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张敬民回来了,说:“老邢还在乡下。”那邢厚泽从家乡到省读书,读的是省农学院植保系,毕业分来贵山农业局下属长冲区农推站工作,比张敬民他们这一批还要早。二十多年,一直在乡下工作。并且在那里与一位本地籍的乡村女教师结婚,育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因为教育得当,也都考上了县里高中。

他在乡下干了这么些年,组织上关心他,早些时候,为了动员他申报职称,有关领导跑他家不下三次。职称的事他没有怠慢,填表,送材料,参加答辩,都比较主动。然而农艺师职称证书拿到之后,往柜子里一丢就算完了,也不要求单位聘任。

老局长要退休,他进入了组织部门的视线,被列为局长人选进行考察,所有参与谈话的人都点头伸大拇指,认为这样的知识分子该提拔重用。考察工作相关程序做完,常委会也研究通过了。

组织部一位副部长来局里宣布。在小会议室里,副部长问老局长:“邢厚泽同志呢?”

老局长说:“在乡下没来。”

副部长说:“我们提前通知了的呀。”

老局长也说:“是呀,你们上午通知,下午就来宣布,他在乡下有百多里,怎么赶得来嘛。”

副部长说:“那怎么办?”

老局长说:“明天,麻烦再跑一趟吧。”

第二天那副部长来了。邢厚泽还是没有现面。副部长眉毛拧成了团。老局长急叫办公室打电话追问。那头回答说:“邢工程师还在河边。”

这边问:“他难道没有接到通知?”

那头说:“接到的。”

“那为什么没来?”

“不知道,什么也没说,就下去了。”

副部长很生气,文件装进皮包就要走人。老局长赶忙打圆场,说:“副部长工作忙,下不去,不如把文件交给我们,明后天他来了,一定给他传达。”

接下来是任职谈话,县委主要领导要见面的。却还是不见他的踪影。派了几拨人去寻找,结果带回来一张请辞报告。这到底怎么回事?组织上深入了解,才知道他连副局长的职责都从来都没有履行过。他五年前被任命为副局长,当时就找组织部长说了不干。部长批评他是不是不想当副职?他认为他的意思是说清楚了的,被故意曲解了,也不作任何解释,扭脸就走了。

张敬民又说了一遍他的事。就这间房子,原主人搬走以后,谢静雅出面找单位领导,要过来给了他,主要是想到他两个孩子,要有人照顾生活。这个人情他领了,他爱人在这里给孩子做饭,他隔一个星期来一天,来了就过张敬民家来串门。不因为孩子,他还不会到城里来。

左志明说:“不过……”

成峰道:“不过什么?我就瞧得起他这点!”

谢静雅招呼大家可以开始了。成峰拿筷子夹菜先尝,说:“这糟辣带鱼一定是解过盐,今天味道淡多了。”

谢静雅说:“因为小贺第一次吃我做的菜,所以多了一道程序。”

成峰道:“因为小贺,就多一道程序?”

左志明说:“盐味轻 ,这就是水平了,轻了可以加,重了就拿不出来了。”

贺国荣还在想着邢厚泽的事,他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竟有这样不愿当领导的人,心甘情愿蹲在舍不得离开的庄稼地里,执着地过着与泥土朝夕相处的人生。贺国荣计算自己,全县三分之二的乡村都算是跑过了,还没有见到这个人,越发感觉神秘。贺国荣真希望他现在就出现,好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成峰敲响了碗,他哦一声,回过神来。

不等成峰再说,张敬民言归正传,面对贺国荣说了转干遇到阻力的事。表明他和车局长的态度。要怎么谈呢?应该说,各方面都很好,无可挑剔,按照国家真是干部条件对照,都是达标的。作风正派,不做坏事,任何时候,无非分之想,规矩做人,老实做事,这还不够吗?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单位上下谁个不公认?考试也是过关的,名列前茅。就一个原因,不是代干岗位。这是问题么,是自己的错么?其实国家正式干部都是些什么条件,这不都明摆着的么?

张敬民说话很简洁:几个人也不常聚,今天机会很好,要把贺国荣转干的事讲一讲,表明一个态度,表达一个希望。局里面下定决心,还要继续争取,找人事劳动局,找政府领导,按车局长的说法,是水利局一件大事。同时,也希望小贺不要带有什么想法,工作上,不要松劲,信心和勇气还是要有,得坚持下去。人要有骨气,要有信心,对自己的能力要自信。怕就怕失掉这个。那就不好了。

张敬民真切地看着贺国荣。旁边成峰和左志明的视线,也都聚在他身上。都为他这回不能转干感到惋惜,按成峰的话说,相当遗憾。左志明对两个局领导的态度举双手赞成,称之为新时期的伯乐精神。

成峰说:“我明白你们局里面的意思,担心贺国荣想法大,对局里面做事不彻底,导致没有成功。他自己努力了,考得很好,却因为不是代干岗位,失去机会,为此感到灰心,情绪不好,对局领导有想法。”

左志明也说:“听敬民这么一说,我就感觉到水利局真好,局长副局长这么关心人,这样的工作环境,不愁造就不了人才。”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