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放去计较宓心爱谁不爱谁,可是她对着自己的新婚夫人这般铁石心肠,柳灵的心里颇为矛盾地为青桐感到不公平。
两年多的相处,柳灵对宓心的心意不是一点,可对青桐也是真真切切的心疼。
仍记得那一日,柳灵在教着青桐刺绣的时候,青桐问:“柳哥哥,妻主是不是不喜欢桐儿?”
柳灵想了想,却不忍心道出真相,只说:“这么好的少夫人,主人怎么会不喜欢呢?大约是少夫人还太小,主人舍不得,想等少夫人长大呀。”却不想还是说错了话,柳灵一抬头便看见了青桐秀眉微蹙,眼眶泛水。
“爹爹总说桐儿是长不大的孩子,是不是妻主就是因为这个不喜欢桐儿?”
“不会的,少夫人会长大的。少夫人的个子不是一直有在长么?”
从那以后,青桐每日都有对着门柱比量自己的身高,有几次发现柳灵在瞧他,小孩儿还羞红了脸。
……
不知不觉间,柳灵的目光也不再那么执着地追随者宓心了。
日子在小感小伤中安然滑过。
然而,嘉和三十六年的东南水灾改变了许多事情。
这一年是嘉和年间最为苦难的一年,大兴王朝内忧外患。北域有胡人作乱,南疆又灾害连连。
嘉和女皇命皇太女带皇五女-瑞王,皇十三女一众,去救援水灾以及水灾引发的瘟疫。而皇三女-勤王则领皇六女-敬王,皇十女-荣王及皇十二女-硕王一众,远赴前线,对抗胡兵。皇女中除却早夭的,仅有病弱的皇四女-雍王与年幼的皇十五女和皇十六女留在京中。
然,即便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也不至于影响到京城来。只是宓心突然执意南下,加入救灾行动。
宓家主很生气,却由于宓心已经以进士身份向朝廷上了折子,请命东南,只得作罢。唯一有变动的是,第二日赶向东南的队伍里,多了柳灵和青桐。
对此,宓心皱了皱眉头,还是默许了。
青桐有些兴奋,让人想起了养在金丝笼里的小鸟。向来,男眷们若是没有妻主的陪同,少有机会出门的。嫁入宓家这半年来,青桐更是一直乖乖的呆在府里。而此行,似乎算得上是青桐第一次在宓心的陪同下出门呢。
柳灵看着小孩儿藏不住的喜悦,心里也不自觉的欢喜起来,将刚刚瞥见的宓心微有不悦的神情抛在了脑后。
然还未到灾区,队伍的气氛便纷纷沉重了起来。
空气里本就受到了灾区内连日下雨的潮气影响,沉闷的紧。后来又接连遇到了追着马车求食的灾民,场面岂是一个“乱”字了得?队伍的气氛越发压抑了,柳灵将不安的青桐搂在怀里,同时也掩饰着自己的不安。
队伍一路急行,六月中旬,便抵达了东南轻灾区——福人县。然而当先行队伍来到福人县时,也只剩满目苍夷,饿殍遍野。暴雨如倾盆之水,队伍早就被淋了一个透心凉,入目的惨状更是让人看不见光明。
据地方估计,洪水已经淹没了良田三千万亩,灾民不计其数……但是救济的物资分为两拨,由十三殿下护送第一拨还有几日才到。而第二拨物资,瑞王殿下还在筹集中。
抵达后的先行队伍被安置在了福人县南郊的法兰寺以及其周边露营,除却将会宿在福人县衙门里的皇女们。
宓心总是忙得不见人影,柳灵便和那些男眷们聚在一处。不但积极的帮忙做着一些琐事,还自觉的担起了照顾青桐的责任。
来到这里第二日,柳灵看到了云行。
这不是两年半来的第一次遇见,平日里柳灵跟着宓心外出,也有几次对云行一瞥而过的经历。在这里遇见她,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
跟着宓心的这些年月,柳灵知道自己的那道圣旨实属,不是巧合中的巧合。柳灵得了那旨算是一种幸运,但再请宓心或是墨染救出红烟,却是不可能的事。柳灵大约明白墨染被关在象首寺两年,和那道圣旨也是有些关系的。所以,柳灵便把那希望放到了云行身上。
只是不知,云行对红烟的那些情意,足不足以让她愿意救出红烟来。想要脱离那种地方,说来容易,但对没有权势的人来说,做起来却很难。
柳灵看见云行的时候,云行正站在依坡搭建的台子上,慷慨陈词。就是这两年,云行稳重了不少,谈吐间颇有些大将风范。
而此刻正应太女殿下的要求,在号召民众共同努力,为抢救灾区争取更多的力量。
大家在云行的鼓动下,尽皆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硬是在这暴雨中,生生燃起了希望。
*
Ps一下子出来太多人名,只是想做一个系统的介绍,亲们如果记不住,完全不会影响阅读的。
而且如果亲们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尽管指出来,可能有些地方因为《墨染千白》中有过交代,就被江江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