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这么催更的……我哀怨……
两人又在越来越热闹的镇中心逛了两圈,各自买了些零碎的东西,小花看上了一朵小珠花,准备买回去给家里的杜兰,又给自家老爹买了一块上好的汗巾子,天热的时候李大力干完活腰上总是容易起痱子,有块汗巾会好得多。
这么想着,又顺便给经常出去做活的农民也买了一条,虽说只是顺手,但她还是很懂得抓住时机增加自己在农民心目里的地位,“农民啊,这块汗巾子你拿着,到天热的时候带着,免得身上捂着起痱子。”说着眨巴眨巴眼睛看着农民,眼神那叫一个感情洋溢啊。
虽说,这个时节买汗巾子不大对,虽说这个汗巾子是人家夏天卖了剩下的,价格很是便宜,虽说,只是给爹爹买的时候顺手的一买。但是,俗话说的好,天下哪来白拿的汗巾子啊!拿了汗巾子自然要把她的百般好处统统记在心里,并且以后千百倍的还回来呗!
农民果然一下子就被感动了,怔怔的看着小花手里质量不错,价格便宜的蓝布巾子,觉得堵在自己心口上一整年的那口气微微的舒缓了。悄悄握了握袖子里的头花,准备鼓起勇气也送出去。
然后好好的和小花说说话……想着想着,农民脸上就浮上了和他凶恶表情完全不符合的腼腆笑容,微微的红了耳根。
深吸一口气,正准备送出去,却听见小花讶异的叫道,“这是谁家啊?这么大的排场?”
农民闻言回神,抬头看了看,低声对小花道,“是镇长家的队伍。”
只见开头几个高大的家丁,护着后面的几顶轿子,轿子是一色的蓝布青帘,虽说看上去不很华丽,但是对于清水镇来说,同时拥有这么多顶轿子已经完全是富豪级别的人物了。
旁边有人开始议论起来,这家说镇长的小姨子是柳城县令大人的三姨太呢!那家说不是这样的,是柳城县令的三姨太的侄女儿是镇长少爷的未婚妻!又有人插嘴说,这镇长家的大少爷可是我们清水镇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呢!据说他妹子也被许给柳城的张大善人了!
小花听八卦听的很起劲,这镇长一家也算是名人了吧?
忽然人群就骚动起来了,人们纷纷往前面挤去,中国人爱看热闹,爱围观,越是不知道什么事儿的人就越爱围观!这个习惯直到前年以后都没有改变。所以现在,当前面有人叫嚷起来的时候,后面不明情况的人就开始骚动了,一个个挤油渣一样的往前挤过去。
小花本就个子不高,虽说今年长了一些,但是还是太过瘦小了。所以人群一激动,她就很不幸的被推到了一边,然后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被人们一个个的推过来推过去。转得她头晕眼花的,几次都险些跌倒了。
小花是见识过现代的踩踏事件的,这个时候站不稳脚跟心里开始害怕起来了,就怕被人一不小心推到了然后被踩踏至死。
就在小花又一次被人推搡得差点摔倒的时候,一只臂膀伸了过来,拦住了小花,并且把她带到怀里保护了起来。
小花终于得以喘过气来,抬头看见农民紧紧的护着自己,眉头死死的皱着。还稚嫩的臂膀张开为她圈出了一小片天地,然后在人群中稳稳的站着,不动如松。
等了一会儿,人群终于平静了下来,只听见前面有人说,“镇长公子真的好英俊啊,才十六七的样子,可是看起来好沉稳啊!”
一边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脸一下子红了,然后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下去。
小花惊诧,这算什么啊?难道只是为了看美男?
人群还是没有散开,小花顺着视线望过去,看见之前的“宴客楼”现在已经闭门谢客了,二楼打开了窗子,但是挂着薄薄的轻纱隔开了人们的视线。
不由得撇撇嘴,觉得有些无趣,不就是大户人家的家眷出来逛灯会嘛,有什么好稀罕的?
想着就拉着农民离开了是非之地,往空旷的地方走去。刚才一通乱挤,现在她还憋闷得很呢!
农民跟在她身后,不时帮着挡开旁边人的撞击,看了小花的背影良久,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走出了人群,农民才问道,“小花,你没事吧?刚才有没有撞到?”
小花摇了摇头,倒是指着怀里的栗子说,“给一挤,好多栗子洒出去了,可惜了。”
农民嗯了一声,把栗子接过去拿着,一边给小花剥栗子一边说,“你以后吃饭多吃点,你就是太瘦了,刚才才会被挤得团团转,要是摔倒了被踩到可怎么办啊?”
小花想起也觉得后怕,但是看看自己怎么也算不上健康的身板,很是哀怨的说,“我会努力的。”
两人沿着街道逛了一圈,最后来到了少男少女最喜欢的“月老祠”,门前的大树上已经挂满了红色的丝带,有的已经褪得看不出颜色了,有的还很鲜艳,红色的丝带上隐约看得出字迹。微风一吹,就轻轻的拂动起来。
小花惬意的站在树下看了半晌,眯着眼睛看别人都写了什么。农民在一边抓头,想了想自己跑去一边的摊子上买了红丝带,过来拉着小花去一边的案桌上写话。
小花原本对于这样的东西有些不屑,但是看农民特别认真兴奋的眼神,拒绝的话也说不出来了,想了想还是率先提笔写了一句“执子之手”,农民笑眯眯的写了下半句,“与子携老”。
小花的字依然不好,看起来歪歪斜斜的,农民的字却刚劲有力,看起来有棱有角的。
写完后两人在下面签上了各自的名字,相视一笑。
农民绑了小石头在丝带上,几下子就把丝带扔了上去,还挂的挺高的,风一吹就微微摇动起来。
看到时间要到晚上舞龙表演的时候了,小花和农民就准备往回走了。但是没走几步,就看见四花和一脸焦急的李慧正站在月老祠前面。李慧脸上带着羞涩和不安,但还是不时的抬头看对面的少年。
四花笑盈盈的正和少年说什么,本来就漂亮的小脸上神采飞扬,更是看起来可爱动人。四花本来就极会说话,在小花的教导下也算是有些见识,不像一般的农家孩子那么小性儿,此时更是舌灿莲花,说的对面的少年也频频失笑。
看那个少年一身绫罗绸缎,脖子上一圈雪白的毛皮,腰上还挂着一块白玉,看起来就是一个翩翩的少年郎。虽然不满意四花这样和一个陌生的少年来往,但是想着这里的时代和四花现在兴奋的神色,也就不想去阻止什么了。
只是,该防着的时候还是要防着。尤其是她这个当姐姐的,拥有当母亲的心情时。
于是小花带着农民走了过去,一脸自然的和李慧四花打招呼,“原来你们在这里,我说怎么逛了一圈都没有见着人呢!”
李慧眼里闪过不安和担心,又隐隐有着一丝放松,看看见到自己姐姐有些高兴的四花,道,“小花妹妹,我们见镇子中心人多,就没往那边去。”
四花却很不在乎的说,“三姐姐,我们还不是怕打扰了你和农民哥哥,这才躲得远远的呢!”
小花听了心里有一些不自在,又觉得四花在陌生的少年面前这样说话太轻浮了,看到少年好看的眉毛微微的皱了起来,不由觉得四花的性子太跳脱了,以后该管教管教了。尤其是,她以后不愿意呆在乡下要去城里的话,那些地方的规矩可容不下跳脱的人。
于是只是微微瞟了四花一眼,警告的挑了挑眉毛,就掉头看向一边的少年,见他唇红齿白,一副富贵少年郎的样子,不由有点失望,尤其是当看到他眼神里隐含的高高在上时,更是觉得这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小少爷嘛!但是也不能对人家十五六岁的少年要求太多不是,于是微微笑了笑,礼貌的福了福身,“这位少爷有礼了,不知少爷如何称呼?”
少年有些意外小花如此知礼,微微收起心里的轻视,拱手回礼道,“在下王落帆。”
小花点点头,“王少爷,唤我李三娘就可以了,我是四娘的三姐。”
“喔?原来是四花的三姐啊?”少年意外的看看小花,又看看四花,明显的觉得两姐妹长的不像。
小花微微皱眉,虽说乡下的孩子没那么多讲究,各自的名字村里也是没人不知道的,不像大家小姐那样一个闺名也守得死紧。但是四花第一次见面就轻易的告知名姓,不知道的人还不知道怎么说呢!
“舍妹不懂事,王少爷见笑了。”
心里一觉得不舒服,小花也无意探王少爷的底了,“我看那边的舞龙快要开始了,咱们过去吧?”
虽然是问话,但是自己已经先让开了一步做出了让王落帆先走的样子了,王落帆也从善如流的走了过去。小花推了农民一把,一边介绍道,“这位是我未婚夫,农民。”
农民有些呆愣,看着王落帆的眼神带着奇怪,但随即就明白了小花的意思,跑上前和王落帆互相介绍了,又一路陪着王落帆去镇中心。王落帆的小厮在一边帮着挡挡人群,一行人很顺利的就去到了镇子中心。
小花抓着四花的手,一脸亲密的样子和她说话,只是怎么样也不放她去听前面那两人说话,偶尔眼神看到四花身上,都带着浓浓的警告意味!
四花很不解,而且也很不乐意,但是一路上还是勉强的没有摆脸色给小花看,只是不乐意的板着脸。
几人去到镇中心,选好了位置看了精彩的舞龙和花船,又欣赏了烟花,就各自告别回去了。
分别的时候四花的眼睛转都不转的跟着王落帆,小花气的不行。连着和王落帆告别的时候,表情也很是僵硬。
送走了王落帆,四花就不高兴的一甩手,拉着李慧走到前面去了,丢下一句,“我和李慧姐姐一道!”
小花也不计较,知道这丫头是被搅和了看帅哥,心情不爽呢。但是这样私相授受的事情是不值得宣扬的,尤其是四花还太小的情况下,更何况人家王落帆可什么表示都没有呢!
农民送小花几人回去李家,路上对小花说,“小花,那个王落帆就是镇长家的少爷,我去镇长家做法事的时候见过他,只是他大概不记得我了。”
小花闻言脸彻底的冷了,她记得别人说王少爷是订了亲了,对象还是什么柳城县令三姨太的侄女?那么……四花和他的这点子事,就必须彻底的掐断了!怎么样的闹剧,都不能闹出其他的事来了。
送小花回到李家,因为一路上小花心情不好,农民想说的话最终也没用说出口,袖子里的珠花直到最后也没能送出去。自个儿摸出来看了看,心里不禁有一丝失落。
小花,元宵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