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齐军夫妻两个洗漱完毕,就领着孩子,到自己的大哥家吃饭去了,就是在平常的时候,这一家人也经常到大哥家吃饭,因为自己的父母死的早,自己的哥哥、嫂子就像是自己的老爸、老妈一样。什么事情都想着他们,时间长了齐军两口子就形成了习惯,只要自己家不愿意做饭了就到哥哥家吃。到了大哥家,齐军的大哥看见自己的弟妹也是笑得合不拢嘴,这个朴实的大哥,还真不会说出什么华丽的词句来。

中午的时候,齐军的嫂子在家做了好多的菜,齐军又到供销社拿来许多瓶酒,请上村里面的亲戚、朋友还有那些老街坊们庆祝在家的弟妹重生,这件事被折腾成这么大的动静,当然全村的人们都在议论这件事情了,想一想上一个月的时候,邢老太太突然死后复活,这一个月的时间,王淑梅又出现了这种状况,有的人就说是我们村有特殊的神灵保佑什么。当然这些只是人们无聊的一种猜测罢了。

就在一帮人在开怀畅饮的时候,齐军的大哥无意间向窗外看了一眼说:“小军,快出去看看,赌鬼王三来了,你没去请他吗,昨天他可是在这给帮了一上午的忙啊。”齐军说:“我去找他了,他媳妇说他不知道又上哪去赌钱去了,就没找到他。”说着哥两个就向外走去迎接。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来者都是客”总不能慢待人家啊。哥两个来到院里面大哥就说了:“三哥,快进屋,我这让小军去请你,嫂子说你不在家,到处找你找不到你。正好你来了赶紧上屋喝酒吧。”这王三脸上的表情,好像十分的不自然,就跟随齐军哥俩进了屋。

到了屋里面以后,齐军给王三加上餐具后,就招呼大家接着喝酒。大家就继续举杯要喝酒,这时王三从兜里面拿出一块表来,走到王淑梅跟前,很不好意思的说:“弟妹啊,这块表还给你吧,你看我这人就是这好赌的毛病总也改不了,这不昨天下午在你们这回去。又去玩了几把,可是很快身上的钱就输光了,可是我还是想找点钱翻本,于是我就想起你在入殓的时候,手上面带着一块手表,我觉得吧,既然你都死了,这戴着手表埋到土里面岂不是可惜了。再加上我急着想搞点钱,就想出了要扒你的坟,把表拿走卖了,好去赌钱,这不就……”

在那个时代表可是很重要的东西啊,在农村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号称三大件。像手表这样的东西,那要在供销社有人的才能买得到。即使是有人买得到,一般人家的收入那也是买不起的,齐军两口子当时都是职工,又都在供销社上班才买了这么一块手表,一直是王淑梅带着。在王淑梅死后也有人提出让齐军将这块表拿下来,这埋到土里面还真是可惜了。齐军坚持就让王淑梅带着。因为自己在乎的不是一块手表,而是王淑梅这个人啊,人都没了,一块手表又算什么呢。

王淑梅听完王三的话,用手把他递过来的手表推回去了说:“三哥,这块表你就拿着吧,做个纪念,别忘了,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说完这些后王淑梅一下子就跪在了王三面前,齐军在一旁也拉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给王三跪下来。这一个王三顿时感到有点无地自容了。伸手去拉这一家人最里面还说:“弟弟,弟妹啊,你们快起来,三个可受不起这个啊。我就是一个赌鬼,还干上了扒坟掘墓的勾当。我怎么值得你们这样大礼呢。”

齐军的嫂子在一旁就说:“行了,小军、小梅你们就起来吧,三个又不是外人你们就不用这样了。”说完就转身对王三说:“三哥,这表啊咱弟妹让你做个纪念你就拿着吧,但是你可不能哪天没钱赌了就给卖了党赌资了。”说完就呵呵呵的笑了。王三很尴尬的说:“不能,我不会卖的,我以后也不赌了。有这次的事情我算啥都明白了。”这时大家又开始喝酒。在喝酒的时候有的人就问王三是怎样去把坟给扒开的。

王三叹了口气说:“嗨,这人要是赌上钱啊,就和扎上大烟一样,那是什么没脸的事都做得出来。这不吗,昨天我从这帮完忙回家,觉得没意思就去和他们玩了几把,可是刚玩几把就把钱输光了,回到家我那老娘们还数道我。说我没能耐还耍钱。我这一想也是,要是我赢了钱她就不会这样说我了。我就想到哪能弄点钱来再去翻个本。一下子就想起了咱弟妹手上的手表了。”

说到这王三自己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说:“于是我就拿上铁锹、镐头上死人沟了。大家知道啊,那个地方一般的人大白天都不敢去,就我一个人。我能不害怕吗。可是为了那块能换钱的手表我也就豁出去了,到了弟妹的坟上我是仗着胆子就把坟给撬开了。也没敢仔细看,在弟妹的手上把表摘下了就跑了,连铁锹、镐头都没顾得上拿。”听到这些大家都笑了。有一个人说:“我说王三,当时要是咱弟妹一下子坐起来,或者是说句话你就得当场吓死,这个坑正好就埋你了。”大家都笑了,王三也尴尬的笑了。

正是:世间万事由天定,凡夫莫与苍天争。

命中有的终须有,命中没有总难成。

我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我不知道和我一样,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总感觉农村赋予我的太多太多,就不用说那种朴实与厚重了,就说我们从小在农村经历的故事,还有听到的故事吧,那就是我们一生中无论用什么都无法换取的财富。也许有人说农村太清苦,在我们小的时候是很穷,但是要是和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相比,那是无法用一片话语和一篇文章能够表达清楚的。

在我们小的时候,农村还是相对很封闭的,没有现代化的一切,就是在我小时候,看见一辆汽车我们一群孩子,都会跑着追出村子,直到汽车看不见了才意犹未尽的回到家里面。在我的记忆里面,那时候全村里面就一辆拖拉机,如果谁要是坐上一回拖拉机就会和自己的小朋友们炫耀上好长时间。

那时候在农村相对落后的生活中,也就产生了一些相应的的特殊职业,比如说接生婆这个职业。在当时的农村,谁家的女人怀孕了,是不会像现在一样经常到大医院去检查的。而在要生的时候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去医院,就是在自己的家里面的炕上找来村里面的接生婆就把孩子生下来了。当然那时候孩子的成活率是很低的,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在村外的荒地上面看见一个一个的死孩子。那时候的人们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死个孩子好像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接生婆一般都是岁数比较大的普通老婆。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上这样的职业的。也不知道这样的职业,是拜师学艺的还是自学成才。反正是在村里面的口碑很好的人。就像我们村的这个接生婆一样,经常会被村里面的各家各户找去吃饭。好像每到过年过节都不会忘记她的。我们村的接生婆姓张,和其他的老太太一样,也是自己的男人姓张,具体她的娘家姓什么很少有人知道,大家都叫她张大娘。

在我们村子里面,每家的孩子都是经张大娘的手接生下来的。所以只要谁家的女人怀孕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老太太。张大娘是个很痛快的人。在村里面不论是什么时候,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冰冷的冬天,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只要去她家喊她一声,这老太太都会很痛快的去帮忙。

张大娘就一个人,听说她的老头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去了。留下了一个人,也没有一儿半女的。张大娘就是靠着接生这样的手艺,一直维持这自己清苦的日子。但是尽管这日子过的很清苦,可是到谁家接生的时候,她是不会主动要钱和东西的,都是靠人家看着给,稍稍富裕点的人家就到给点,不富裕的人家就少给点,要是实在是日子过的困难的家就不要了。这就是这个老太太的可爱之处。

那是在一个夏季的夜晚,张大娘老早就躺下了。多年从事这样的职业形成的习惯,张大娘总是早早的躺下,可是衣服是不会脱的,因为她不会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人来喊她去给人家接生呢。同时她也知道。女人生孩子就像是在鬼门关走一遭一样,容不得半点耽搁的。所以就这样和衣躺下了。

在睡到半夜的时候就听见外面有人喊:“张大娘。张大娘在家吗?”老太太一下子就坐了起来。对着外面喊:“谁啊,什么事情啊?”这时外面的人就说了:“张大娘。我媳妇要生孩子,麻烦你老去给接下生。”张大娘一听就很利索的下了地,趿拉上鞋就出去了,开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个小伙子,不是我们村里面的人呢,因为张大娘不认识这个人。

于是张大娘就说:“小伙子,你是哪的啊,不是我们村里面的人吧,我好像不认识你啊?”这个小伙子说:“张大娘,我是南方来的,在你们村子外面养蜂的,这不我媳妇要生了,我打听了好多人才知道你老人家能接生,这不就来麻烦你老了。”张大娘一听小伙子这样一说就很痛快的说:“没关系,大娘我就会这点手艺,我这就跟你去,等我锁上门。”说完就转身锁上门。

那时候一到了春夏两季的时候,我们村子外面就到处都是开满的野花,当然也有是地里面种的向日葵、油菜的花,这样就招来了好多南方的养蜂的人。他们一般都是一家人来到这里,在村子的外面的野地里面摆上好多蜂箱,搭上帐篷,支上锅灶,就这样一直到了秋天,满山的鲜花都凋谢了,才全家离开我们村子。当时我们这的人谁家要是需要蜂蜜的,就到这些养蜂的人那去购买。这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有时候朴实的村里人还会把这些外乡人当做我们村子里的人来对待,所以这个人既然说是在村外养蜂的,这张大娘就毫不犹豫的跟着小伙子走了。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