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贵低头不语,看着雪白鞋面上沾到的尘土。当个古代女子还真不容易,找了个好人家就意味着一生的幸福了吗?
陶氏突然一拍脑袋:“看我这个记性,今日一早,夫人的亲哥哥林老爷也就是你的娘舅来过,我推脱说你生病了,不好见客。”
米贵把心思收了回来,有些吃惊:“娘舅?母亲的亲哥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长得跟你娘一模一样,在洛阳城中做着个巡城的小官。”陶氏想起米贵醒来后什么也不记得,将林家说给她听:“林家早些年也是洛阳城中的大户人家,只是这一两代后没落了。”
“夫人当年嫁给老爷时,林老爷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但拧不过她,便对外称没她这个妹妹,让她从此不要再踏进林家半步。现今看来,林老爷还算念旧,还记得有你这么个外甥女。”
米贵突然想起陶氏曾跟她提过,米家如今能维持下去主要就是靠母亲林氏一族的救济:“即然娘舅说不认我娘亲,那米家接到的救济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唉,”陶氏见米贵聪颖,从她刚刚说的那几句话中就找到了端倪,只好将实情全盘托出:“你母亲拿给老爷维持生计的钱都是她从娘家带来的嫁妆,早已吃干用净。米家没了林家一族的接应,只怕从此渡日艰难了。”
“那父亲呢?他不是做米粮生意的嘛,赚的钱不够用吗?”米贵觉得奇怪,这么大的一个家,这么多的下人婆子,怎么会全靠母亲的嫁妆来维持等坐吃山空呢?父亲卖的米销路很不好吗?
“洛阳城上开米铺店的人多了去了,沿街都是叫卖大米的,老爷的店铺位置不好店面又小,自然是争不过别家。”
那今日娘舅到米家看她又是为何事呢?难道是想给父亲救济钱吗?不,不会那么简单!
米贵又问陶氏:“那娘舅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再到米家来看我?”
“这个他倒是没说。”
“爹爹和二娘知道他来看我吗?”米贵追问。
“应该是知道的,在你房间里时,有下人通传说老爷让他到大厅里述旧的。”
“爹爹现在在家吗?我去问他一问。”米贵从秋千上站了起来,拍拍尘土大步向院内走去。
陶氏紧跟在她身后。
那天接见沈家人的大厅,米贵还没进门就听到父亲米盛气极败坏的声音:“这林东玄这厮好生无礼,我好声好气地称他为‘大舅子’他竟然说没我这门亲戚。”
米贵赶紧与陶氏隐在门前的柱后偷听。
二娘容氏的声音响起:“老爷,别为这种人气坏了身子。”
“我气还是小事,如今家中积蓄见底,如果再得不到他送来的钱这一大家子如何让我维持下去?!”
米贵听罢,不由对自己的父亲这个吃软饭的人感到不耻。跟林氏一族要钱要成习惯了,竟然心安理得起来。
容氏不作声,米盛责怪的声音又响起了:“你这个婆姨,没家没底的,怎么不像林氏一样有个有钱的哥哥?!”
容氏无辜被米盛责骂,小声地涰泣起来:“我也想有这样的后家,可惜投胎投错了人家。”
“罢了罢了,这林东玄说他官迁到长安了,让贵儿去见见他,顺便跟他说说米家日子过不下去了,跟他要点救济钱。”
什么?米贵躲在柱后瞪大了眼:这么丢脸的事要我这个五岁小童去做?你没骨气吃软饭是你的事,怎么连我都要拖下水?
想到自己在沈府吃了一两天的免费饭,米贵不由地有些郁闷:看来我跟父亲一个德性,都是靠吃软饭吃白食的。
容氏低声回父亲:“今日听院中的下人说,贵儿染了风寒,病得厉害。”
“那赶紧请大夫帮她治病啊!”
“那陶氏一直拦着不让她见客,说什么出出汗就好了。我心想家中困顿,便没有帮她叫大夫。”
米盛说:“让我去看她一看,顺便把事情的原委讲与她听。”
听到这儿,陶氏拉拉米贵的衣摆,低声说:“咱们快回去吧,别给老爷、夫人撞见了。”
……
米贵刚躺下床,父亲米盛就来到了房中,出声关切问道:“听说我漂亮的二女儿得了风寒,怎么样?可好些了?”
米贵赶紧使劲地假咳。
陶氏将她从床上扶起靠在垫子上。
“好是好了些,就是全身没力气。”米贵装作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回答。
容氏紧跟在米盛的身后,听米贵咳得厉害,用手中的丝巾捂住了口鼻:“可千万别得肺痨啊,费再多钱也治不好的。”
米盛转头瞪了她一眼:“贵儿福泽深厚,怎么会得肺痨?闭上你的乌鸦嘴!”
米贵暗自嘲笑父亲米盛假仁假义:是啊,如果我跟母亲林氏一样去了,只怕你就得不到林家的救济了。
米盛直接转入正题,脸上露出殷殷关切的神色问道:“贵儿今日都躺在塌上休息么?”
米贵装得很像,使劲地咳了两声才回话:“是的爹爹,昏昏沉沉睡了好久,刚刚乳娘才把我叫醒的。”
“那你娘舅来你看都没有醒吗?”米盛试探着问。
“娘舅来过吗?”米贵一脸懵懂地看向陶氏。
陶氏配合地点点头:“林老爷在你熟睡的时候来过,见你不醒就走了。”
米盛趁机道:“即然你娘舅来看过你,明日便去林府回访一下吧,接着帮爹爹问问怎么到了月底还没见到他送来的钱。”
米贵急了:他从来没给过米家什么钱,这让我怎么去问啊?
“什么钱?”米贵装成一脸天真边咳边问。
“这……”米盛还知道在女儿面前要脸皮,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开口。
一旁的容氏帮忙出声:“小孩家家的就别问那么多了,到时候去问问你娘舅便知。对了,你再跟你娘舅说说,这几日你娘亲的葬礼米家办得很是隆重,钱也花了不少,请他多给些。”
------题外话------
看书的亲,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