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回门之后,小花好好的端正了自己的心态。农母有意无意的也缓和了一些对小花的态度,所以一家暂时便进入了和谐的生活状态,小花对此表示了满意,心情大好之后对农民的态度当然也就和蔼可亲了起来,农民自然是小花满意他就更满意了,而且小花满意之后,他半个月左右还可以享受到一次两次的相公福利,日子过的很是惬意满足。
很快就进入了盛夏,田里的庄稼都长势良好,今年天公作美,该晴的时候晴,该下雨的时候下雨,半点都没有为难靠天吃饭的庄稼人,所以村子里到处都洋溢着丰收一年的喜悦。
也正因为今年风调雨顺,眼看着马上就要到收获的季节,镇上的老爷也为此高兴,所以今年在例行的七夕节举行活动之外,特别联合了周围的两个镇子举办了一个七夕灯会,算是提前庆祝一年的丰收了。
遇到这样的大事,小花自然特别的想去,莫说她这一阵子被闷坏了,每天都小心翼翼的应对着农母,单是将近两个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和黄闫翔核对账目都在院子里匆匆对过,就让她闷坏了。
所以前一天就磨蹭着农民答应第二天带她去看灯会,而且要农民自己去跟农母求,她只在一边负责装作为难的样子。而且还死活要农民保证一定完成任务,否则的话,半个月一次两次的福利都收回!
农民被如此威胁,哪里还敢有懈怠的心理,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爬起来找了农园和大哥做帮手,串通好了说辞,并且承诺农园给他带一本字帖,算是出血不浅了。虽然很心疼那一本字帖的钱,但是想到自己那一次两次的福利,他也很毅然的就选择了出血了。因为如果不是荷包出血,估计出血的就是他了,憋得出血!
果然吃完早饭农民就提出今天想带小花进城一趟,农母果然有些不乐意,小花果然装的一脸贤惠的样子极力的推辞说要在家里顾家,农园果然嘴甜的帮忙说话,农母果然有些犹疑,小花果然就一脸的为难,农田果然沉稳的说出结论,农母果然勉为其难的同意,小花果然纠结反复的说还是留下来照看家里吧,农父果然一锤定音的说叫去就去,以前你没嫁过来的时候家里难道就不过了吗?
小花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偷偷和农民示意了一个眼神。两人心照不宣的微微笑了起来,农田和农园对看一眼,也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吃完早饭之后,农母就带着两个媳妇去参加村里的乞巧活动了,因为小花的加入,所以今年年轻媳妇这一组的穿针活动,小花当之无愧的得了最后一名,倒数第二的农城媳妇悄悄松了一口气,对着小花友好的笑了笑。
农城的媳妇郭阿桃烧的一手好菜,但穿针引线却不怎么在行,所以在小花来之前,她年年都拿倒数第一,把农城气的不行。今年一看农民的媳妇得了倒数第一,心情果然大好,所以在看到农民的时候,也破天荒的对他友好的笑了笑。
小花不大认识郭阿桃,所以有些奇怪,见到农民来了就走近他,正想问问农民那个人是谁,就看到农城对农民友好的笑了笑,吓得她一下子打了个冷战。
和农民这个貌似恶狼实则绵羊的人不一样,农城这个家伙自小就是村里的孩子王,还是特别调皮的孩子王,长大了也是这村里有名的脾气暴草的刺头儿。加上他们小的时候有过过节,农城这人虽说没再针对农民,却还是不怎么待见他,所以这一下看到农城如此友好的笑容她很是不习惯。
“他怎么冲你笑啊?”小花莫名其妙的问道。
农民摸摸脑袋,也十分疑惑,“我也不知道。”
小花也没想多问,就示意农民看郭阿桃,问,“她是谁啊?刚才莫名的冲着我笑。”
“她是农城的媳妇,郭嫂子为什么要冲你笑啊?”
两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互相看了看,也就放到一边去了。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小花就早早的回去准备午饭,等到吃了午饭就和农民往镇子上走去。
一路上见到不少村里的年轻人,大家都是三五成行,或是带着家人一起往镇上去。这样的灯会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所以对于年头大好又缺乏娱乐的村里人来说,确实很吸引人,尤其他们村子距离镇上也不远,看了灯会再赶回来或是在镇上住一夜都很便利。
路上两人又遇到了农城夫妻,两人看起来感情也很不错,一路说说笑笑的,看到农民两人的时候,两人对视一眼,都对他们露出了友好的笑容。
农民二人有些不解,但是谁人不想和别人好好相处啊,所以两人都一致的扬起了灿烂的笑容。
小花一路上有些兴奋,左扯一根狗尾巴草,右摘一朵野花,还无聊之极的把野花插到农民的头上,一个人在一边叽叽怪笑。农民看她高兴,自己傻笑了一下,把野花摘下来顺手插到小花耳朵上,有些掩饰的一把拉起小花的手大步往前走去。
小花掩饰的咳了咳,然后假装不在意的回握着农民的大手,然后自己悄悄脸红。
两人走了快一个时辰才到了镇子上,街上已经搭起了一个个的看台,两边的住户门上也沿街挂着灯笼,不少的小贩已经抢占了好位置开始摆起自己的小买卖来。看到安置灯笼的人来了,都乐呵呵的上去帮手,所以小花两人只逛了一会儿,就看到灯笼迅速的搭好了。
两人趁着时间还早去买了一些零碎的东西,小花惦记着讨好婆母,所以挑挑拣拣的帮农母买了一块抹额,又给大嫂带了一块好看的绣花手帕子,领着农民给农父和农田农园都买了东西,把买好的东西打包打包给农民背着。等忙完这些,也就差不多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提吃东西,而是闲逛一样的在小吃摊子边东看西看的。看到合适的小吃就买来边吃边看。
小花进来是难得这么开心,所以一路上都笑的格外开心,觉得嫁到农家之后的种种不开心,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尤其是农民如此的契合她的想法,一路上买的都是她喜欢的东西。
两人吃吃喝喝了一堆零食,拜过了月老祠,求过了平安签,放过了河灯,许过了愿望,还去看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大戏,买了一盏貂蝉拜月的小灯笼,算是过了婚后的第一个约会。小花笑容明媚,眼梢眉角都带着幸福甜蜜,农民虽然绷着脸,但是眼神却分外的柔和,拉着小花的手一夜都没有放开。
看到月亮已经爬到了中央,总算尽兴的两人就手拉着手准备回去了。这个时候也有不少的人开始往回走了,所以回去的路上一点也不觉得冷清,反而大家都说说笑笑,摆谈着晚上的见闻气氛热烈,两人随着大潮流往镇外走去,路过月老祠的时候忍不住往月老祠门外的树上看去,小花记得有一年两人也曾在月老祠树上许了愿,虽然不是这棵树,但是不管情景还是愿望都那么相似。当年他们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天他们写“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虽然出自同一首诗,但是却又有不一样的意义。
农民随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看到那棵树,也笑了笑,但是眼光一转,却又看到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站在月老祠的转弯处,似乎和一个男子在说些什么。农民忍不住皱眉,拉了拉小花道:“小花,你看那是不是四花啊?”
小花一愣,顺着农民的指点看过去,果然看到一身粉红的四花在月老祠的拐弯处,和一个年轻男子说话,两人站的很近,状似亲密。小花只觉得轰的一下就心头起火了,气的拼命捏农民的手才按捺下心里的火气,她现在不能冲上去兴师问罪,要是冲上去问罪发火,把事情闹大了才是坏了事了。
这个四花,居然这样屡教不改!真的是气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