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他贺兰一役归来,似乎并未加官进爵?”
柳中靖不明白,周亚夫是怎么能在一瞬间就联想到当年的贺兰战役,这明明不是一场很大的战役,而且吴国处在大汉腹地,离贺兰有千里之远,甚至他还没有见过莫维擎,他怎么就知道师父跟贺兰一役有关系。
“你不必这么看着我,观你平日里的行事风格很是干净利落,我就猜测你与他有关。”周亚夫轻轻拉扯缰绳,眼神略带点回忆,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偏将,而莫维擎已是吴国军队统领,虽是文官,年龄也不大,但是那种凌厉的感觉,不输于任何一位在战场上拼杀的大将。
“当年贺兰一役,匈奴攻不破大汉东边的防线,就铤而走险欲翻过西边险峻的贺兰山,而大汉当时兵力不足,很难兵分两路拦截,便号天下各封国领兵驻守贺兰险关,而那时吴国便在其中,而我当时还不是什么大将军,跟随代国大军前去贺兰,你师父在排兵布阵上的风格跟你处事颇像。”
原来俩人是旧识啊,不过看师父并不像是认识周亚夫的样子。
“你不必胡乱猜测,当时我只是一个偏将,你师父自然不会记得我,不过我对他的印象倒是颇深。你师父若是能归顺大汉,定请求皇上尊其为太子师。”
柳中靖低头暗想,还归顺大汉呢,这次师父肯放你一马还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过太子师的话,那未来皇帝不就是我的同门师弟了,那辈分,想着想着,柳中靖不禁有点飘飘然。
“咳咳”周亚夫一开始看柳中靖低头深思,以为她是在思考这件事情的可行性,没想到她想着想着,竟然低声笑了,这下周大将军明白了,这柳公子又走神了,怎么这师徒两人除了行事风格,性子竟是南辕北辙呢,他明明记得莫维擎是个冷静缜密的人啊。
柳中靖听到这声咳嗽就知道周亚夫定是发现她在走神,耳根慢慢泛了红,这大叔,发现就发现呗,提醒做什么,“师父不会归汉的,他虽不问世事,但是我去拜访他时,听其话中之意,定会为吴国鞠躬尽瘁,所以日后我最多只能为你们传传消息。”
周亚夫一听这话也就明白了,莫维擎此人性子沉稳坚定,决定一件事情绝不会反悔,而柳中靖身为他的徒弟,又告诉了他自己的身份,以后柳中靖行事一定不会轻松,一个是师徒之情,一个是爱国之意,莫维擎能做的也就是如此了。
“阿靖,不如你跟我一同回都城。”
“大将军,靖在吴国还有事情,现在还不能跟您回去。”那根呆木头还在外面,现在局势不明,还不知他是不是真的被派出去送军械了,她是一定要等他回来,还有卫家姐姐也在金陵。
“既是如此,我也不逼你,你在吴国一切小心。”
看着策马远去的周亚夫,柳中靖松开缰绳,思绪也随着慢走的马儿渐渐飘远,她知晓贺兰一役也是偶然,而且贺兰一役绝不是人们眼中看上去那般简单,最起码吴国在其中,就不仅仅是单纯充当守关的角色,但是她知道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那次她偷偷跑到师父的书房中,原本只是想找一卷前朝遗卷,但是却无意间发现了一只笔,那只笔的材质非玉非石,绿紫相间,十分炫目,她在现代曾经看到过一次这种石头,是一件小件的雕刻,她十分清楚地记得当时导购小姐跟她介绍的时候,还笑着说,这石头虽然不值钱,但是也算是罕有,只产于贺兰山脉,那时她才知道这位师父大人参加过贺兰之役,可偏偏奇怪的是吴国朝内似乎对此事并无所知,后来她曾暗中向军中老兵打听过,才知道,师父虽然去了贺兰山,但是似乎有一段时间是不在军营内的,至于去了哪里,就未有人知了,所以她这些年也在暗中查这件事,贺兰山天寒地冻的,师父若是不在军营,定是去了匈奴那方,只是不知到底是为了何事。
而刚刚周亚夫提到贺兰一役之时,她虽是震惊,但是周亚夫说是因为在贺兰一役中见过师父再加上她本身行事跟师父相像,她才定下心来,周亚夫一定是认为是师父跟她提过贺兰一役,却不知贺兰一役在吴国算是一场销声匿迹的战役,而有能力压下此事的也只有一人了,只是不知刘濞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贺兰一役距今也有十多年了,在那场战役中究竟掩藏了什么,她会慢慢都查明白的。
她暂时不跟周亚夫提及此事,也是想他把重点放在眼前,至于这些陈年旧事,若是跟现在有所勾连,总有一天会显露出来的,就算不显露,也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虽然她知道师父的性子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若是刘濞偷偷干了些什么,她定是会阻止的,现在不是历史,也是她生活的年代,这里有她的朋友,她的师父,她喜欢的人,和她未曾谋面的家人,她会尽全力守护,不是为了大汉,不是为了忠义,只是为了这些对她来说很重要的人。
------题外话------
对不起各位想看感情戏的同志们,但是一码起来就收不了,我会尽快让主角们长大的,感情戏什么的都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