自也是意不在此,只贾母怕女儿吃苦,舍不得将贾敏嫁于他。代善次子贾政,见林海满腹文章,心之神往,明了妹子的意思,只让内人王夫人去与贾母多言林海的好话,那王夫人如今是嫂子,贾敏是小姑子,未出嫁的闺女,多处被贾敏压制,行事也不伶俐,不比贾敏多得疼爱,那些下人也不奉承与她,如今见林海不过一个虚名儿,自想着将她嫁了出去受些苦,也算出了她这些年来气,自是不遗余力的在贾母跟前说了好些话。
贾母见女儿执意如此,又有王夫人帮衬说那些个话,林海本又生得俊雅,自有书香门第之清贵,想着女儿自己喜欢便是好的,大不了多给些个嫁妆,也不至于苦着她去,便点头允了此事,一家子上下打点,欢欢喜喜的送了贾敏出阁。
林家祖上虽是列侯,到底现今贾敏是荣国公的小姐,当今未免世人疑林海有攀附贾家之嫌,便在他二人大婚之日,封林海做了太子太傅,贾母见此,越发的欢喜了,只这么些年来,贾敏总无所出,合家上下皆有烦扰,林海便携妻走遍大江南北,倒也快活无比。
如今二人已相濡以沫十几年,身边除了几个旧日里服侍的人,再无其他,贾敏心中焦虑无比,名医也不知请了多少,每年定广施家财与那些贫苦人家,姑苏一带人人不称赞,多少人为贾敏立长生牌,求菩萨保佑林夫人早日得偿所愿,他夫妇二人这般善心,自该得好报的。
也不知是贾敏和百姓的诚心还是上天见怜,如今贾敏已怀胎八月有余,脸上的笑颜也多了些,每日里小心调养,不肯多行多吃,身边定有两三个行事老道周全的老嬷嬷跟着的。
“春到花招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如今是二月十二花朝节,贾敏虽心之向往,到底为了腹中的孩子着想只待在房内赏院中花便罢了。
林海从外间入内,只笑道:“你也太过小心了,今日天气这般好,没得闷在屋子里做什么。”贾敏轻抚肚子,道:“好不易得了这个宝贝儿,我岂能不小心。”林海哑然,只将方才在院中摘的花别在贾敏鬓上,惹得贾敏一阵娇羞:“我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你还这么着,也不怕别人笑话。”
身后几个老嬷嬷只笑道:“太太快别说这话,您若不说,谁信太太竟是快四十的人呢,竟是比我们的丫头还年轻些。”贾敏只道:“妈妈,连你也说这些话来打趣我。”林海从贵妃椅上扶了贾敏坐起,道:“依我说,咱们只出去走走也是好的,外边热闹你若不愿去,在家中散散哪里是不行的。”随贾敏陪嫁而来的王嬷嬷笑道:“正是这话,出去见见景儿,太太心中也宽慰些。”
见他们这般,贾敏也只得起身往外走去。
虽说如今也是老夫老妻,到底心性儿还是孩子般,见着外边春色正好,自是无比欢喜的,也不用林海扶着,她倒是比谁都欢快些。见着几只彩蝶,还学起那些年轻媳妇姑娘扑蝶玩闹。
到底是有身子的人,禁不住这般胡闹,不过一刻便累了,自往亭中去,才躺下略歇息会,腹中便禁不住的疼了起来。林海见此,饶他平时是多么镇定自若之人,此时也不能自已了,忙抱了贾敏往房内去,让几个老嬷嬷去请稳婆来。
好在自贾敏有孕以来,林家上下皆备好了此事,虽说突然了些,到底准备得齐全了。
林海被请出房内,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的在房外候着,偏又不能进产房,如今整颗心揪在一块,府内上下忙成一团,也无人理他,只剩他一人焦急心烦,直到晚间方才得知母女平安的消息,这颗心才放了下来。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和小姐母女平安,如今太太已经睡去了,老爷可要看看小姐?”林如海得了婆子报信,见产房内已收拾洁净了,边往内走边道:“把小姐抱来我瞧瞧。”
入房瞧见贾敏安睡在床,林海只是小心的坐在床沿,待王嬷嬷抱了孩子来时,林海小心的将孩子抱入怀中,瞧得娃儿的模样,竟是忍不住的狂傲起来:“到底是我林家的女儿,眉目清秀,不同俗人。”
王嬷嬷在一旁笑道:“正是呢,小姐不比别的婴孩,这般粉嫩惹人怜爱,只可惜不足月,略有些怯弱罢了。”林如海倒不理会这些话,只逗弄着娃儿,笑道:“眉如黛,肤如玉,日后你便唤黛玉可好?”
刚吃过奶的娃儿早已安睡,哪里听得她爹爹的言语,只是略嫌耳边吵闹,不满的撇了撇小嘴罢了。见女儿如此,林海欢喜非常:“黛玉,黛玉,黛儿,你快些长大,学会喊娘亲,喊爹爹。”
“快把孩子给我瞧瞧。”贾敏不知何时已转醒,见林海逗弄女儿高兴,自己心里也是欢喜的。林海小心的将黛玉放置贾敏身边,笑道:“咱们的女儿倒是像你多些。”
贾敏只觉幸福溢满胸怀,笑道:“黛玉,倒是个好名字。只是你也性急了些,她才多大,哪里就会说话了。”林海笑道:“你我的女儿,自是不比常人的。”贾敏略有些嗔怪的瞧了林海一眼,道:“你倒是小声些,莫吵着女儿。”
林海自知不对,忙噤了声,又见王嬷嬷端了药来,亲自喂了贾敏吃了,道:“今日我林家得女,快些派人出去布施才是。”王嬷嬷见林海这般,只道:“老爷不知道,这事早已办妥了,林管家还来问过老爷,只是那时候老爷一心惦记太太小姐,不过就打发了一句‘知道了’。如今哪里还用得着老爷吩咐,现在各家都挂了红灯笼庆贺呢。”
听得此言,贾敏道:“她一个小孩子家,又是女儿家,哪里受得了这般。”林海搂住妻子,道:“这有什么,咱们的孩子,自是受得了的。”王嬷嬷也道:“太太是这些日子忧心了,想来那时候在府里,老爷太太又何尝不是百般爱怜,如今小姐更是尊贵的。”
贾敏见他二人如此说,自觉忧心过了,只逗弄了黛玉去。
王嬷嬷自端了碗出去,留下他一家子在屋内享天伦之乐。
黛玉的降生,倒是引起了姑苏一时的热议,那日正是花朝节,偏又只她家一个,别家竟无一个闺女降世,人只言林家的女公子是百花之神投胎,林家乐善好施,这是上天对他家的恩赐,再来林海对女儿的宠爱不比常人,便是寻常人家,得了个公子,也不急他家这般庆贺,京城得了消息,贾府,各家王府及当今都派人送礼贺喜,这般场面,竟越过了天家去。
可又有谁人知,如今这安睡在母亲怀中的小娃儿,日后又将有怎样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