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来了慎刑司,如意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于是她面壁自言自语道:“天作孽有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允炆听到她能这么说心里倒是颇有些宽慰,一旁的芳雅姑姑道:“娘娘,皇上来看您了。”
她假意诚惶诚恐道:“皇上,臣妾是待罪之身,不值得皇上这样关怀。”
如意的话让允炆感到十分意外,对于以前的她是万万说不出这样识大体的话的,看着她有些憔悴的样子,允炆倒是生出了几分怜悯之心:“朕听说你病了,所以特别过来看看你。”
如意咳了几声道:“有劳皇上挂心,臣妾并无大碍的。”
允炆道:“这慎刑司的牢房里又潮又冷,你现在又生着病,既然你能痛改前非,朕很是欣慰,回你宫里去好好养病吧。”
说完,允炆便转身离开了。芳雅在一旁道:“下官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娘娘终于得以重见天日了,来人啊!赶紧给娘娘松绑。”
如意嘴上没有说话,可是她的心里默默道:“本宫会这样都是牡丹、碧玺你们这两个贱人害的,现在本宫出去了,以后咱们走着瞧!”
回到宫中之后,玉珠高兴地道:“娘娘,您终于回来了,自从您被关进慎刑司以后奴婢天天祈祷您能平安回来,现在总算是苍天有眼,您不知道,您被关起来以后奴婢也别贬到了浣衣局,那些浣衣局的人个个都是狗仗人势的,奴婢吃了不少苦呢!”
如意道:“你放心,本宫以后一定会帮你报仇的。”
听说如意回到了宫里,牡丹被吓得瑟瑟发抖,她对徐姑姑道:“姑姑救我,姑姑救我啊!如妃的性子您是知道的,现在她回到了宫里,以后我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徐姑姑道:“可我怎么听说如妃的性子改了不少呢!”
牡丹道:“姑姑,如妃这个人争强好胜,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咱们的。”
徐姑姑仔细想了想牡丹的话:“那咱们就先向她负荆请罪吧,这正是风口浪尖上的时候,相信她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
于是二人来到了如意的寝宫,玉珠向她道:“启禀娘娘,徐姑姑和牡丹求见。”
如妃冷笑道:“哦,她们两个贱人还敢来见我,本宫如此全拜她们所赐,不见!”
玉珠劝道:“娘娘,我觉得您还是见见得好,徐姑姑这人老谋深算,她和牡丹这个时候来找您请罪,就是看准了您不敢下重手,既然如此,您何不见见她们,一来以显示您的宽厚贤德,二来也让她们放松戒备,至于这报仇雪恨之事,以后有的是时日。”
如意觉得玉珠分析的在理,于是道:“好,那你就宣她们进来吧。”
徐姑姑和牡丹两人弓着身子来到了如意面前,她们不敢抬头嘴里道:“下官(奴婢)给娘娘请罪,望娘娘能大人不计小人过。”
如意热情地走到两人面前扶起她们道:“哎呦,这是怎么话说的,这件事情本宫本来就有错,皇上责罚我也是应当,你们这兴师动众的向我请罪,要是皇上知道了又该说我妒悍成性了。”
徐姑姑立刻解释道:“娘娘,我们绝没有这么意思,今天来就是全凭娘娘处置的,要算娘娘要我们死,我们也绝无半句怨言。”
如意冷笑着:“好了,这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本宫现在潜心修佛,这打打杀杀的事本宫是不会做了,要不岂不折煞了本宫的福寿,你们两要是有心恕罪就坐下陪本宫说说话吧。”
听到如意如此说,她两真的认为如妃改过变为宽厚之人,尽然真的和她谈起真心话来,如意道:“听说墨玉殡天了,好像是病死的。”
牡丹道:“回娘娘,是的,可墨玉娘娘这病奇怪的很,原本不见任何迹象,就忽然一病死了。”
如意假笑道:“墨玉妹妹的身子一向不好,也许是她真的没有这个福分享受皇上对她的垂爱吧。”
徐姑姑道:“也是,宠盛则哀致,看来玉妃娘娘也就是如此吧。”
如意道:“她走的时候,可有太医给她去瞧过?”
徐姑姑道:“有,听说太医院的梁太医给看过,说是得的急症。”
如意忽然打了个呵欠道:“本宫刚从慎刑司出来不久,元气还未恢复,现在有些乏了,你们的心意本宫已知晓,都下去吧。”
于是两人便从如意这出来,牡丹心情大好道:“真没想到这慎刑司一关,如妃的性子能转变这么多,看来以后不用担心她了。”
徐姑姑老谋深算道:“你这傻丫头,难道你看不出来,如妃对玉妃的事情还是特别上心吧,她刚才虽然只是在我们聊天,但是句句都离不开玉妃,说明这件事她还是没有放下,看来这宫里以后还是有乱子啊!”
徐姑姑的话有些吓着了牡丹,牡丹慌张地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徐姑姑道:“以后咱们还是不要去招惹如妃的好,你也要记住,这段时间在宫里要夹着尾巴做人,千万不要被任何人拿到你的错处,否则就连姑姑我也救不了你。”
牡丹道:“奴婢谨记姑姑的教诲。”
守谦见宫里一切都平静了下来,于是他再一次的向允炆道:“皇上,这宫里的事已经安定了,守谦觉得是时候离开南京回到桂林了。”
允炆道:“守谦,这宫里表面看上去安定,其实暗藏着许多涌动,皇叔们各个都虎视眈眈地觊觎朕的位子,四皇叔他又疯了,朝廷里又有很多纷争,你就真的不能留下来辅佐朕吗?”
守谦道:“皇叔们的手里都掌握着兵权,想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只有一个办法。”
允炆道:“朕明白你的意思,可是一旦朕真的用了这个方法,大明的江山恐怕又是一次血雨腥风,容朕再考虑考虑吧。”
梁太医接到了张玉秘密送来的东西,他回书给朱棣道:王爷对我有再造之恩,望王爷想好完全之策,愚下愿效犬马之劳。
朱棣收到这封回书大喜道:“好、真是太好了,朱允炆啊、朱允炆,这次是天要亡你,你就怨不得叔叔手下无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