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琴强制终结项阳宏的得瑟,命令他务必将数学书复原。
“数学书我用不着。”项阳宏拖着嗓音,磨磨唧唧。
他都会,要是黄老师愿意,他还能替她讲课呢。
反正他在下面坐着也是无聊。
黄凯琴不欲与他辩论,项阳宏是她见过的最会得寸进尺的学生,直接道:“快去,第二节课我要看到你的书是好的。”
第二节课还是数学课,低年级的主干课通常连上两节。
一节教知识,一节辅导学生练习。
项阳宏趿着步子走了。
黄凯琴低头关照俞荣儿。
“怎么样?有什么不懂的吗?”
没有木校长的吩咐,黄凯琴也会这么询问俞荣儿的,毕竟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负责是她的义务。
更何况——
刚才讲课时来自俞荣儿的视线仿佛她不是一名学生,而是考评教师,对授课进行评分。
她的神情不是求知,而是更高屋建瓴的了然。
仿佛那些东西她本就知道,教授的过程让她点燃了记忆而已。
黄凯琴注视俞荣儿,六岁女童,短短的黑发,冷淡的表情,一双眼睛没有灵动没有懵懂,蕴含着超乎她年纪的沉静。
俞荣儿点头。
她将手搭上数学书封面,目光落在醒目的“数学”书名上,求证道:“数学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吗?”
黄凯琴微怔,眼皮略微向上抬。
俞荣儿的问题她一时半会想不到合适的答案。
教学五年,俞荣儿是头一个超越数学话题本身,上升到宏观层面问问题的学生。
对方提问的认真态度,让她不敢随口作答。
教室里吵吵闹闹,嘻嘻哈哈的一年级小学生如同一群雏鸟,天真浪漫,充满希望。
椅子腿撞击桌子腿,学生们快活的鞋底踢踏凝实的地板,没有比这更轻松纯真的环境了。
尤其当他们偷偷摸摸却难掩行为的“偷窥”班主任和新同学交流时,幼稚又生动。
而唯一不天真浪漫的俞荣儿,黑白分明的眼睛等着黄凯琴老师的答复。
黄凯琴稳定心神,定睛与俞荣儿对视。
撇开俞荣儿提的问题“高深”一点,她和其他爱问问题的小同学也是一样的嘛,只是她天赋异禀,层次不同。
黄凯琴官方回复,“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至于思维高不高级,那都是人定义的,她虽然数学专业出身,但也没将数学捧为圣学。
俞荣儿表情凝重,扬起下巴而后缓缓点下,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俞毅行的耳濡目染下,俞荣儿也会说一些企业发展战略的话。
黄凯琴眉头轻轻打结。
俞荣儿这位需要特殊关照的学生似乎比项阳宏还要“不同寻常”。
心底倒是没有排斥意味,只是手底下的小同学们越与众不同,她这个当班主任的越费心神。
她本来没想当班主任的。
二十七岁的黄凯琴内心长长叹一口气,成年人真是身不由己。
她点头同意俞荣儿的说法,“对,数学是科学的一部分,也是科学的基石,学好数学就能更好的学好科学,为社会发展服务。”黄凯琴的耳朵听到自己嘴里飘出套话,眼睛看到俞荣儿若有所思点头。
课间休息时间过得很快,铃声响了,黄凯琴回到讲台上。
项阳宏也回到座位上,手上拿着被人踩了一脚的纸飞机,自顾自和俞荣儿聊天,“纸脏了而且有印子,我不想粘回去。
“我叫我妈妈再给我买一本数学书。
“老师讲的你也懂,你待会还听吗?我们拍洋画来吗?你转过来,不然我没法和你玩。”
项阳宏嘟嘟囔囔的,整个班级都徜徉着他欢快的声音。
讲台上的黄凯琴吸一口气,厉声道:“项阳宏,上课了,再打扰其他同学,就把你的位置调到前面来,你坐讲台旁边。”真是只皮猴子。
项阳宏扯出一个无辜的笑,闭上嘴,搔搔头坐下。
他不要换座位,他要做他朋友身边!
俞荣儿一言不发,听第二堂课。
这次黄凯琴在黑板上出题目,俞荣儿眼里,就是同样一个问题,被变着花样问。
个位数就差被玩烂。
黑板大,黄凯琴字也大,出完四道大题,十二道小题后,黄凯琴将粉笔放回粉笔盒里。
底下同学们一回生二回熟地拿出本子,抄题目,做题目。
教室里充斥窸窸窣窣、磕磕绊绊的声音。
“二十分钟后讲。”黄凯琴告知。
走下讲台,一一协助有小状况的同学。
俞荣儿找到新书里面夹杂的数学簿,工整放在桌前,一丝不苟完成课堂任务。
过于游刃有余,以至于二十分钟还剩十七分钟后,俞荣儿感到无聊。
视野前方,黄凯琴老师轻声纠正一位腰扭成九十度、本子横在桌子上抄写学生的错误姿势。
身后也意外的安静。
花了一分钟探察课堂环境,俞荣儿翻出草稿本练字。
二十分钟时间到了,黄凯琴讲解题目。
俞荣儿将笔换到左手,继续练字,不骄不躁。
“……有同学愿意举手回答吗……”黄凯琴的声音成了背景音。
讲完题目,布置完作业,铃声恰巧响起。
收拾教案,黄凯琴离开教室。
而座位上坐了近两个小时的俞荣儿,起身,活动手脚。
“暗中”偷窥俞荣儿的小同学们都僵住了身子。
——“他”要练武功了吗!
心中害怕又好奇,眼珠子不肯挪开,时不时扫视俞荣儿眼上的疤。
对于一下课就粘在身上的视线,俞荣儿漠视。
身边除了家人和老师,俞荣儿的交际圈就没有其他的了。
来到学校,不过多了同学,仍旧没有朋友。
她没有主动交友的概念。
而别人看她并不造成侵犯。
后面安静一整节课的项阳宏发出愁闷的哼唧声,接着,俞荣儿肩头被拍。
项阳宏跳到她面前,举着一本红皮书立在俞荣儿眼前,“这道题你会做吗?”他的眼睛充满期盼。
这道题卡了半节课了。
书离得太近,俞荣儿身子后仰,聚焦。
是数学?
“我可以看看。”俞荣儿伸手。
项阳宏将书塞进俞荣儿手上,指着困扰他的题,“就这个。”手狠狠戳着,表情愤愤。
难得脸上没有笑意。
俞荣儿点头表示知道了。
坐下来,垂眸,读题。
她不会。
她能读懂题目,却没有解题思路。
眉头依旧平展,无名指插.在当前页,俞荣儿合上书,封面横平竖直的楷体写着——
奥数。
数学的一种吗?
“奥数——是什么?”俞荣儿不懂就问。
项阳宏拧了一下眉,‘他’也不会。
然而下一秒又高兴起来,‘他’不会正好呀,他可以教‘他’!
项阳宏做出郑重的表情,翻开书至序页,歪着脑袋点标题下面以第一排小字,“奥数就是数学比赛。”
俞荣儿随着项阳宏的手指看过去,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去年刚结束奥林匹克运动会。
数学也能举行这样的盛宴?
所以,“你这是为比赛训练?”俞荣儿直视项阳宏。
项阳宏脸部肌肉绷紧,用力点头,“嗯。
“我妈妈说了,奥数学好,我能直接上大学。”
嘴角微微扬起,得瑟。
自从请来的数学家教夸项阳宏有数学天赋,再加上项爸爸项妈妈对项阳宏的“盲目”自信,项阳宏毫不怀疑他会在这条路上失败。
也就理所当然看不起小学数学。
大前年起国家组队参加奥数竞赛,但凡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都可免试上大学,让其安心备战。
奥数学好,有机会直接上大学。
项妈妈说得没错。
只是有个前提,参赛者都是中学生。
项阳宏只顾着
显摆奥数的超能,把这档子前提条件抛在脑后。
直接上大学?
俞荣儿眼皮一跳,瞳孔微微放大。
她没有质疑项阳宏的话,毕竟奥林匹克这个前缀就足以彰显奥数的非同一般。
小学才接触两堂课,俞荣儿虽不敢断定小学教育过于简单,但按照当前教学速度来讲,太慢了。
无法满足俞荣儿的学习能力。
奥数似乎是条充满光明与挑战的捷径。
俞荣儿无名指向上一顶,翻到项阳宏不懂的页面。
难题当前页没有解析,但往前翻,有该类型题目原理。
快速阅读,似懂非懂。
再往前翻,又是一类题型,最前头是原理。
阅读。
往前翻。
读。
……
俞荣儿重复这一动作。
项阳宏没打扰‘他’,跳回座位前,继续写写画画研究那道题。
上课铃响了,但俞荣儿也就翻动□□页。
她痴迷其中了。
但尚有意识知道这是项阳宏的书。
趁着语文老师赶到教室前,俞荣儿扭头快速道:“能借你的书看吗?”
书页脚由于她手指力道加重,向下凹出曲面。
项阳宏摆手。
准了。
‘他’是他认定的朋友嘛。
“谢谢。”俞荣儿嘴角微弯。
只是项阳宏埋头,没看见。
微弯的嘴角慢慢抿直,俞荣儿转身。
语文老师是个身材微胖一身和气的中年女人,她上课如同浮夸的表演,声母韵母在她的嘴里、手下如同有生命的小东西。
俞荣儿听了两分钟,安心看奥数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语文老师教的她都会。
于是初江小学一年级教室一角出现另类一幕。
语文课上,两名“男孩”安安静静学奥数。
完成上午工作的木校长特意溜达到一年级教室,视线射过窗户,看到“不同流合污”的二人。
脚步顿了顿,三秒后挪开眼,望向太阳的方向——
教育,要因材施教!
木校长背在身后的右手抽出来,摸了摸头顶,昂首,健步离开。
上午四节课结束,便是饭点,初江小学提供午间食宿,专门的生活老师带班进食堂吃饭。
食堂地面光洁,墙砖瓷白,饭菜称得上精致。
俞荣儿没有不适应食堂的饭菜,分到碗里的饭菜快速吃光。
和教室的闹哄哄不同,食堂的闹哄哄裹着菜味,空气粘湿,她想早点离开。
一上午算是一直黏在俞荣儿身边的项阳宏见此大口扒饭,“等我,我们一起睡。”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宿舍,其中男女再分屋。
俞荣儿无意纠正,说出她的安排,“我去教室。”奥数那本书看了三分之一了,渐入佳境。
“那也等我,一起。”项阳宏边吃边说,嘴里的米粒神奇地没有掉出来。
“项阳宏——”忽然,有个小平头男生喊项阳宏。
小平头叫乌羽博,俞荣儿没来之前,项阳宏找他玩。
然而今天,除了找飞机那次,项阳宏甚至没有和他说过话。
虽然还有其他同学一起玩,但他们都没有项阳宏有趣、没项阳宏会玩。
乌羽博脸上遮不住的不悦。
“干吗?”项阳宏脸上挂着太阳般灿烂的笑,就剩几口饭了。
“你——”
乌羽博没来得及说完,项阳宏放下筷子跑人了。
因为俞荣儿见有人找项阳宏,提腿走人。
乌羽博瞪着俞荣儿和追逐的项阳宏背影,几秒后道:“讨厌!”
筷子一甩,不吃了。
…………
读了一中午奥数,轮到下午书法课,俞荣儿和项阳宏依旧坚定不移看奥数。
俞荣儿是沉迷,项阳宏则是——人多了吃饭也香?一起学习有干劲?
下午三点,放学。
铃声响起一瞬间整个学校似乎成了巨大游乐园,欢呼声四下响起。
热烘烘的学校。
“谢谢。”俞荣儿扭脖子,将书送还。
一天的时间囫囵吞枣一本奥数。
当然,也得于项阳宏的奥数书不过是本入门书籍。
“那道题我会了,你想现在知道?还是明天?”俞荣儿眸子微亮。
“现在!”项阳宏一脚踩在椅子上,手拍桌。
俞荣儿颔首,取纸提笔,一串解答清晰呈现在纸上,她嘴上边讲解,“……这里存在两个未知数,它们的关联是……”
眼上带疤的“男孩”认真讲解,跳脱如多动症的男孩仔细听着,两颗小脑袋凑在一起,有条看不见线将他们与班级其他人划分开。
黄凯琴没有打扰他们,木校长说得对,因材施教。
学校不是用来抹杀孩子的天才的。
…………
俞家。
何素珍做了一大堆点心,后悔道:“早上应该买点零食的。”
老幺带点吃的,散给同学们,有了这个桥梁,和同学打交道就顺畅多了,就能交朋友了。
“怎么还没到家呢?”学校三点放学,路程远,但有车接,四点半怎么也能赶回来。
何素珍心里挂念着。
而何素珍惦记着的俞荣儿正从书店走出来,她想买奥数书晚上回家看,然而书架上没有。
问老板,老板一脸疑惑说:“奥数,这是什么?新出的童话书?”
再赶去兴华书店来不及了,兴华书店关门比开店准时。俞荣儿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一堆数学书。
从小学,到高中。
小学的数学知识俞荣儿通过对奥数书的吸收,几乎没有运用困难了,只是追求系统性学习,俞荣儿买了齐全。
马志雄一直陪伴在俞荣儿身边,没有插手,没有质疑。
于是当俞家门打开,何素珍放眼望去,便是捧着一怀书的马志雄。
她连忙上前搭把手,“怎么这么多书?上午不是还往家里送了一堆书吗?”
她好像看到“初中”二字。
俞荣儿跟在马志雄身后进屋,解释,“这是刚刚去书店买的。”
又跟马志雄道:“放到我屋里。”
“小学生读这么多书?”何素珍糊涂了。
俞希子房间门打开,俞平平从里面出来,通过门缝,可以看到俞家其他姐妹都在里面。
俞平平高兴招手,“老幺,爸爸买的计算机到了,来看看吗?”
俞荣儿摇头。
比起素未谋面的计算机,她对略有了解的数学更感兴趣。
俞平平身后,俞慧君也走了出来。
第一天上学怎么样?
俞慧君打手势问。
在场人都看向俞荣儿。
知道大家是关心她入学第一天情况,俞荣儿老实回答:“老师教的东西很简单,学一下就会了。
“坐我后面的同学学习能力也不错,他告诉我奥数。
“也就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这个比赛获得名次应该可以直接上大学。”
俞荣儿没有顾虑到她一米多点的小身板,配上虽神情沉稳、但仍旧稚嫩的脸说出这段话的效果。
马志雄面上铁板一块,看不出表情。
俞慧君眉毛轻蹙。
俞平平咬下唇,回忆她学校组织的奥数初赛。
而何素珍,胸口一闷。
她以为老幺回来能见到她露出孩童的笑容,略带兴奋地宣布她在学校交到的新朋友,或者讲述今天玩了什么游戏。
结果——
奥数?
直接上大学?
送老幺去小学就是想让她去玩,现在反而搞得她想直奔大学了!
坐在后面的同学——
是假同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