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看着近在咫尺的男孩,他的眼神,他深蓝色的衣服,以及他周身萦绕着的沉默氛围……

杨柳剥了一颗香蕉递给尚青,说道:“明天学校就要封闭宿舍了,我该走了。”

“你去哪里?”

沉默,无边的沉默……

杨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事实上,他的确不知道09年的春节该去哪里?

看着杨柳忧伤的神情,尚青的心就一阵的紧!

“柳,留下来陪我!”

铺天盖地的温柔,把杨柳浅浅的暖暖的包围,心因瞬间满溢而震颤不已!迎着尚青湖水般深情的目光,杨柳轻轻的点头答应。

尚青回学校帮助杨柳收拾东西,衣服、鞋子、书籍满满的两大包,杨柳扛着大包,尚青提着小包,汗流满面的从楼上下来,迎面碰上了前来找他的沈悦心和高飞南。

“悦心,飞南!”杨柳喊道。

“好你个杨柳,这两天钻地洞了?到处找不到你。”飞南迫不及待的嚷道。

看到杨柳大包小包的:“你这是去哪儿?”

“我,我……”

杨柳支吾着,把目光转向身旁的尚青,飞南和悦心看着尚青,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紧紧的盯着杨柳。

飞南和悦心的目光像是两道乍然而至的光,让杨柳不敢正视,只好低下了头。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杨柳显得有些窘迫,是尚青首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我叫尚青,是杨柳的朋友,二位找杨柳有事吗?”说完用询问的目光转向杨柳。

“噢,这位是高飞南,这位是……”

没等杨柳的话出口,悦心扭头跑开。

“悦心!”

杨柳紧赶几步,最后是飞南喊着追了上去。

“悦心,悦心你等等……”

沈悦心一直的跑,从宿舍楼到教学楼到逸夫楼,转过办公楼再到实验楼,跑向操场,一直疯狂的跑……

最后软倒在跑道的边沿上,凭泪水细细密密缠绕她一脸!

看到尚青的第一眼,悦心知道,她心爱的杨柳已心骛旁枝。

多少次悦心期待着:

和眼前这个有着干净流动眼神的男子,执手偕老!

和眼前这个在山野间敏感而清澈长大的男子,相亲相爱刻骨铭心!

和眼前这个眼睛里有着宛转与疼痛的男子,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相拥相携直到失聪!

如今,他抛下了她,爱上了别人!她爱的这个男子原来一直站在她触手可及的遥远……

当天晚上沈悦心在记录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在水里游过很多的鱼,水和他们打着招呼,整天嘻嘻哈哈,有一天水里又出现一条鱼,水象往常一样招呼鱼,但水很快发现,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鱼。

他温和有礼地和水打招呼,巧妙地回答着水刁钻的问题,温柔宽容地对待着水的调侃,这是一条理性的鱼,但身上散发着感性的魅力,水很欣赏他,感受到鱼身上那朦胧般忧郁的气质,水不可避免地爱上了这条鱼。

但鱼游移不定,水感受到了什么是怅徨。

水并不认为得不到的是最好的,水只知道这是一条令她陶醉的鱼。

水以前从来没有主动爱过一条鱼,水以前自恃甚高,但这次水起了涟旖。

水表现得有些固执,认为爱情是至高无上的,水要把爱情坚持到底,这场缥缈的爱情让水或喜或悲。

水每天静静地想鱼,想鱼的好,想鱼的坏,想鱼天性就喜欢很多的水?

水想着鱼,就仿佛看到鱼那难以抗拒的清澈微笑!水现在最重要事情就是等鱼到水中来,虽然水知道鱼渴望游向很远的地方,但鱼对水而言,依旧充满了诱惑!

每天,水最盼望的是看到鱼,看他的身影,听他温和的话语,感受心跳,感受眩晕。

水对鱼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能在很朦胧的环境里一眼就分辨出鱼的影子,这一点连水也感到吃惊。

水习惯了等鱼的出现,有时水没有看到鱼,水这一天就过得很没意义,再好的太阳,水也感觉不到温暖,再美的风景,水也无心欣赏。

鱼成了水生命中的另一半。

水想对鱼说:“也许是上世我欠你的,今世我要加倍地爱你,爱你爱到地老天荒,爱你爱到海枯石烂!若有来世我还要继续爱你,与你永远相守在一起!”

但水始终没有说出来,她怕吓着了鱼,水还想说:“爱是踏破红尘,爱是一生一世!爱你,我不问理由!”

水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温度,她高傲的心说:“我不乞求爱情,但我深深的渴望你!”

水面从此无法恢复平静,水依旧的想念……鱼!

悦心坚信杨柳是爱她的,在和杨柳、飞南相处的这些年里,杨柳始终以他自己的方式,那种隐而不露的方式爱着她,敏感的沈悦心如何能体会不到?

尚青的出现,让沈悦心在飞南和杨柳两难抉择的自豪感中,一下子跌落下来。

心从赤道一直飘到南极……

从来都是三人一块乘车返回北川,而这一次,也就是第二天,飞南和悦心打上了回北川的汽车,把杨柳抛下,抛下……抛在这个温暖潮湿的城池。那个活泼可爱青春靓丽的

与她一同远去的,还有他最要好的哥们高飞南。

这样钝重真实的感受让他瞬间失重般塌陷,是尚青扶着他回到文苑路梁露老师的住处。

------题外话------

《地震爱情地震》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我用心灌溉的作品!

见证我们的过去!缅怀我们的青春!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

如果你无意点了此作品,或者收藏了作品,那么真诚的希望你看下去,小岸定不会让你失望!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