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将军”刘彻撩起马车的车帘,看着和都城完全不同的风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琳琅满目的手工小商品,和都城的庄严肃穆不同,雒阳(现洛阳)的民风更加开放活泼,“我们为何要抛下众将士独自进城?”
周亚夫看着还不到十岁的刘彻,还是相当满意的,虽然一路上都是坐的马车,但是路途颠簸,连大人都要隔些时辰休息会,可他偏偏就咬牙忍住了,每每晚上进他的帐篷看他,他都平趴着不能动弹,可第二天仍旧一声不吭地坐在马车上,“这次其实不一定需要你出宫随军,可你知道我为何执意向你父皇说,要带你出来么?”
“父皇说要向百姓要彰显太子仁德。”刘彻转过头一板一眼的回答。周亚夫看着像个小大人的刘彻,心中闷笑,还真是和启儿小时候像的厉害,“其实太子仁德为其次,不论是我还是你父皇,都想让你见识下这民间百态,不要被小小的宫廷拘泥住了,当年你父皇在代宫长大,后才随你皇祖父入住汉宫,一路上看了不少民俗民风,所以现在才有这么多贴近民生的政策,你也要学你父皇那样,了解民生,为了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那彻儿要好好看看,不辜负周将军和父皇的期盼。”刘彻握紧双拳,双眼瞳紧紧凝视着周亚夫,像作出誓言一般。“不必这么紧张,待会去客栈将东西放下,然后就带你转转这雒阳,雒阳可是除了都城之外最为繁华的,民风也相当淳朴,这座城临近都城,倒是没什么特殊的习俗,不过现在是春日里,应该可以见到闻名天下的洛阳牡丹,到时候你就可以大饱眼福了。”
两人在房间将包袱放下,稍作整理便出了门,“彻儿,你可知为何这雒阳会如此的繁华?”刘彻看着路边各种新奇的小玩意,眼睛都转不开了,虽说他是有些少年老成,可是再老成还是会有少年人该有的好奇心,在宫中常见的是玉石制的工艺品,而路边各种各样的木制品则有一种不同的灵动美感。刘彻乍一听周亚夫的询问都未曾反应过来,凝神一想,“应该是雒阳的人民勤劳质朴,大家都热爱劳作,才会有如此盛景。”
“彻儿,你要明白,人民勤劳与否,汉朝各地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有没有足够多的人去买他们的东西,才是决定繁华与否的关键,若是有人买,人们有钱赚,自然会更加勤劳工作,若是没有人买,他们便不会再如此辛劳工作了。”
刘彻不明白,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东西,为何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可是周先生,为何时而有人买时而无人买呢?”
“你想啊,我们是从外地而来,才会觉得此地东西甚为新奇,若你出生于此,天天看着,还会觉得新奇吗?”“只有觉得新奇的人越多,才会有越多的人买是吗?”刘彻好像明白了什么,“那父皇可以让雒阳的人民去都城,都城的人民来雒阳,这样互相买卖,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彻儿,若你有十文和你有百文,买的东西是一样多的吗?人民之中有十文的多而百文的少啊。”刘彻想了想确实是这样,“那就让那些有百文的人多多购买,人民的生活就能变得更好啦。”
“那彻儿知道,有百文,又觉得这些小玩意新奇的人在哪吗?”“彻儿不知道。”“在遥远的西方,有叫大宛的国家,他们与大汉比邻,周围小国众多,大宛盛产马匹,稻麦,他们的行商对中原物品甚为喜爱,他们是有足够的银两又对中原物品甚为喜爱的人。”
刘彻觉得很是神奇,他一直以为这天下都是大汉的天下,远方的匈奴止水还未臣服罢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国家,“那大宛的行商到我们大汉来不是非常不易吗?”
“是啊,他们往往历经辛苦才能到达中原,所以才会对中原的东西觉得如此的稀奇啊。”“那彻儿长大以后一定要开辟一条能从大宛到达大汉的道路,让这些大宛的商人多多到大汉来交易。”这样我们大汉子民就能更好的生活了。
周亚夫惊讶地看着刘彻,商贸道路,这真的是一个不到十岁的稚子吗?但是也只有孩子能这么想象吧,毕竟开辟一条商道的艰辛,一个孩子怎么能了解。周亚夫或许不会知道,今天的一席话将未来的大汉打造成了怎样的商业巨擘,刘彻的性子又怎么会是简单的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