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刘嬷嬷也忙过去扶起安慧长公主,坐到一边的椅子上。

长公主坐在太后一边,脸上仍是遮不住的怒意。喝了一口太后让人奉上的茶来,平复了下心中的不郁,才开口道:

“母后,长安如今已怀了身孕八个月了,再有两个月便要生产。可今天晚上,她派了人来告诉我说,郡马竟然在外面养了个人,而且在今天晚上生下了一个男孩。

母后,这样一来,长安的孩子岂不是只是嫡子,而不是嫡长子了吗?没想到平昌伯府竟欺人至此,太不把皇家威仪放在眼里了。”

长公主说着,又激动起来,忿忿的抬高了声调。

太后听完,也有些生气,道:“长安说的可都是真的?”

长公主气急败坏的说道:“如何不是真的。我一听说,也意为是她年轻不知事,别是让人挑拨了,或是她有了身孕爱猜忌。便让人去找郡马,谁知去的人来报说,看到郡马从宫里急匆匆的去了一处别院,里面忙忙碌碌。竟然看到有稳婆出来,又进去了三名奶娘。

母后,难道这还不说的清清楚楚的吗?如今长安只一味啼哭,她又还有着身孕,要是为此哭坏了身子,可如何是好?”

长公主虽然脾气急了些,但此时一想到女儿受的委屈,声音也有些哽咽了起来,拿起帕子擦起了眼睛。

程云岚知道在这封建制度下的王朝,是极为看重嫡子、长子之分的。

长安郡主身为当今太后的亲外孙,皇上的亲外甥,又极为受到喜爱。如今受到丈夫背叛,连自己的孩子也不再是长子,这样的憋屈如何能够忍受?因此安慧长公主这样愤怒也是情有可原的。

太后听到此也生出了八分怒意,平昌伯府如此藐视皇家威严,停妻再娶,欺骗君上,实在是大逆不道。

她冷着脸道:“安慧不用恼,这事哀家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不会让人无故欺了长安。还以为我们皇家都是好欺负的。”

安慧长公主这才放下心来,她来这里便是寻求太后的撑腰的,发誓一定要为自己的宝贝女儿讨回一个公道来,看那个平昌伯府还敢如此猖狂。

安慧长公主直起身子,说道:“母后,不如让皇兄派人叫了平昌伯来,让她给长安一个交待,还长安一个公道。至少,那个女人和那个孩子是不能留的。”

太后也在气头上,点头:“这是自然。今天晚了,那边宴席散了也还有一会儿。等明天哀家就告诉皇上,找平昌伯来问话。”

程云岚在一边听了两人的对话,却忽然开口道:“太后,长公主,妾身以为这样并不妥。”

太后与安慧长公主听了齐齐惊讶,长公主更是还多了几分气恼与厌烦,转眼看向她,用手帕擦擦嘴角并不存在的水渍,带着几分冷意、恼怒与不屑,道:

“端王妃,你这是说的什么话?难道我们郡主受了委屈,还不能讨个公道了不成?别说皇家威仪不容侵犯,便是普通人家,也没有这样瞒着正妻先在外面有个庶长子的道理。难道我们就该忍了不成?”

太后亦疑惑的看了程云岚几眼,道:“你这是何意?”

程云岚对安慧长公主的无理质问丝毫没有恼怒生气的意思,反而起了身福了一福,带着笑道:“长公主先不要生气,先听臣妾为太后与长公主解释。”

长公主冷哼一声,还要开口讥讽她几句,太后却用眼将她的话瞪了回去,然后又对着程云岚严肃的看了她半晌,才道:

“老八家的,哀家看你也不是糊涂之人,有什么想说的直说了就是。”

程云岚不卑不亢的对太后福了福身,道:

“太后,长公主,妾身不是想要阻止为郡主讨要公道。不过,臣妾想着,这事要是闹了出去,不止平昌伯府面上不好看,只怕世人还会给郡主安一个善妒不容人的名声,这实在是对郡主声誉有损!

若按长公主的意思,逼迫平昌伯将那女人连带着孩子全都作掉,长公主难道不怕郡马爷面上不敢说,内心里却对郡主存有意见,从此夫妻两人不睦吗?只怕到时,长公主也对夫妻之事无法插手,反而让郡主委屈。”

太后与长公主听了这一番话,不禁动容。长公主更是瞪大了眼睛,坐直了身子,盯着她听她说下去。

程云岚看看两位,又一笑道:

“再者,郡马爷在外有外室,且外室也生了庶长子一事,只怕平昌伯与其夫人也是不知晓的,至少在今天之前他们都是不知晓的吧?!否则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做这样欺瞒郡主得不尝失的事情。因为毕竟郡主已怀有身孕,郡马爷让外室偷偷生子的事情实在说不过去,这事情怎么说都是郡主有理。太后,长公主,臣妾说的对吗?”

太后点头,“你说的很对。”

长公主忍不住侧过身来,抢着问:“即然你都已经说了是郡主有理,那还有什么不能去找他们的?”

太后嗔怪的瞪了她一眼:“安慧,好好听着。你就是性子太过急燥了些,这样最容易坏事。哀家刚刚竟然也被急糊涂了,差点害了长安郡主,现在你还不好好的听端王妃说下去?”

安慧长公主只得坐正了身子,拿起桌上的一盏茶来快速的喝了一口,随手一撂,才对程云岚示意道:“端王妃请说。我听着呢。”

程云岚无所谓一笑,她看的明白,这安慧长公主还真是泼辣直爽的性子。不过,这样的人凡而最容易看透,也最容易说动的。

她微俯俯身,才不紧不慢的说道:

“话虽如此说,但若硬逼着平昌伯将他的孙儿处理掉,只会让他们倒向那个外室一方,反而觉得郡主仗着皇上与太后撑腰而蛮横无理。就是外面评论起来,只怕也会对郡主不利,从而同情起郡马爷及那位女子了。

太后,长公主,这个男孩毕竟是平昌伯的长孙呢,无论如何,这可是平昌伯府的血脉,是平昌伯家的子嗣啊!只怕,这孩子的母亲也正是打的这个算盘,才敢如此大胆的生了下来。”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