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氏一听,便有些慌了,紧张的问云溪:“可是梦魇了?这可如何是好?你知道的,前几天,乐乐才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她这么小的孩子,哪里受得住?”
云溪看宁氏如此紧张的样子,不由好笑的摇头:“倒是难得见你如此惊慌的样子,我早已告诉过你,这个孩子,是劫数,也是救赎。如今劫数已过,你大可不必再忧心了。你今日能将她带来,我便知你是已经想通了。风华,我们相识一场,无论是为着什么,我都希望你能好好的。”
半晌,宁氏点点头。
若说这世上,能够令她完全信任的人统共也就那么几个的话,云溪定是其中之一。当初在她最艰难,最想要放弃的时候,是云溪给了她最后的精神支持。否则,这世上,早已没有宁风华了。
宁氏转身离开,留下云溪跟初见。
云溪将初见放到铺了软垫的榻上,自己坐到了她的对面,拿起一本经书。
初见的心里一直砰砰直跳,她希望云溪大师知道些什么,又害怕他知道。
“小丫头,不要害怕。”云溪笑着望着初见,他的笑容如同能够浸润人的心灵一般,让初见原本的紧张,也慢慢化成平静。
她来这里,既然是想要从云溪大师这里知道些什么,又何须害怕呢?
“丫头,我知道你听得懂我说话。你也无需紧张和担忧,佛家讲求因果循环,凡事也皆有因果,今日之果,或许便是明日之因,今日之因,也许是昨日之果。人活在世上,命运许是有其定数,但也并非无法改变。这便是要看你所种下的,是怎样的因了。只是万万不可有执念,人一旦有了执念,便难以回头了。”话落,看初见一脸迷茫似懂非懂的样子,接着道:“你便只当,噩梦初醒,一切,都重新开始即可。将来如何,还要看你以后如何经营。”
“你,你到底是何人?”初见如今从云溪大师这里得到确切的答案,知晓自己是真正的重生了,真的回到了十八年前,即便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真实,但她依旧有些恐慌和害怕。
“阿弥陀佛。”云溪双手合十:“世间之事,自有他的道理。丫头,你可想知道,你死之后发生了什么?”
“我不想知道。”初见几乎是脱口而出,她不想知道,一点儿都不想知道,甚至不想去回忆那一幕,满目的鲜血,礼儿惨死在她面前的样子,那所有的一切,她不想,不想再经历一遍了。
是啊,再也不想了。
所以,现在不是正好吗?一切的一切,她都不会,也不允许它再发生了。娘会好好活着,舅舅,礼儿,他们都会好好的活着。
初见突然有些明白了。不管她是为什么会回到十八年前,也不管云溪大师知道些什么,甚至不管天命如何,现在一切都尚早,都是来得及改变的。
“你可明白了?”云溪问道。
初见点点头。
云溪大师道:“你比你母亲有福气,也会给她带来福气。如此,我在世间所有的尘缘,也该了了。”
他本已是世外之人,早已不该再管世俗之事,只是当年陷入人生迷局之时,恰巧得到宁风华无意指点,令他终于突破心底最后的桎梧,他感念她的恩情,特地为她卜了一卦,却是看出她命中之坎坷,万千风华最终无声陨落,其女甚至牵连到国之命脉,最终令天下生灵涂炭。他虽已悟透人生,却不忍苍生受苦,只是这却是一场死局。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死局之后,竟是衍生出变数来,而这变数,便是宁风华的女儿叶初见。
到了这一切,云溪方才领悟,何为真正的佛法。之前种种,他虽已领悟,却并未亲身经历,如今亲眼目睹这一切,才算是真正的悟了。
初见有些不理解云溪大师所说的尘缘已了是何意,他却已经不再言语。只真如他同母亲所说那边,亲自为她诵经。
初见也不晓得为何,听过云溪大师诵经之后,她的心情竟是真正的平静了。似乎那过往的一切真的只不过是一场梦魇,而今,梦已经醒了。
云溪大师为初见诵了一个时辰的经书,对于初见而言,却是受益匪浅。在以后许许多多令她觉得慌乱和难熬的时刻,只要想起那个下午,在那个溢满了茶香的普通僧舍里,她所享受过的那种平静,她的心也会跟着渐渐的平静下来。
晚饭时宁氏来接初见,让芳嬷嬷带着初见先走之后,宁氏又留下来同云溪大师聊了许久。
第二天的时候,初见听到了云溪大师圆寂的消息。
那一刻,她方才知道,云溪大师为何会说,他尘缘已了。
初见没有想到,她历经两世,终于见得云溪大师一面,却也是唯一的一次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