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西苑,宝月楼上,一女子高鼻深目,芙蓉面微红,丹晶唇略启,细柳腰直立,着回式海棠红洒大襟长裙,上套对襟镶金丝皮坎肩,外披墨紫羽缎斗篷,迎着寒风独自立于窗外的朱栏护廊旁,遥望着对面的回子营,陷入深深的沉思中。这女子便是乾隆帝十分宠爱的容妃。因天生体香,外人也称其为“香妃”。
忽听外面太监喊道“皇上驾到”。容妃这才回过神来,迅速跨入室内,脱下斗篷递于贴身侍女热娜,整了整衣服,准备上前接驾。“请皇上大安,皇上吉祥”
乾隆帝一手抱着还在抽泣的小永韵走了进来,一手搀起容妃,道“免了。容妃啊,这以后要麻烦你照顾永韵了。”
容妃一愣,试探着说“怎么,难道惇妃?”
乾隆帝讲刚才的事,带着火气大致一说,并嘱咐道“朕虽贬惩了惇妃,但朕是绝不会让永韵受半点委屈的,朕想来想去还是送到你这的好,你跟惇妃关系不错,正好也没个孩子,朕就将永韵托与你,代你的孩子吧,以后你就是她额娘。你要好生待她啊!”
容妃本想替惇妃求个情,想了想又没说出口来,只是点头应下“臣妾觉不辜负皇上一片苦心,定会待韵儿如己出的。”
乾隆帝放下永韵,蹲下身来抚着永韵的小脑袋说:“韵儿,以后容妃就是你额娘了,要听话啊,去叫额娘。”示意的看了看容妃。
永韵抬着头看来看乾隆,又看了看容妃,似懂非懂的,走到第二个“额娘”前,喊了声“容额娘”,却没直接喊额娘。
乾隆和容妃对望了一眼,又是一惊。没想到这个小永韵竟敢“抗旨”。但这也看出了小永韵的倔强和孝顺。二人也便默认了。
深夜,宝月楼里,红木雕花床榻前,容妃静静的望着不言不语、抽泣了一天好不容易睡着的小永韵,伸手去给她盖了盖被子,内心深处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即勾起了她对父母兄弟往日的思念之情,又有对惇妃的同情和对小永韵的爱怜,更有对乾隆的感谢,为她弥补了做母亲的愿望。她默默一点头,内心向真主发誓她会用尽心血照料好这个为她生命送进光辉的小永韵。
第二天,小永韵依旧一言不发,不哭也不笑,任凭容妃和小宫女太监们如何逗她。这可急坏了容妃,她不会忍心看到小永韵以后都生活在不快乐至中。她便作出了个大胆的决定——她要私自带着永韵去看望刚刚被贬的现在的惇嫔。
她给永韵穿上厚厚的衣服,稍作打扮,就带着永韵出了宝月楼,直向翊坤宫方向走去。
此时的翊坤宫里冷冷清清,奴才也少了许多。没等通报,她就带着永韵直接进了正殿。殿内,惇妃样子很颓废的坐在上座上,正出神。
永韵一见了额娘,哇的哭了出来,喊着“额娘”跑过去就扑在惇嫔腿上。惇嫔也一时愣在那,又马上回过神,紧紧的抱住永韵,生怕自己在做梦,梦一醒永韵就会离她而去。她的泪也哗哗的留下来,她抬起永韵的小脸仔细看了看,激动的说“是我的韵儿!真的是我的韵儿!”
一旁的容妃也眼眶中满含泪光,她也松一口气自言自语到“哭出来就好了!哭吧,韵儿!”
惇嫔很是感动于容妃,毕竟在这个人人都对她避之不及的时候,她还冒着“忤逆圣意”的风险带着她的韵儿来看她!惇嫔拉着永韵上前,一下跪在地上。
容妃立刻伸手托扶,却被惇嫔拒绝。惇嫔很理智的说“容姐姐,真的很感谢你的大恩!妹妹我是罪有应得,但现在悔之已晚,我不希望因为我的原因让永韵跟着被人看不起,更不想她跟着我吃苦。以后韵儿就交给你了!我也能放心。你带着韵儿早些回去吧,别被人知道连累了姐姐。"说完此话,惇嫔已泪不成声了,但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小永韵,又理了理情绪,语重心长的对永韵说“韵儿,容妃娘娘以后就是你的亲额娘了!她是咱们的恩人,你要记住了!日后要孝顺你容额娘,要听她的话,不能惹她生气,不能让她伤心,知道么!......还有,日后也不准你再喊着要回来找额娘!”
永韵却一直摇头说“韵儿不要离开额娘!韵儿哪也不去”
惇嫔一把将永韵推给容妃,并最后用严厉的目光看着永韵,厉声告诫说“韵儿,不准哭!从今天起你要长大了!额娘说的话都要记住了。你若办不到,额娘以后就再也不认你这个女儿了,记住了么?!”
永韵被吓坏了,这是她额娘第一次这样严厉的跟她这样的讲这样的话。她虽听不太明白额娘的意思,但也很坚定的用小手擦擦眼泪,点头说“韵儿记住了。”
惇嫔最后说“好!记住了就好!那现在就乖乖跟你荣额娘回去。不准再哭了!”说罢,就回过头去径自往内室里走去,剩下正殿里的容妃和又流了一脸泪却紧闭着小嘴不哭出声的永韵。
容妃带着永韵回到宝月楼,吩咐下人做了很多糕点给永韵吃,想她饿了一天多一定饿坏了。
容妃对着上来的各色各样的糕点对永韵说“韵儿,荣额娘知道你喜欢吃糕点,看看,这是桂花糯米糕,那个是金丝枣糕,还有那儿是蜜浸绿豆糕,来多吃点。”
小永韵答应一声“是”,却只是每种糕点略咬一口而已。
容妃明白,韵儿只是在履行她对她亲额娘的诺言——“要听容额娘的话”,好一个懂事的孩子!虽然离开亲生额娘的痛苦让她吃不下饭去,却必须遵守她对额娘的承诺。要对她这个恩人感恩,要听恩人的话,不能惹恩人生气,不能让她生气。
容妃摸摸永韵的头,说“嗯,好孩子。吃好了,困了的话可以去睡觉了,额娘给你边讲故事,可以很快就睡着了的。”
小永韵还是依旧答应一声“是”。
床榻前,容妃讲着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只讲到一半,小永韵就睡着了,她真的很累了......
*
冬日清晨和煦的阳光照进宝月楼,容妃穿着箭袖立领的锦缎行服,以一身戎装的帅气样子出现在永韵面前,“韵儿,今天天儿好,容额娘带你骑马踏雪去好不好?”
意料之中,永韵还是一个“好”字。
容妃将永韵抱上马前背,自己也一个翻身跃上马鞍,用双臂夹着永韵,双手拽好缰绳,小腿轻夹马腹,带着皇上钦赐的自由出入皇宫的金牌,慢慢的骑着马出了紫禁城。
路上,容妃边走边给用永韵讲自己刚进宫时的种种感受,“韵儿,你知道么,容额娘的家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荣额娘刚进宫时,也是头一次离开父母兄弟,很是想家,可是又回不去,那时真的好想哭,但是额娘知道哭是没用的,要好好活下去,要开开心心的活下去,才不会让家人担心,才会让自己幸福快乐。”
这时,永韵突然插了一句“那,荣额娘不高兴时怎么办?”
容妃一听,心里很是高兴,接着进一步开导着讲“额娘,会自己让自己开心啊。”
永韵一脸迷惑的仰头看看容妃,又问道“怎么自己让自己开心啊?”
容妃停下马,低头凝视着永韵,笑着说“容额娘喜欢骑马,所以,不开心的时候,就骑马出宫,到郊外兜风,看看山水,看看花草树木。听听骑着快马在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把不高兴的东西全都抛在风中!让风婆婆带走,带的远远的。”
永韵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她瞪着好奇的大眼说“那荣额娘骑快点吧!我们去找风婆婆!”
容妃忽然一阵莫名的感动,悄悄擦了擦湿润的眼睛,一手紧紧的搂住永韵,一手忽拉紧缰绳,双腿迅速用力一夹马腹,响亮地喊了一声“驾!”。马儿受令,箭一样的飞奔出去。寒风呼啸而过,嗖嗖的响在耳边。小永韵却丝毫不显畏惧,高兴的嚷道“风婆婆,带走它,带走它!呵呵....荣额娘再快点,再快点!”
天色已暮,在回程的路上,永韵已经摆脱了那种沉闷,变的开朗了许多。她悄悄的对容妃说“容额娘,长大了我也要像你一样,像花木兰一样。韵儿以后要开开心心的不让额娘担心。”
容妃忍着眼中的泪不至于流下来,抱起永韵,使劲亲了一口,激动的说“咱们的韵儿真的长大了!还很有志气,志气不小啊!”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夕阳下一大一小,相拥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