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这任家也是人口繁多,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老大老二已经成家,各自分开过了。剩了老三老四老五,而老四老五又都是在县里读书。这两人在十四岁时考取了秀才,当时不是没有轰动乡邻亲友。那时他们上京赶考也有很多人愿意资助,可是两人却意外地双双落榜。

  这一来他们面对的便是冷嘲热讽了,常有债主上门讨债,有的只是资助了几百文,那时也都巴巴的上门讨债。老四老五落榜以后,村里村外有议亲迹象的人家也都销声匿迹。

  这样的事情让两个还未跨足社会的青年心灰意冷,因此后来的一年都放下了书本不再读书。任老爹急得嘴上长泡,最后还是任家老三劝慰调停。一年以后老四老五才在书院山长的来信催促下返回了书院,苦读三年,于今年又要上京再考了。

  不过这次借钱却很不容易了,所以秦老爹才有了“可乘之机”。他家大舅子在本县和邻县都开有客栈,家境不错,他便上门借了一百两银子,并许诺卖了橘子就还钱。

  纷纷大舅娘在心内暗呸了一声:“就靠你那破橘子院,哪年才能还清?”纷纷大舅却是满脸笑呵呵的同意,他知道这妹夫平时对妹妹的不好,但是总觉得是自己祝家理亏。所以明知道秦家情况,他们也没有对秦老爹摆过脸子。

  大舅娘板个脸把钱袋扔到秦老爹怀里,没好气道:“咱们家玉和今年可是要和张家小姐办喜事了,不过你大哥就这大手人,啥事都紧着你们秦家。”纷纷大舅喝了一声:“你这婆娘胡叨叨什么呢,还不出去?”

  大舅娘这才翻了翻白眼,转身离开了,不过她想着那个不着调的外甥女招了上门婿,应该就不会再说什么非自家玉和不嫁了。以前她那一出闹得,让自家儿子也跟着丢人现眼。大舅娘狠狠地哼了一声,才心疼着那一百两银子并恼恨着那家穷亲戚,提步继续走了。

  秦老爹想到借钱时遭遇到的冷眼,又抬起酒壶猛喝了两口酒。不过放下酒壶时他又觉得这冷眼受得值,自家纷纷以后终身也就有了依靠。秦老爹虽然表面看来只知道喝酒,然而对于家里的事他心中还是有算计的。

  对于任家老三,秦老爹在心中可是思量好长时间了。他看这任老三是个难得的好小伙,配自家纷纷正合适。

  在秦老爹心中,他家纷纷可是好得没话说。因此纷纷看中了大表哥玉和,秦老爹却常自认为,那玉和配不上纷纷。所以,这招了任家老三做上门女婿的事,尽管纷纷别扭着不同意:热战冷战全朝秦老爹开了,秦老爹还是没有向自家纷纷妥协。

  身后无子,秦老爹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百年后无人送终,而是被自己宠大的纷纷以后要倚仗谁。任家老三的为人秦老爹自在心中好好称量过,因此向来随着纷纷意愿的秦老爹,这次却坚持己见。

  秦老爹只顾在心里赞自己决定明智,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两个同伴在说些什么。直到一人起身,向着河那边招呼出声,秦老爹才回过神来。

  “之时、之而回家来了啊?听说你们快要上京参加府试了?”

  京城也即泽州府,他们周余县隶属泽州府,因此二人府试自然也是去京城。京城正在周余县北,算起路程来也不下于五百里地。

  秦老爹倒不关心这府试京试的,如今他已把任家当做了亲家,所以对他家老四老五也表现得非一般热情。

  “回来了,走一路累了吧?回家喝口水歇歇再进村。”秦老爹站起身来,高兴地说道。

  任之时、任之而,也就是任家老四老五,先是朝着开始问话的人点了点头。过后,之时才礼貌而又生疏的回秦老爹道:“不了,我们这就回家去了。”说着两个学子再次点了点头,从秦家门前走过。

  乘凉的三人看着明显比村里其他男孩子更显俊秀的老四老五,又议论开了。除了秦老爹,其他二人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下定决心:等自家小孙子再大些,一定也要送出去读书。

  任之时和任之而二人,一路上应对着村人或是好意或是略带嘲讽的问话,坦然的向家里走去。只是却有人故意道:“有没有去村口秦老爹家里歇歇脚,你们两家如今可是亲家了。”

  任之而听了这话心中冒火,刚在村口秦老爹那一副咱们一家人的模样就够他气恼了,如今竟还有人故意拿这话嘲笑挑拨?任之而攥紧了拳头就向说话人看去,看时才知道是一向和自己过不去的秦铁柱。

  若是长辈人这样嘲笑,任之而或许只怒瞪他一眼就会走开了,如今见是同辈人,他当然不准备咽下这火。不过任之而才刚踏出一步,就被旁边的任之时拉住了。

  任之而不解的看向四哥,任之时低声道:“回家,你这样只会让三哥面子上不好看。”任之而看了十几步远的秦铁柱一眼,随即提步离去。丝毫不理身后秦铁柱的大声挑衅,他一直在心里默默念着:你给我等着。

  任之时、任之而此时回村,回来取上京赶考的路费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前天他们听去县里的村人,说了自家三哥被秦家招为上门婿的事。

  当听了村人说秦家“借”给了他们家一百两银子时,二人当即就明白了。于是两人向山长告了假,随即就出发回村。百里的路程,除了路上搭了十几里的顺风车,两个人徒步一天多才到了村。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